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是將死之人,立小孩為帝也沒法垂簾聽政,為何還要立溥儀

慈禧是將死之人,立小孩為帝也沒法垂簾聽政,為何還要立溥儀

慈禧在臨死前,確立三歲的小娃娃溥儀為新任皇帝,而不是立像載灃這樣年富力強的人為皇帝,實在是一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要知道,當時的清政府處在崩潰的邊緣。這時候,正需要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人起來主持政局。雖說載灃並不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但好歹他是成年人,由他來當皇帝,肯定比讓一個小孩子恰當得多。為什麼慈禧還是要立一個小孩子呢?

慈禧是將死之人,立小孩為帝也沒法垂簾聽政,為何還要立溥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慈禧劇照)

是慈禧想繼續垂簾聽政嗎?

不錯,慈禧立作為小孩子的同治為帝,後來又立作為小孩子的光緒為帝,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垂簾聽政。只有立小孩子為皇帝,才能把權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裡。

但是,在立溥儀為新皇帝的時候,慈禧已病入膏肓,實際上之後幾個小時,慈禧就去世了。因此,說她想繼續垂簾聽政,這個理由似乎是不成立。

是清朝傳子不傳弟的傳統嗎?

古代皇帝傳位有「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兩種傳統。「父死子繼」是第一選擇,「兄終弟及」是第二選擇。清朝由於皇太極去世後,發生過多爾袞想爭奪皇位的事情,因此後世確實都比較忌諱弟弟繼位。再加上雍正的時候,搞了一個「秘密建儲制度」,而「秘密建儲制度」已經說明,皇位將在皇帝的兒子中選擇。因此,光緒死後傳位給載灃(光緒的弟弟),確實是不太合規矩。

但要知道,同治去世後,慈禧已經立同治的弟弟(表弟)光緒為皇帝了。也就是說,慈禧已經親手打破了這條規矩,這個「不立弟」的說法,在慈禧那裡是不存在的。

那麼,慈禧當時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還是要把皇位傳給小孩子呢?

慈禧是將死之人,立小孩為帝也沒法垂簾聽政,為何還要立溥儀

(光緒劇照)

我覺得,慈禧之所以這麼做,有三個原因。

一、考慮血脈相傳。

慈禧一生立過三個皇帝。在立皇帝的時候,除了考慮自己有穩固的權力外,其實她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後代皇帝要有自己的血脈。同治不用說了,他是慈禧的兒子。同治去世,本來應該傳給同治的兒子或者親弟弟。但是同治既沒有兒子也沒有親弟弟。因此,慈禧只能退而求其次,立自己的親妹妹的兒子光緒為皇帝。好歹,光緒和自己多多少少有一點血脈關係。

光緒去世後,確立誰為皇帝呢?這時候,血緣關係已經沒辦法考慮了。因為光緒就已經不是親生的了。不過,雖然血緣關係沒辦法考慮,但是可以在名義上確定後世皇帝是自己的後代。所以,慈禧才選擇光緒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讓溥儀過繼給光緒,同時過繼給同治。這樣,溥儀作為慈禧的孫子,就可以上太廟奉祭她了。如果立載灃為皇帝,這種做法就不恰當了,不可能把載灃過繼給同治啊。也就是說,要是立載灃為皇帝的話,就算是江山落到別人的手裡了,她死後也得不到廟食了。

慈禧是將死之人,立小孩為帝也沒法垂簾聽政,為何還要立溥儀

(溥儀劇照)

二、考慮歷史地位。

慈禧到臨死的時候,她需要考慮的事情,是她的歷史地位。

慈禧一生是非常複雜的,從政變上位,到簽訂如此眾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她當然不願意自己死後被釘在恥辱柱上。

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把皇位確立在自己的後人身上。只有確立在後人身上,後人才不會那樣做。因為那樣做的話,也就是在否定他自己。所以需要一個孫子來繼位,而不是一個侄兒,而親眼見過慈禧亂政的那樣一個侄兒載灃,更加不恰當。

三、考慮垂簾聽政。

有人會說,你剛才不是說,慈禧是將死之人,不會考慮垂簾聽政嗎?確實,我是那樣說過。不過,我是在實際發生過的事情上來考慮的。其實,任何一個人,就算他(她)馬上就要去世,他(她)也不相信自己就會死,而是認為肯定有奇蹟發生,還會活過來的。

這一種想法,在慈禧那裡,肯定也是一樣的。

因此,慈禧就必須考慮,如果她挺過了這一關,活過來了呢?立載灃為帝的話,不是就不能繼續垂簾聽政了嗎?

何況,當時慈禧應該是處在「迴光返照」的狀態。正因為是迴光返照,所以她更加確信自己會繼續活下去。因此才在那一刻,做出那樣的決定。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號稱「鐵蘑頭」的土匪頭子許鐵英,壞事做絕,最終的結局如何
張子強勒索李嘉誠巨額錢財,李嘉誠勢力強大,事後為何不報復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