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太空看我國長江三峽:1987-2006年19年間變化驚人

從太空看我國長江三峽:1987-2006年19年間變化驚人

作為亞洲地區最長的河流,長江為我國帶來帶來了喜悅也帶來了擔憂。從社會角度上,它滋潤著肥沃的下游沖積平原,又帶來了可觀的航行和漁業資源,還滿足了無數人的用水需求,是我國南方極為重要的一條河流。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它也帶來了危險——作為季風區我國南方,每年的降水量差異非常大,在一些年份里,過多的暴雨會導致長江水漲甚至是爆發洪災,過多的水溢出河岸沖向周圍的居民區。據估計僅在20世紀里,這條河陰晴不定的性格奪去了30萬人的生命。也因為這個擔憂,於是一系列的水利設施開始在長江上修建,最著名的當屬三峽大壩。對於我國來說,長江三峽大壩是一項驚人的工程,它從1994年開始修建2006年修建完成,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護長江中下游的大約1500萬居民和大量的農田。

長江流域的洪災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在2006年三峽大壩修建完成後記錄了當時的長江三峽大壩,大壩的主牆看起來像一條穿過水麵的淺黃色線。而長江的水則在大壩的影響下顯著上升,在長江三峽附近形成了擴大的水面,這一壯觀的水利工程將能夠緩解從四川盆地等湧向下游的洪水,三峽大壩的設計據稱能夠抵禦百年以上的洪水。

NASA圍繞地球不停旋轉的衛星除了觀測了這一次大壩建好後的情況外,還監測了大壩建造的全程,比如2000年,NASA衛星監測顯示長江三峽大壩附近已經有了正在合攏的趨勢,這是正在修建中的三峽大壩,而這個時候的長江水因為是夏季的原因是黃色的。

在更早一些的1987年4月,NASA的衛星也記錄了這一地區的景觀,盤區的長江從崇山峻岭中穿過,並且在三峽大壩的位置轉了一個彎——但這個時候,三峽大壩還並未開始修建,當地還並未看到大壩修建的痕迹。

除了觀察大壩建設的進展外,NASA衛星數據還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影響——比如來自衛星測量的數據顯示,三峽大壩產生的水庫對當地天氣的產生了影響,天氣變化的面積大約為160平方公里。具體而言,在2003年三峽庫區水位上升後,大壩附近的山區降水量有所增加,這可能是當地水汽更充足的原因,而與此同時,山脈之間的白天陸地表面溫度下降約0.67攝氏度,可能是由於水庫蒸發量增大導致當地大氣層中雲層覆蓋量增加有關。

2009年4月15日,來自數百千米高空的國際空間站中的宇航員從太空中捕捉到了三峽大壩的景觀,除了幫助控制困擾下游低地的毀滅性洪水,這個史詩級的大壩另一項主要目標是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廠供水,以加強供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東海里撈不到魚?美國專家:在全球變暖下,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太陽曠工了!江南要下雨下到3月?權威預報: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