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麗春光帶給詩人無盡春愁,唐詩最後一句7個字寫出春愁的原因

美麗春光帶給詩人無盡春愁,唐詩最後一句7個字寫出春愁的原因

今天神州大地上一片春光。經歷了寒冬的冷凍,一夜春風來帶動了神州大地上的勃勃生機。大地回春之時,無論是世間萬物還是每個人,都能夠在這美麗的春天中釋放自我。

這是最美的節日,這是最五彩斑斕的節日,這是象徵著無限未來的節日,這也是引起很多詩人詞人無限春愁的節日。

古典詩詞當中,春愁通常用來表達的是女子對於遠行之人的思念,表達對於自己大好青春時光的逝去的感慨。但是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所表達的春愁卻很不一樣。仔細讀前三句古詩所寫,或許並沒有什麼新意,但是最後一句七個字的唐詩卻告訴我們,詩人春愁究竟指的是什麼。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登樓望水》,作者是唐代詩人顧況。在古典詩詞當中,經常遇到這樣主題的詩詞。詩人登高望遠,或為表達壯志未酬,或為表達大好春光,或為表達對遠行之人的思念,或為表達離別之苦,或為表達故鄉之思。

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主題也不例外。只不過在只讀前三句唐詩的情況下,並不能夠真正了解這唐詩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只有讀了最後七個字,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詩人的春愁就在於這裡!

開篇詩人寫「鳥啼花發柳含煙」,顯然,展現在我們以前面前一副春光明媚的畫面。春天是溫暖的季節,小鳥嘰嘰喳喳在樹林中穿越。在樹林中鳴叫。再看地上的花朵更是百花爭艷,競相開放。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湖邊的水氣中騰起春煙。

這是多麼美好的春光啊,讓人沉醉。但是此時詩人的心思卻不在這裡,「擲卻風光憶少年」,他沒有被眼前這美麗的景色所打動,而是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光。也正是因為這種回憶讓他陷入了春愁之中。

那麼這種春愁究竟是什麼呢?唐詩的最後兩句給出了答案。「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在這個春光爛漫的季節里,詩人登上了高樓,眺望遠方的江水翻騰。心中期待著故鄉什麼時候能夠帶來一條船,把我從這裡接回去呢?

最後一句七個字寫出了詩人春愁之所指,那就是對於故鄉的思念。

遊子對故鄉的思念,是詩詞當中常見的主題。但是如此在美麗的春光中登高望遠,盼望故鄉來船,這種表達並不多見。由此看得出詩人的這份春愁,如江水般滔滔不絕。而美麗的春光不過是這點綴而已,更讓詩人的愁緒滿懷。

春天本應該是充滿希望的季節,但是詩人顯然把重心都放到了故鄉,對於當前的美麗春光視而不見,由此可見一個遊子的悲苦之心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晚年歐陽修游西湖,一首宋詞寫盡西湖之美,最後7字境界讓人羨慕
最「文不對題」的古詩,題目寫的是送別,內容卻儘力描寫西湖之美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