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太君」本意是「仙女」?亮劍中為何如此稱呼日軍,大錯特錯!

「太君」本意是「仙女」?亮劍中為何如此稱呼日軍,大錯特錯!

抗戰題材是我國大熒幕經久不衰的題材,其中雖有一些雷劇,但也不乏一些好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好劇為宣揚抗戰時期的歷史文化做出了不小貢獻。就拿《亮劍》來說,這部劇中的我軍戰士並沒有高超武藝,也沒有包子雷和蘿蔔雷,皆靠滿腔孤勇沖向日軍,造就了一場場勝利,尤其是那一句「騎兵連」,讓多少觀眾濕了眼眶。而看過抗戰劇的人對一個詞都不陌生,「太君」是抗戰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辭彙,這是偽軍對日軍的稱呼。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叫法其實是錯誤的,而且錯的十分離譜。

由於抗戰劇的熱播,「太君」這個詞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起初人們以為這個詞是日本用語,抗戰時期傳入我國,可是這個詞聽起來十分奇怪,不像是日常尊稱用語,為何日軍會帶來這麼一個詞?

而經過一些專業人士查詢,發現日語中並沒有「太君」一詞,難道這個詞是我國發明?但是我國歷史上「太君」一詞是對女性的稱呼,指的是古代官員的母親,或是妻子,在某些時期竟還用來形容「仙女」。這樣看來,這一個詞的由來還真是一波三折。難道是我國人民為了嘲諷日軍?經過資料查詢,發現事情其實是一個誤會,這又從何說起。

在日本史料對這段時期的描述中,並沒有「太君」一詞,而是寫道:日軍被稱為「大人」。但是在我國史料中記載的都是「太君」,這樣一來,似乎有些人已經猜到了,在日文中「大人」一詞的讀音是「tai jin」,聽起來與太君非常像,結合我國歷史上曾有過「太君」這個詞,因此雖然百姓們不理解為何會使用女性尊稱,但為了保命還是這麼叫了。但是在日軍眼中,並不知道這個詞的歷史,還理所當然的認為百姓們在叫他們「大人」,內心十分得意。這樣看來,這就是個天大的誤會,有些人可能會問,當時的翻譯為什麼沒有發現錯誤。

其實當時的日軍翻譯也都是一些「半吊子」,他們對中日文化都沒有理解透徹,隨著這個詞流傳,即便是有精通日語的人聽著不對勁,也只會認為是百姓們不會說日語所以只能直譯,因此這個誤會便一直被帶進了影視劇中。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米西米西」這樣的詞在日文中也沒有相關記載,而日文中飯的讀音是「me xi」,因此也被誤讀成「米西米西」。這樣的辭彙也可以視為「戰時俗語」,不過在戰爭結束後,這些詞中的一部分都被雙方保留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貼圖 的精彩文章:

戰後拒絕266億賠款,卻要走78名戰犯,50年後成第一大國
海軍為何不圍剿索馬利亞海盜,已經趨於合法化?這才是真正原因

TAG:軍事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