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史上最善良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挽救了上千人性命

古代史上最善良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挽救了上千人性命

在世人的眼中,太監貌似並不是一個好的職業,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男性的尊嚴,更重要的在於,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宦官誤國的事情,屢見不鮮。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十分是善良的太監,他為了保住上千人的性命,冒著生命威脅將聖旨讀錯一個字,這個太監名為李居翰。

李居翰是唐朝時期的一個太監,此人還是唐朝掖廷今張從玫的養子。在唐昭宗在位期間,張居翰深受皇帝的信任,甚至還擔任過范陽軍的監軍,和節度使劉仁恭關係很好,可以稱得上是宮中地位比較高的一個太監了。

一般而言,做到這個位置的太監們都會有一點私心,他們會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取利益,但是張居翰卻不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十分善良。在張居翰的一生之中,最為經典的地方在於,他曾經輔佐了兩個皇子登基,一個是晉王,而另一個則是晉王的兒子。

等到這兩人登基之後,張居翰也沒有作威作福,反而更用心的工作,深得皇帝的喜愛。正是因為皇帝的這份信任,張居翰才會有機會成為宣旨太監。

李存瑁建立後唐之後,實力強大,前蜀的皇帝王衍知道他並非李存瑁的對手,為了防止戰爭的發生,他便自覺投降了。但是李存瑁是個小心謹慎之人,他覺得這裡面可能有貓膩。因此,李存瑁便想要將他們都殺了。於是乎,李存瑁下了一份聖旨,讓張居翰去宣旨。

然而,張居翰卻心軟了,他知道這些人,很有可能都是無辜的,他不希望他們因此而喪命。於是乎,張居翰宣旨之時,便動了一些手腳,他少讀了一個字,最終拯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聖旨之中原本寫的是「王衍一行,並宜殺戮」,而張居翰讀的是「王衍一家,並宜殺戮!」也就是說,原本跟隨王衍前來覲見李存瑁的人都得死,但是最終卻只處死了王衍的一家,這首詩一件當之無愧的善舉。

張居翰雖然大膽做了這件事情,但是他也是後怕的,於是宣讀完了聖旨之後,便向李存瑁坦白了。不過,李存瑁知道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也不知道為何,他並未追究張居翰的罪責,反而讓張居翰活到了告老還鄉之後,享年七十一歲。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卷五十二、《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李白鬱郁不得志,被唐玄宗徵召入京,寫下最狂的詩,被無數人引用
有個姓氏,名人一大堆就是難出皇帝,好不容易出一個,卻被人罵死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