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豐子愷兒童漫畫選

豐子愷兒童漫畫選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繪本,而是展示豐子愷先生漫畫的選集,是插畫君所藏喜歡的書,每本的圖量有150餘幅,十本,也不能全部一一展示,插畫君想,那就每周展示一些,今為連載的第二周。

豐子愷(1898.11.9-1975.9.15)

光緒二十四年生,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豐子愷先生的威氏拼音法名字為FONG, TSE KA)。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翻譯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豐子愷先生的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疏朗簡潔之極的筆觸勾勒出房舍廊前的景緻,廊上是卷上的竹廉,廊下有木桌茶具,畫面大片留白,一彎淺淺的月芽高掛,幾個茶杯,一捲簾籠,便是十分心情。

這幅如宋元小令般意境悠遠的水墨漫畫,最初的原畫是上世紀20年代豐子愷先生第一幅公開發表的作品,當時,他正在浙江省上虞縣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任教,是這裡的美術、音樂教師。他教導學生,藝術能夠陶冶性情,使生活富有意義,能夠使人超脫卑微、痛苦、迷茫的生活。

朱自清極為欣賞豐子愷先生創作的《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將其收錄進自己主編的《我們的七月》中。鄭振鐸見到了,輾轉找到了豐子愷,從此,「TK」(子愷)的畫便經常發表在他主編的《文學周報》上。鄭振鐸把這些畫作冠之以「漫畫」,從此,中國才有了「漫畫」的名稱。

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多一些執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俞平伯評豐子愷

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被這群「大師」糟蹋了!點進去看,又好氣又好笑!
漫改真人都是毀原作?去年這些你看了嗎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