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默溫·在世界末日那天,我要種下一棵樹

默溫·在世界末日那天,我要種下一棵樹

謝謝

[美]W·S·默溫 原野 譯

伴著夜幕降臨我們說謝謝

停在橋上從欄杆處我們鞠躬

跑出玻璃房間

嘴裡塞滿食物看著天空

我們說謝謝

站在水裡我們說謝謝

微笑著由窗戶望去

向著我們的方向

從一系列的醫院回來,從搶劫回來

在葬禮之後,我們說謝謝

聽到死亡的消息之後

不管認識與否,我們說謝謝

在電話里我們說謝謝

在門口,在汽車後,在電梯里

記起戰爭和在門口的警察

對在樓梯上的毆打我們說謝謝

在銀行我們說謝謝

面對著官員和富人的面孔

和所有永遠不會改變的人

我們說謝謝你謝謝

當動物在我們周圍死去

我們失去了情感的時候我們說謝謝

當森林倒下得比我們的生命中

然後一分鐘都要快的時候我們說謝謝

當話語像細胞一樣從大腦消失的時候

當城市成長得高於我們的時候

越來越快地我們說謝謝

在沒有人聽的時候我們說謝謝

我們揮著手說謝謝

儘管天色漸暗

Thanks

Listen

with the night falling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we are stopping on the bridges to bow from the railings

we are running out of the glass rooms

with our mouths full of food to look at the sky

and say thank you

we are standing by the water thanking it

smiling by the windows looking out

in our directions

back from a series of hospitals back from a mugging

after funeral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after the news of the dead

whether or not we knew them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over telephone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in doorways and in the backs of cars and in elevators

remembering wars and the police at the door

and the beatings on stair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in the bank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in the faces of the officials and the rich

and of all who will never change

we go on saying thank you thank you

with the animals dying around us

our lost feeling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with the forests falling faster than the minutes

of our live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with the words going out like cells of a brain

with the cities growing over us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faster and faster

with nobody listening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we are saying thank you and waving

dark though it is

W·S·默溫 | W. S. Merwin

1927—2019,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新超現實主義」詩歌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經獲得過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獎,為當今在世的重要美國詩人之一。

默溫和妻子保拉

3月15日,美國桂冠詩人W.S.默溫逝世於夏威夷毛伊島家中,享年91歲。在默溫的一生中,他寫過無數詩歌和文章,翻譯過無數作品,反對過越南戰爭,拒絕過普利策獎,更重要的是,他種植了一片棕櫚林。

默溫早在大學讀書期間就開始其詩人生涯,處女詩集《門神的面具》被奧頓選入耶魯青年詩人叢書。1956年至1957年任麻省大學駐校作家。此後旅居英、法、葡萄牙和馬約卡群島數年,並以卓越的才能翻譯了法語、西班牙語古典詩人和超現實主義詩人的作品,這對他自己詩風的轉變也起了很大的影響。

1968年回國後即匯入美國新超現實主義運動,而且比其他詩人更得超現實主義真髓。他努力創作更接近於想像的活力的詩,迫使詩「不斷地回到它的裸露狀態,在那裡觸摸尚未實現的一切」。他所追求的,「彷彿一個回聲,但並不重複任何聲音」。這使他的風格甚為獨特。他的詩表面鬆散,採用開放形式,也帶有某種自白的成分,但卻內含神秘,甚至近乎於預言。因此也有論者認為他把存在主義帶入了美國詩壇。

默溫最好的詩是從《移動的靶子》(1963)和《扛梯子的人》(1970)開始(這兩部詩集曾分別獲全美圖書獎和普利策獎)。當許多同時代的詩人停頓和萎縮下來的時候,他仍保持著詩的活力。

在世界的末日那一天,我要種一棵樹。

——

默溫

編輯 | MN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定情信物
春來物候新,杏花驚蟄雨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