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越南居然拿了中國的這些好東西,很多人還不知道

越南居然拿了中國的這些好東西,很多人還不知道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930-越南地名抄中國

作者:托格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對於中國人來說,越南是個神奇的國度。它曾經接受過中華文化的洗禮,使之具有濃郁的東亞文明特質,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法國殖民歷史又讓這個國家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文化形態,值得一探。

這就帶來了越南各地讓人著迷的一個特點:全面拉丁化的文字卻表達著和中國類似、甚至一樣的地名,讓人倍感親切。

現在能看懂的估計不多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五代十國的遺憾

秦朝立國之後,秦始皇不滿足於現有七國舊土的疆域模式,在向北開拓匈奴領地的同時向南發展,派大軍越過南方五嶺佔據了今天的閩粵桂等地。被新納入中央王朝管轄的領土中,就包括了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區(駱越)。

秦滅六國後,南下嶺南,北上河套

其實跨越了兩大地理障礙(南方丘陵與鄂爾多斯高原)

大大擴展了中原政權的規模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當年的象郡是管理這塊越北地區的上級單位,從行政上確立了中央王朝對越南北部的管轄權,來自三秦和被征服六國的軍民人等開始進入封閉的南方山區,找到了立足點。漢地文化開始傳入。

秦朝象郡的範圍與今天越南的範圍

重疊部分還沒有很多

漢朝在秦的基礎上才真正向南大力擴張

秦朝末年,雖然歷經長者趙佗在紛亂時期的暫時自立,但由於其本屬秦國舊臣,百越諸地在各代南越王期間仍然在吸收中原文化,尤其是文字官制等高級行政工具得到了普及。當然此時這裡的中原文化已經有所本土化,和越文化逐漸融合。

南越國對於中原文化的傳播可以說功不可沒

去廣州的同學一定要去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可以比較近距離的感受下)

(來自維基百科-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同時南越領土也在不斷的擴張。至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之時,其領土已擴展至越南中部,且在武帝之後,繼續有所擴張。

經魏晉亂世,至唐王朝,因紅河流域的大規模開發活動,其發達程度甚至比肩當時的珠江流域。

但是隨著唐末戰亂,各節度使的自立,越南中北部逐漸脫離中原王朝控制,至北宋時期,已經事實上的獨立。雖然明朝初期一度恢復對於越南北部的統治,但不久旋即喪失。

最大的控制範圍是越南北部 中部占城諸國

雖然越北在政治體系上事實脫離了中央王朝,但是在文化體系發展方面,越南仍在進行漢文化的本土化繼承。最典型的代表則是越南在東南亞搞的一套「小中華體系」,在朝貢天朝的同時要求其他國家來朝貢自己。

中華文化對東南亞的歷史影響

其實主要集中在這一小條

這一點在文字與地名等領域同樣有所體現,最為醒目的便是「越南」二字即為嘉慶皇帝下賜國號。

清代中法廣西安南第五十三號界碑(中越邊境53號界碑)

標誌著越南正式脫離與中國的宗藩關係

什麼是越南地名

越南行政區劃與中國有一些細微區別,同中國一樣,也實行三級行政區劃制度。

第一級分為省、中央直轄市,行政等級上類似於我國省一級,但在面積上,只相當於我國普通的地級市;

越南的省和中國的省

已經不是一碼事了

第二級之中,省分為省轄市、市社、縣,中央直轄市分為郡、市社、縣,行政等級上相當於我國的縣一級,規模上也相當於我國的縣區一級,而其中的郡相當於城區,市社相當於縣級市,縣相當於普通的縣;第三級之中,縣分為社、市鎮;省直轄市與市社分為坊、社;郡分為坊,行政等級上相當於我國的鄉鎮一級,規模上也類似,而其中的坊相當於街道,市鎮相當於鎮,社相當於鄉。

三級結構

其實從行政區划上也能看出來,像是「坊」這一單位,明顯來源於我國古代城市管理的里坊制度。像「州」、「郡」這些更是說明漢文化的滲透在越南的行政層面是顯著的。

省到了越南是變小了

坊到了越南則是變大了

而在具體的地名上,越南借鑒中國的程度也不淺。

值得一說的是安陽王。「安陽」一詞相傳是古蜀國王子的稱號,與中國的河南安陽並無什麼關係,其名稱來由的一種說法為越南境內的卡露河(古稱安水),因王城居其北側,按照漢字文化圈的命名習慣,將其命名為安陽(中國的洛陽也是如此)。

由此也衍生出大量文化產品

也許是由於遷都的原因,越南有兩處存有安陽王相關的遺址,一處是永福省麋泠縣光明社,另一處是河內市東英縣古螺社,後者在此建有安陽王廟。而越南境內的各種安陽地名,如永福省立石縣安陽社、海防市黎真郡安陽坊、安海縣安陽鎮,說明「安陽」一詞對於越南的深遠影響。

而「山南水北謂之陽」的命名規律,正是漢文化的常見遺存,對古越人便已經起作用了。

卡露河匯入紅河

中原王朝南下以後,在此置郡縣,留下了一些和我國目前行政區劃名稱撞車的名字。比如北寧省仙游縣,與福建仙游撞車;太平省東興縣,則與廣西東興撞車。

三國的孫吳政權對越南北部有著強有力的控制,並在此設置武寧縣,與今天的江西武寧相同。

西晉時期,設置南定縣,後改為武安縣,與河北武安相同。而南定這個名字也沒有荒廢,保留了南定省南定市,和江西的贛州南定縣撞車。

找找他們的北方親戚

隋唐五代期間,這是中原王朝長時期大規模統治越北的最後階段,曾設慈廉縣、懷德縣、新安州、安人縣、武峨州等,而其中的新安州與河南新安同名。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的貞觀年間曾設演州,至今仍留有演州縣,這是越南唯一歷時1200多年一直使用且基本未曾中斷的地名。究其源頭,似與河流命名法有所關聯。

可愛的沿海小縣城

(越南演州縣)

有時越南也會出現同中原王朝一樣,因避諱而進行改名的地名。這其中,有的是因為中原王朝的皇帝而改名,比如唐朝的龍淵縣諱李淵之名改為龍編,另一說也是為順勢利用甌駱國的部落古名;又如越南自身的黎朝時期,因武寧縣避庄宗黎維寧諱改為武江縣。

還有上文提到的新安一地,也是在黎朝時期避敬宗黎維新諱由新安州改為先安州,另一說也有讀音異化的原因。此地名在今日被保留了下來,於廣寧省先安縣。

其實影響較大的主要是越南北部

重要城市紛撞臉

上述提到的這些帶有中國風味的地名,大多是等級非常低的地名,在越南當地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知道,在中國更是需要地理達人才能參透。但在神奇的越南,喜聞樂見的撞車高等級地名也很多。

首先就得說越南的首都,在歷史上李朝效仿唐朝將其首都也稱為長安,黎朝也效仿明朝設立應天府,阮朝則效仿清朝設立承天府。

而今天的首都,河內,它是越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難免讓人聯想到古代中國的河內,取「黃河北岸,殷商畿內」之意,大體位於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廣義的河內包括今日廣袤的豫北地區,而狹義的河內則專指沁陽。

河南也有一個河內

雖然這個範圍可廣義可狹義

越南河內一詞來源,很明顯也是受到了漢文化的命名原則影響。但是,這一詞很晚才出現,中國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幾年,越南阮朝的明命帝以該地為陪都,因「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稱為河內,並沿用至今。

河內有一座很大的胡,叫西湖...

另一個則是太原。在中國,太原是山西省會城市,而在越南,不僅有太原市,還有太原省。中國的太原因太原盆地的「大原」而得名,而越南的太原則是在宋遼之時的李朝建立之時初次得名。

太原大學、太原師範大學、太原農林大學

也是可以有的

有點巧合的是,太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越南的太原也是越南國內的重要工業城市,而這兩者之間生產的主要工業產品也相似,都是鋼鐵(越南的太原也被稱作鋼都)。在企業方面,中國有太原鋼鐵集團,越南有太原鋼鐵公司,而在高校方面,中國有太原師範學院,而越南有太原師範大學,讓人傻傻分不清。

這裡也算是越南一大工業基地了

當地的空氣估計也沒少受影響

還有曾經作為中國陪都的重慶,近年來憑藉其立體魔幻森林的形象突然走紅。在越南,也有一處地名稱作重慶,這就是高平省的重慶縣。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這個重慶縣就位於中越邊境上。

德天跨國瀑布,地處兩國三縣交界處

那裡最著名的景點,也是諸多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德天瀑布。在中國這一側,它位於中國廣西崇左的大新縣境內,但瀑布跨越兩國,實為歸春河(中越界河)的一部分。德天瀑布僅僅是歸春界河在此形成瀑布的中國段,而越南部分則被稱為越南板約瀑布,就是位於越南的重慶縣境內。

左為越南重慶板約瀑布,右為中國大新德天瀑布

前幾年,由於兩國對於這一塊國際景區的合作開發等原因,中國遊客是可以在德天瀑布景區之內不知不覺進入越南重慶境內,而自己卻沒有察覺到這一現象。

中越853號界碑附近的邊境市場

不知不覺進入了越南境內

除了像河內、太原、重慶這些地名與之撞臉外,還有其他知名地名也與中國撞臉,比如越南的河南省、山西市、西寧市、高平省、興安省、平順省等,都和中國有一些淵源。

還挺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名大多是因為與中國地名的命名方式結構性相似,所造成的充滿濃郁的中國風味乃至撞臉,並非完全的拿來主義,很少直接使用中國固有的地名進行山寨。這一點和朝鮮半島上的漢味地名有所不同。

而且這些地名大多集中出現在紅河流域附近,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區,而在南部地區,由於歷史上與中原王朝無太多的交集,仍然是一堆堆帶有南島語系純正越南風味的地名,比如奠邊府、邦美蜀、芽庄、波來古、巴地頭頓等。

南北跨度巨大的越南,也具有明顯的南北方差異,這在地名上就已經暴露無遺了。

越南與朝鮮韓國同為去漢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但不同於朝韓在廢除漢字的同時也更改地名,越南對於地名則基本上沒有動什麼刀子。

可惜雖然地名還是這些地名,越南的文字卻已經拉丁化,年輕人很少能夠使用漢字書寫出家鄉地名。由學漢而到排漢,越南文化的斷崖式變化,至今仍然在各地昭昭的地名中呼喚著越南人的關注。

參考文獻:

[1]華林甫.略論中國地名文化對越南的影響[J].南洋問題研究,2001,2:49-57.

[2]陳繼華.越南地名的語源分類初探[J].東南亞研究,2010,2:85-88.

[3]郭聲波.越南地名中的古代遺痕[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9-27.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的首都為什麼是沒名氣的伊斯蘭堡?
大陝西厲害了,受到了這麼嚴密的保護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