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納粹德軍將領大排名:個個戰力爆表讓對手膽寒

納粹德軍將領大排名:個個戰力爆表讓對手膽寒

二戰期間,德軍湧現出許多戰功卓著的將領,這些人通過在戰場上優異的表現幫助德國將觸角伸向了東歐、北非以及大西洋沿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看看到底哪些德軍將領可以入選榜單。

第5名:費迪南德·舍爾納

費迪南德·舍爾納出生於1892年,青年時代曾經服役於皇家近衛步兵團,並作為軍官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令其聞名的轉折點是發生在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的戰役,此時的舍爾納作為德軍山地部隊第98團的團長,率領部下與波蘭部隊進行激烈戰鬥,在數倍於己的敵軍強攻下頑強的守住了陣地,因此被晉陞為少將軍銜。

其後在舍爾納的率領下,德軍第19山地軍一路攻城略地,在希臘先後擊潰希臘國防軍與英國遠征軍,並且作為第一支德軍部隊將軍旗插在奧林匹斯峰之上。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舍爾納先後參與了摩爾曼斯克會戰、第聶伯河戰役以及進攻北極地區的戰鬥,在德軍轉入防守態勢後,舍爾納的第19山地軍數次打破蘇軍的包圍圈營救出其他德軍部隊,因戰功卓越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並賜予騎士鐵十字勳章。

第4名:鄧尼茨

德軍在二戰期間雖然沒有大量的水面艦艇,但是其水下潛艇部隊卻是整個大西洋沿岸國家膽寒的力量,而作為「狼群戰術」的制定者,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功不可沒。早在一戰期間,鄧尼茨就潛心研究未來潛艇戰的各種戰法,直到二戰爆發德軍快速佔領法國沿岸後,海軍潛艇部隊的作用便凸顯出來,使用潛艇對大西洋運輸線進行不間斷的絞殺,是除了直接登錄英格蘭本土以外,唯一可以迫使英軍投降的辦法。

在鄧尼茨的指揮下,德軍潛艇部隊發展速度驚人,短短數年時間在大西洋運輸線上就擊沉了2491艘盟國的艦艇,重創了英軍僅有的皇家海軍以及補給船隊,如果不是美國以強大的工業體系來維持這條生命線,那麼英國根本挺不到諾曼底登陸了。

第3名:隆美爾

隆美爾出生於1891年,是德軍著名的軍事戰術理論家,其最輝煌的從軍履歷便是在北非戰場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將本以站穩腳跟的英軍擊潰上千公里,拯救了瀕臨滅絕的義大利雜牌軍,因其巧妙多變的戰術戰法,所以被敵人賜予「沙漠之狐」的綽號。1942年1月21日,在北非戰局再次陷入危急時,隆美爾孤注一擲發起了全面反擊,打的英軍措手不及一路潰敗,德軍強行軍數百公里,一鼓作氣拿下班加西,並將英軍趕回了埃及。

自1941年1月1日起隆美爾親臨北非戰場後,到1943年11月21日離開,在2年半的時間裡德軍先後與英美聯軍發生多次大規模戰役,盟軍方面想盡了辦法使用反間計迫使德軍統帥部將隆美爾調離北非,最終如願以償,而正是在隆美爾走後,德軍在北非的戰局再次陷入了被動,直至盟軍登陸西西里半島,敗局最終無法挽回。

第2名:古德里安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將古德里安排在隆美爾之前並不合適,其實在歷史地位上,古德里安的戰功要超過隆美爾,德軍著名的閃電戰正是以古德里安的建議起草制定的,德軍裝甲部隊的現代化建設也是古德里安一手抓的,所以在德軍內部古德里安被譽為「裝甲兵之父」。在1940年德軍大舉入侵西歐時,隆美爾還僅僅是古德里安手下的一名裝甲師師長,而此時的古德里安已經掌控數十萬德軍精銳部隊,依靠極其敏銳的戰術一路擊潰300萬聯軍並佔領巴黎。

如果不是德軍最高統帥部莫名其妙的停止追擊命令,那麼在敦刻爾克灘頭的40萬英法聯軍必然會成為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戰俘。在二戰結束後,由古德里安制定的現代機械化作戰理論直到今天都是各國裝甲兵學院必修課,因其戰功卓越,古德里安也被稱為「納粹帝國之鷹」。

第1名:曼施坦因

作為無可爭議的德軍戰神,曼施坦因的從軍經歷堪稱經典,無論是佔領法國的西歐戰役還是對蘇聯採取的巴巴羅薩計劃,曼施坦因都是德軍最高統帥部里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一人。1940年,德軍能夠輕而易舉的攻破馬奇諾防線,選擇從盧森堡與荷蘭接壤的森林地區快速突破,正是曼施坦因在充分研究後制定的戰術,在1941年對蘇戰爭期間,曼施坦因親自指揮部隊俘虜60萬蘇軍,並且快速攻破蘇軍自詡為固若金湯的東方馬奇諾「塞瓦斯托波爾」港。

在東線作戰期間,曼施坦因指揮的部隊曾在4天之內向前突進500公里,一路擊潰蘇軍的防線,其靈活機動的戰術讓蘇軍苦不堪言,而且在孤軍深入的情況下,面對擁有空軍優勢以及4倍兵力優勢的蘇軍,依然發起逆襲,最終將其擊潰,一舉攻佔克里米亞半島、高加索油田等重要的戰略重鎮。在整個蘇德戰場上,曼施坦因共俘虜蘇軍77萬人,因其前無古人的傲人戰績,曼施坦因成為德軍歷史上第一個被授予「元帥權杖」的將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衍水小生 的精彩文章:

喋血孤城,57師八千虎賁軍血戰3萬日軍精銳
這款武器的面世,差點改變了德軍戰敗的結局

TAG:衍水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