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冷知識:沒有冰箱的古代人,是怎麼保存食物的?有4種方法

古代冷知識:沒有冰箱的古代人,是怎麼保存食物的?有4種方法

作為一個吃貨,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食物!

現在有各種家電,生活十分便捷,基本上除了做飯自己動手外,其它都不用親力親為了。冰箱,是用來保存食物,讓食物保質期延長,保鮮等作用。作為一個專門寫歷史文的人,筆者很疑惑一點:古代人,沒有冰箱,他們是怎麼保存食物的呢?有些古代流傳下來的保鮮方法,甚至沿用到了今天。而且,因為特有的保存方式,還創造了幾種著名的美食!

一、鹽臘法——咸中帶香的臘肉

每年過年,我們的餐桌上基本上都會有一道這種菜,它紅中帶綠(紅就是臘肉,綠就是搭配的菜),表面一層淡淡的油,在熱氣的作用下,他的香味傳遍飯廳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美食:臘肉!而這種方法就是:鹽臘法!

鹽臘法,第一個字就是鹽,因為鹽是最重要的環節。其實古代的鹽是很貴的,而且鹽有我們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每天都應該攝入適量的鹽分。古代能製作大量臘肉的人家,一般都是大戶人家。而普通的平民百姓,一般就在年關將近時,製作一兩塊臘肉,而且還得省著吃。鹽,是一種很好防腐劑。

在很久很久以前,起源都不知道是哪個朝代了。不過據史料考證,三國時期張魯佔據漢中之地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吃臘肉,所以,臘肉起碼在東漢時期就有了。臘肉,是用鹽腌制一段時間,然後再經過烘烤或者曝晒,製成的一種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而烘烤的一般叫「煙熏肉」,曝晒的教「鹹肉」。古代打仗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帶牲畜隨行,一般就是帶著臘肉,不過臘肉一般只提供給高級別的將領。而且,臘肉的保質期一般有1到2年的時間。

二、烘乾法——武大郎燒餅、炒麵

武大郎燒餅是最出名的燒餅之一了,可惜這燒餅不是因為美味而出名,而是因為武大郎這個悲劇而「雞犬升天」。古代人大多數其實也是吃米飯、喝粥的。不過自從漢朝時期,佛法東傳,進入了中原地界之後,麵條的雛形就出來了。人們用小麥等穀物,磨成麵粉。當然,一開始沒有麵條的時候,就把麵粉隨意的捏成一團,然後放到鍋裡面煮一煮,放到烘爐裡面烘熟。最早的燒餅就是這麼出來的,沒有放油,也沒有放鹽!

山西人的麵食是最正宗的了,五台山刀削麵、臊子面等等。古代的吃貨也是發明家,他們發現,麵條經過水煮之後,吃久了就會覺得膩。然後有人就添加了新花樣,把水煮熟的麵條經過了二次加工,用鍋炒了一遍!要知道以前吃的菜基本上都是水煮的,很少有干炒的,所以,這位「大廚」的是真正的「有創意」!

三、油封法——呲溜滿嘴油

油封法其實不是中國發明的,而是法國人發明的。法國人喜歡吃鴨肉和鵝肉,但是法國人經常外出,沒時間沒條件進行烹飪。而且它們吃鴨肉的時候喜歡蘸著黃油吃(他們吃什麼都得有黃油一樣)。在古代的法國,一個貴族小姐,一不小心把黃油整瓶倒在了鴨肉盤子里,一周過後沒吃完的鴨肉就放到了廚房,因為家中傭人忘記處理了這個盤子。這個小姐去巡視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盤子里的鴨肉還是保持原樣。這位貴族小姐學識淵博,就結合起來發明了這種「油封法」,用來對肉類食物進行保險。

四、古代版冰箱「冰鑒」——皇室專用

其實在周朝的時候,古人就發明了一種東西,專門用來保存「冰」。《禮記》中救有提到這種東西!最開始的時候,冰鑒只是用來保存冰,讓皇帝解暑用的,而到了後面,有個御膳房的廚師發現:在北方,冬天下雪的時候,寒氣可以讓食物「更長久」,而冰也是一種寒氣,所以就發明了用冰鑒進行保鮮。這位廚師可不簡單,因為古時候的皇帝,吃飯是要吃「葯膳」的,要符合陰陽五行學說,所以御廚不懂點這個,考試都過不了。

我們可以來看看冰鑒的構造,極為特殊,這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是冰鑒基本上是用來保存冰的,想知道古代的冰是怎麼製作的嗎?小溫酒明天告訴你,古代真正的「冷」知識,冰是怎麼造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酒述史 的精彩文章:

只因一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西遊記在明朝被列為禁書?
曹操真正摯愛的美女,一度以為收穫愛情,遭其背叛後痛哭流涕

TAG:溫酒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