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出道20年,收入翻了10000倍!他賺起錢來,流量明星都懵了

出道20年,收入翻了10000倍!他賺起錢來,流量明星都懵了

文/金錯刀頻道 蔡文姬

2003年,郭德綱在某衛視上過一個櫥窗48小時節目,一期給4000塊,兩天的時間,在一個玻璃罩里吃、睡,還得跟外面的人用肢體語言交流。

郭德綱陳列在櫥窗里,就像一件商品,想休息一會,圍觀的人們就啪啪啪地拍玻璃,問他:「你要是上廁所怎麼辦?」

郭德綱火了之後,《人物》採訪過他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郭德綱說:「那會太缺錢了,但根本不是一期4000,一個月4期節目,每一期給我減1000,到後來只給1000塊,最後人家直接不用你了。」

這段郭德綱的「黑歷史」,成了德雲社的勵志故事,後來電視台到處說「都是我們捧紅了郭德綱」,郭德綱回懟:「1000都不給,你就捧紅我了?」

這幾年,郭德綱本人從相聲到主持,拍電影、電視劇,確定了多棲發展戰略。

曾有人預測,郭德綱在出道20年里收入增長10000倍,成為出場費80萬元,年收入2710萬元的相聲名角兒。

「從商業的角度看,『郭德綱』三個字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個品牌,一個無形資產。」

從15年前郭德綱一文不名,到現在德雲社成為相聲界的金招牌。德雲社的造星能力有多強,你想像不來。

1

揮著熒光棒聽相聲,

市面上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2018年10月,北展劇場,2700個座位座無虛席。綠色的熒光棒匯成一片海洋。

這不是某個流量明星的演唱會,而是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和楊九郎的專場演出現場。

返場環節,張楊組合上台感謝粉絲,說了句煽情的話:「以前三百人的小劇場都沒有幾個觀眾,而他今天來到了北展。」話音未落,粉絲們的尖叫聲此起彼伏,綠色的海洋波濤洶湧。

張雲雷在返場時經常會唱《探水清河》,這幾乎是他的成名作。張雲雷起個頭,粉絲在台下跟著齊刷刷地大合唱:

太陽落了山

秋蟲兒鬧聲喧

日思夜想的辮兒哥哥

來在了我的門前吶

以前聽相聲,都是瓜子、花生、一壺茶,輪到張雲雷,基本上是演唱會的配置。

「我這輩子到死都沒想到說相聲能說出個偶像派,(能讓)粉絲們帶著熒光棒來德雲社聽相聲。能把相聲說成這樣,你(張雲雷)也是欺了祖了。」

儘管郭德綱語氣聽起來有些發狠,但是字裡行間不難感受到郭德綱的喜悅之情,這個「偶像派相聲演員」,不僅得師傅歡心,還收穫了500多萬「二奶奶」(二奶奶是張雲雷的粉絲)。

飯圈女孩的湧入,讓張雲雷、楊九郎的演出變得一票難求。誰也沒想到,一個相聲演員,會火的一塌糊塗,跟流量明星一比,一點兒都沒落下。

1.搶票搶成「雲雷灰」

2018年,張雲雷「倍兒哏兒響聲專場」一張1199元的前排票,開售即秒沒。

國家跳水隊冠軍陳若琳想看一場「辮兒哥哥」的相聲,在微博上喊話張雲雷,張雲雷大方地說送她一張門票。

粉絲們立馬變成檸檬精,「讓辮兒哥哥自己搶一張試試,讓辮兒哥哥也感受一下『雲雷灰』!」

「雲雷灰」現象也迅速引起了黃牛們的注意,趁著張雲雷的大火,一張門票炒到一萬塊,也有人趨之若鶩,根本不愁賣。

2018年底,張雲雷到哈爾濱演出,500多張門票7秒售罄,很多沒有搶到票的粉絲一直堅持在門外等到22點18分散場。

2.刷禮物刷到手軟

張雲雷上《快本》,粉絲送愛馬仕羊絨大衣、范思哲睡袍、100克金條。流量明星該有的配置,張雲雷一個都沒少。

張楊組合去哪個城市演出,頭等艙里除了張雲雷、楊九郎和經紀人,都是粉絲。在飛機上,動不動就有小姑娘拿著愛馬仕的紙袋子給張雲雷送去,讓他多注意身體。

有粉絲講:「他收的禮物超級多。Givenchy都拿不出手,至少也得是個Prada、LV才成。我都看傻了。」

得知張雲雷喜歡在大褂里襯一件白色或者黑色的純色T恤,粉絲便投其所好。

傳統的大褂裡面藏著國際一線大品牌的T恤,就像熒光棒出現在相聲會館一樣,矛盾而有趣。

2018年,「張雲雷」生日,「祝張雲雷生日快樂」在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橫屏輪播了6天。

上一個有同類待遇的藝人,是小鮮肉TFBOYS。

在德雲社這口大鐵鍋里,張雲雷不是唯一好吃的那塊鮮肉。但卻是最有能力將傳統的藝術唱給的年輕人的聽的那一個。

張雲雷僅憑一己之力,硬是將本應該去「嘻哈演唱會的酷酷女孩」留在了戲廠子里聽曲兒。他唱一句,粉絲們就跟著一起唱,連結尾七回八轉的甩腔都唱得像模像樣。

張雲雷的微博里,同門師兄弟李鶴彪打趣張雲雷,「建議張老師開個班。」

在德雲社,郭德綱捧紅的徒弟中,張雲雷並不是個例。說相聲能說出個偶像來,也並非偶然。

2

賣人設,炒IP,

德雲社成了爆款製造機

從岳雲鵬到張雲雷,相聲演員偶像化已經是德雲社一個目標明確又行之有效的戰略。確立了這種商業化發展戰略後,德雲社就成了一家不折不扣的爆款製造機。

德雲社是怎麼造星的?

1. 「賣人設」

德雲社有一套貼標籤機制,是別人根本學不來的。郭德綱被列入家譜的徒弟一共82人,這在相聲界弟子算是多的了,但是成名在望的弟子,靠的都不是相聲,而是「人設」。

岳雲鵬以一首《五環之歌》成名,在演出風格上一直走著「便宜」的路線,立住了「賤」的人設;

張鶴倫和燒餅,二人同為東北人,在演出風格上難免帶著二人轉的影子,立住了「騷」和「浪」的人設;

就連時下在抖音上火的一塌糊塗的「盤他」,也是出自德雲社孟鶴堂之口。

10年前,僅僅靠一個「人設」站在相聲圈,根本沒人敢想,而現在,在德雲社的包裝下,僅僅靠一句台詞,一個小曲兒,就能成功出圈。

就連郭德綱的老搭檔于謙,也有「人設」:說起于謙的三大愛好,大家都知道「抽煙喝酒燙頭」。

2. 炒CP

CP這個關鍵指標,在相聲圈其實是剛需。一個逗哏一個捧哏,缺一不可。德雲社的相聲搭檔總是能將這種業務之內的默契,在生活中融會貫通。

2016年,張雲雷從南京火車站10米高的小平台墜落,摔成了個「人渣」,肋骨斷了9根、肺切了一塊、胯骨摔斷、骨盆摔斷,身上釘了足足一百多塊鋼板鋼釘。

那個時候郭德綱安慰他說,「你放心,你實在是站不起來,你癱了,坐輪椅了,我教你說評書。你坐著,我也讓你上台。」

養傷的那段時光,搭檔楊九郎一直陪著他,張雲雷做幕後工作,楊九郎就陪著他做幕後工作。

2017年年底,在楊九郎的攙扶下,張雲雷立在了德雲社的封箱舞台上。

這種默契和扶持,給張揚組合多了一重偶像光環。粉張雲雷,就是粉楊九郎,這種粉絲凝聚力,只有在德雲社的舞台上才能看的到。

「相思賦予誰,小辮兒張雲雷。人生那麼長,想嫁楊九郎。」是德雲女孩表達對張楊組合喜愛的最貼切說法。

3

德雲社是個什麼社?

明明是個「生態鏈」

其實,炒人設,打造IP的爆款製造機不止德雲社一家,以東北二人轉為基調的劉老根大舞台,捧火了小瀋陽和東北F4等一行人;以舞台劇為練兵場的開心麻花,這幾年在電影方面發力,台柱子沈騰憑藉幾部喜劇片晉級成中國屈指可數的百億票房先生。

從受眾面講,靠說相聲起家的德雲社,群眾基礎並沒有劉老根大舞台和開心麻花強。但是也通過大IP,帶動一系列分支IP的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態閉環,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

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眾多大IP之間互帶流量,也讓德雲社成為了亞洲最大相聲男團,人稱DYS48,吸引德雲女孩們不斷灑金。

除此之外,德雲社還有一套清奇的商業模式,是劉老根大舞台和開心麻花根本學不來的。

有錢後,郭德綱不僅捧徒弟,還發展了一大堆產業,最開始,老郭也不太懂做生意,竟整些「微商級別」的產業。

賣面膜,請馬伊琍站台,買號稱「以醫學標準研發生產的專業美容護膚品牌」;

賣紅酒,為了賣酒,郭德綱每年專門做一場「德雲紅酒之夜」的演出;

賣薰衣草小熊,郭德綱買下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薰衣草莊園,做薰衣草周邊產品;

到後來,掉坑裡次數多了,也總結出了一些經商之道。

現在,郭德綱開起了餐館,做起了婚慶業務,這些業務基本上都是德雲社周邊產業,用相聲藝術引流,就拿餐館來說,郭德綱相聲段子里的菜,都被做成真的了。

就連德雲社說相聲唱戲的大褂和行頭,德雲社也親力親為,旗下「德雲華服」專門定製傳統服飾,每年德雲社的開箱封箱,就是德雲華服的「走秀時間」。

德雲社這家公司目前的經營範圍之廣超乎所有人想像,不僅有完備的藝人經紀制度,還觸探了明星周邊產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德雲生態鏈」。

再加上德雲社最近幾年頻頻涉足影視綜藝,先後主導或參與了綜藝《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笑傲江湖》《坑王駕到》,電影《我要幸福》《祖宗十九代》等,可以看出,德雲社也一直在產業層面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邊界。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德雲社的大當家郭德綱。

2017年,有人給德雲社算了一筆賬,當時德雲社的6個演出隊總計估值6億,岳雲鵬個人估值1個億,郭德綱本人因5年年收入累計超過1個億,因此估值5個億,外加德雲社各類商標、著作權、各分社,總計作價15億。

從為了4000塊,被人關在玻璃房裡「觀賞」,到如今的德雲社火出相聲圈,15年,郭德綱可能不是說相聲裡面最有名望的,但他一定是最掙錢的,因為他把自己的相聲做成了生意,做成了品牌。

知乎里,有一條如何評價郭德綱早年經歷,點贊很高的有這麼一條:

小時候正好看過安徽衛視那期節目,當時老郭在透明窗里被路人圍觀,他吃著碗面反觀著行人,那時候我不懂,就感覺怎麼像個猴一樣。

後來上了高中,看電視又看見了老郭,咦,這不是那猴么。

再到今天回想起來,原來真的是磨難與生活硬生生逼成了龍。

在櫥窗里的郭德綱,成了勵志段子,後來的郭德這麼說:「從2005年到今天,別的不敢說,跟相聲有關的商演,賣票的,超過2000人往上的,都是我乾的。」

干商演,地球上的相聲,我壟斷了。

參考文獻:

果殼:當飯圈女孩湧進相聲會館,德雲社就成了DYS48

張雲雷為啥這麼火?|相聲變了,抑或時代變了

相聲演員變頂級流量,這回他靠的可不光是臉

估值15億!德雲社首次披露財務數據,郭德綱的商業版圖到底有多大

知乎:如何評價郭德綱早年經歷,孫曉旭的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錯刀 的精彩文章:

負債3000億,電腦之王沒落:這個行業只有動作快的人和死人!

TAG:金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