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七個兄弟一起出家證果的前世因緣

七個兄弟一起出家證果的前世因緣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施主先後生下七個孩子,夫婦倆給每個孩子都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都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讓他們學習文字歷算、八種觀察等學問,他們全部精通無礙。

他們長到選擇事業、立足世間、為人處事的年齡時,施主教導他們以後還要好好聽從父言,多親近給孤獨長者,如是今生來世都大有利益。七個孩子因各自前世因緣不同,唯有第七個孩子聽從父教、親近給孤獨長者,並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六位兄長分別依止了外道六大本師,並恭請各自本師到家中受供。七弟也打算恭迎自己的本師釋迦世尊到家中應供,故與六個哥哥商量:「你們以前迎請各自本師時,雖然我不信仰他們,但還是儘力幫忙,現在我要恭請本師釋迦世尊到家中來應供,請你們也儘力幫助。」

他的六個哥哥比較明達,和請來的親眷一起準備了很多飲食,次日親迎殊勝福田。世尊率僧眾著衣持缽到他家應供,供養圓滿後,世尊觀察他們的根基,傳予相應之法,彼等都摧毀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位。他們在佛前再三祈求:「我們為了解脫三惡道的痛苦,也為了六道眾生解脫輪迴痛苦遠離生死,祈求世尊及所有的僧眾在有生之年一定只受我家的供養,不要去別的地方。」

世尊告訴他們:「莫作是說,我可以跟你們結緣,同時還要度化很多其他有緣眾生。」他們遵從佛言,世尊率僧眾返回經堂。七弟徵得父母同意後,於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凈戒,佛陀以「善來比丘」的方便使他納受了戒體,並傳授一些教言,他精進修持後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諸比丘贊曰:「世尊,施主家七個孩子有六個依止外道本師,最後都是藉七弟的引導遇佛教化,證得聖果,且七弟自行出家親證羅漢果位。」

世尊告諸比丘:「往昔他們六個也是不太和合,依靠弟弟的調和,得以出家證得四禪五通。很早以前中土有七國各自為政,常因一些矛盾而互相作戰,死傷甚多。嘎西的梵施國王希望和解六國糾紛,但自己又無能為力,打算請附近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來調和六國之間的矛盾,便到仙人前再三祈求:『尊者,現在六國之間矛盾重重,相互作戰,已經殺害很多眾生,今特意懇求尊者慈悲調和他們之間的關係。』仙人默許。

六國又各自率領四大軍隊在印度鹿野苑對陣時,梵施國王再次到仙人前請求,仙人躍入虛空顯示種種神變,六個國王見狀,對仙人生起歡喜心,都放下武器恭敬頂禮,祈求依止仙人出家,仙人默許。他們分別回去處理妥善國內事務後出家,依照仙人教言精進修持,最後獲得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仙人即今現前菩提的我,梵施國王就是現在的七弟。其餘六個國王即今學外道的六兄弟。當時,六個國王依靠他而得到四禪五通,現在,六個哥哥依靠他而獲證聖果。」

諸比丘復又啟問:「世尊,施主的兒子和眷屬造何善業,今生富貴之家,並在佛的教法下得到聖果?」世尊復告曰:「這亦是他們前世因緣所致。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位施主家生了七個孩子,前面六個觀點不一,修學外道,只有小兒子對佛法具歡喜心,用種種方便法引導六位哥哥對迦葉佛生起信心並出了家。

七兄弟各自在臨終前都發願:願將來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不做佛不歡喜之事,以今生出家的功德,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滅盡煩惱得證聖果。那位施主也作了廣大布施,一生中皈依守持居士戒,臨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依靠我的七個孩子在釋迦佛教法下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施主一家即今施主一家,他們都因往昔的願力及積累資糧所致,今生值遇我的教法,聞得教言後皆獲證聖果。此即他們各自的前後因緣。」

外道六大本師:又作外道六師。以佛教立場而言,此為古印度佛陀時代中印度(恆河中流一帶)勢力較大之六種外道,實為當時反對婆羅門思想之自由思想家。一、珊舍耶毗羅胝子,懷疑論者,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道不需修,經八萬劫自然而得;二、阿奢多翅舍婆羅,唯物論、快樂論者,否認因果論,乃路伽耶派之先驅;三、末伽梨拘舍梨;宿命論之自然論者。主張苦樂不由因緣,而唯為自然產生,系阿奢毗伽派之主導者;四、富蘭那迦葉,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五、迦羅鳩陀迦旃延,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六、尼甘陀若提子,奢侈那教之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應償之,並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

敬摘錄於《百業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這種善因哪怕只種下一次,也能令人成就!
任何時候,與人不要太親密,也不要太疏遠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