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相約杏花春雨中的「十八盤」

相約杏花春雨中的「十八盤」

湯正兵戍守「十八盤」的12年里,哨所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5次,他個人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然而,在他心中,超越鮮花和掌聲的,是一份對祖國的忠誠和對未來的希冀。如今,這份忠誠和希冀,同樣紮根在妻子和女兒的心裡。

「白馬秋風邊陲上,杏花春雨十八盤。」2018年年底,CCTV-7《軍旅人生》的影像講述中,一位戍守祖國北線邊防最偏遠哨所「十八盤」的老班長湯正兵和妻女被風雪阻隔的團聚,讓許多觀眾流下了感動的熱淚。如今,又到春暖花開的季節,相聚「十八盤」的路,有沒有好走些呢?讓我們藉由他們的故事,走進值得致敬的戍邊軍人家庭——

方向盤在手上,油門在腳下。3月中旬,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三級軍士長湯正兵的妻子張秀林載著女兒涵涵,在春節之後進了山。

倘若江南,此時天地間已潮濕溫潤,煙水空濛,早有了春天的跡象。而她們要去的長白山余脈,十月飄雪,四月解凍。歷經長達半年的嚴寒,一個又一個界碑才在春天的融雪中顯現出來。這裡,矗立著北線邊防最偏遠的哨所,因高低起伏、盤盤繞繞的山路共有56個彎,超過90度角的有18個,因而得名「十八盤」。

這座獨處山頂的堡壘,距離邊界線只有80米,管控的16.84公里國境線都蜿蜒在山背頂端。在這裡,樹木和冰雪是統治者,周圍罕有人跡。

在這個戍邊人心中的苦寒之地,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湯正兵卻長成了一棵「常青樹」,一待就是12年、4000多個日夜。

冰雪封裹的十八盤,是小涵涵記憶里的童話王國。因為那裡的一草一木和溝溝坎坎,總是吸引著爸爸不回家。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才像媽媽張秀林一樣,明白了爸爸這份深沉情感是什麼。

從連隊出發,順著盤道往上走,坡度漸漸隆起,水流消失,兩旁山峰卻未降低落差,保持著嚴峻的面目,植被增加帶來的生機,又漸次歸於烏有,被寒冷窒息。

到哨所的道路兩年前才硬化,雖然繞了一點,但只要不是大雪封山,就還能上得去。山上依然是冬季濕寒的氣息,背陰處殘存余雪,陽光還沒有恢復熱力。不少地段的路面被雪水的凝凍佔據,留下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冰轍。車子攀上最陡峭的落差,繼續爬過幾道彎,終於看見高聳的哨所。

張秀林掐指算算,從第一次踏上這條21公里長的蜿蜒山路,已經有10年了。這10年,是女兒最寶貴的成長時光,但丈夫基本缺席;這10年,也是丈夫駐守「十八盤」的最美歲月,可一家人卻鮮能相聚。

張秀林第一次上「十八盤」,是那年臘月。對懷孕3個多月的她來說,這段旅程,與其說是探親,倒不如說是探險。十八盤處處是彎,1米多深的積雪經常把路阻斷,張秀林上不去,湯正兵也下不來。後來,連隊協調來了推雪車。推雪車往前推一段,拉著張秀林的皮卡車就在後面跟一截,龜速前進。凜冽的山風鑽進皮卡車,張秀林的衣服、鞋幫很快就結滿了冰霜,一種透心的寒冷迅速包圍了她。21公里,整整從早上走到晌午,小兩口才得以相見。

那幾天,「白毛大風」嗚嗚著刮個不停。處在山尖上的哨所孤立無援,單薄的彩鋼房頂被一陣風猛地掀開,房頂上的積雪撲滅了正等著煮餃子的爐火。沒了房頂,張秀林和湯正兵只好和戰友們一起蜷縮擠靠在椅子上,度過了大年夜。

可大風大雪嚇不退張秀林對丈夫的思念。涵涵3歲的那年年關,張秀林帶著女兒再次坐上了北去探親的火車。

那時年節將至,火車很少晚點。汽笛拉得足足的,每一個站點都像整裝待發的士兵,一秒都不得延誤。路彷彿沒有盡頭,火車在寂靜的夜裡賓士。猛然間抬頭,張秀林看見輕盈的雪花正漫天飄下,地面上鋪了厚厚的一層,在燈光的照射下像極了鵝黃色的毯子。她的心頭隨即一緊:「哎呀,又下雪了,會不會上不去啊?」

待列車到站,天地間早已被雪線連成了一片。路上,到處是人們踩出的「雪窩窩」。盤山道已經封閉,張秀林只得帶著涵涵在連隊接待室住下。趁巡線歸來的空當,湯正兵趕忙撥打連隊的電話找妻子。電話那端疲憊卻溫柔的聲音,讓他一陣陣心酸。

湯正兵也想過,只要順著一路風雪下山,就能見到他思念已久的妻子和女兒。然而,一場更大的雪接踵而至,不僅阻斷了給養車的道路,哨所取暖所用的煤也被覆蓋。作為班長和哨所最老的兵,此時他如何能走得開呀!

望著漫天的大雪,張秀林也在心中無數次祈禱,祈禱自己能與湯正兵久別團聚,女兒也能見見爸爸的「真人」。可老天偏偏不作美,洋洋洒洒好幾天,雪花依舊簌簌地下著,根本沒有停的意思。夫妻二人盼望的團聚時刻,遲遲沒有到來。

眼見自己十天的假期只剩下最後的兩天,張秀林的心越來越焦灼。涵涵握著一塊旺旺雪餅到處問爸爸的情景,刺得她眼睛痛。而咫尺天涯不得相見的煎熬,也正一陣陣撞擊著湯正兵的心。夜間執勤的哨位上,湯正兵看著漫天的雪花在探照燈的光影中旋轉飄落,帶著徹骨的冰涼,像極了心中的風暴。

終於還是到了離別的時刻。連隊門外的雪又積了將近一尺深,戰友們在路口躬身掃雪,免得她們母女走路打滑。大家都有些消沉,張秀林把帶給丈夫的杏干、話梅和雪餅都分給了大家,然後抱著涵涵來到操場,朝著「十八盤」哨所的方向揮淚告別。

走下哨位的湯正兵,接到了山下戰友打來的電話:「湯班長,嫂子和涵涵離隊了。他們在操場的雪地上給你留了言……」戰友的話成了那天夜裡湯正兵的夢:那是一大一小兩行在厚厚雪地上踩出的腳印,腳印勾勒出4個大字——「我們愛你」,靜謐而安靜。

涵涵4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又上了「十八盤」。張秀林本以為這次可以和湯正兵好好待幾天,可沒想到剛到哨所孩子就發起高燒。兩個人守著涵涵坐了整整一宿。次日,見孩子高燒不退,為了不給湯正兵添亂,張秀林只能選擇下山。望著剛來就走的妻女遠去的背影,湯正兵心裡疼了又疼,淚珠在眼眶裡直打轉。

這年春節過後,張秀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上邊關!她辭去了老家的工作,先是來到了連隊駐地,後來又幾經輾轉,終於在距離哨所最近的縣城安頓下來。用她的話說,「要在山下望『十八盤』」。

這一望就是6個春秋。6年來,「十八盤」哨所的條件依然很苦,可日益完善的政策制度卻讓戍邊人感到心暖。按規定,湯正兵可以每半個月回家過一次周末。節假日,媽媽也能帶著涵涵看望爸爸,探親沒有以前那麼艱難了。

跟叔叔們一起唱歌、打乒乓球、下圍棋……涵涵每次的到來,都讓哨所充滿歡樂,母女倆也愛上了「十八盤」的一切。每次來,涵涵都喜歡去哨所門口看那幅用山石拼成的巨幅中國地圖。已經是四年級學生的她明白,胸懷祖國,就是爸爸和叔叔們堅守在這裡的意義所在。

涵涵愛好美術,她畫過爸爸,畫過解放軍叔叔,但是還沒有畫過四季輪迴的「十八盤」哨所。涵涵告訴爸爸,下次再來時,她一定會帶上畫架,好把「十八盤」上杏花春雨的美好畫下來。

來源:解放軍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初三學生網購「寫字機器人」做作業,因寫得太快被媽媽識破……
前方沒談妥後院又起火!他會把特朗普傷得多深?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