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載灃要誅殺袁世凱,張之洞說了啥話?將老袁救出鬼門關

載灃要誅殺袁世凱,張之洞說了啥話?將老袁救出鬼門關

張之洞是晚清重臣,人稱「南皮」,官場多稱「香帥",他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人並稱「中興四大名臣"。袁世凱是後起之秀,人稱項城,曾在李鴻章的手下任職,李鴻章去世之後,袁世凱繼承了其衣缽,成為北洋統帥。

清朝末年,張之洞和袁世凱成了清王朝最為倚重的兩位漢臣。但比袁(世凱)年長二十二歲的張之洞卻一直瞧不起袁世凱,他認為袁世凱是行伍出身,是粗人,是一介武夫。

有一次,張之洞入京,路過保定,其時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他請張之洞閱兵。

儀式完畢,袁世凱在官邸設宴,直隸要員悉數列席,態度無不謙恭,但是張之洞卻視若無物,閉目養神,不合時宜地打盹,鼾聲起伏,令袁世凱眾人既尷尬,又難堪。

雖然張之洞看不起袁世凱,但他曾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硬是把袁世凱救出了鬼門關。

1908年,十一月,光緒與慈禧太后病危。臨終前召見了軍機大臣載灃、張之洞等人.意立三歲的溥儀為帝。載灃任監國攝政王。

光緒帝死後,溥儀繼位。由光緒皇后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

載灃「新官上任」,25歲的他為樹立權威,決定拿「仇人"袁世凱開刀。決意把袁世凱當成謀害胞兄的惡人「明正典刑」,處以極刑。

因袁世凱出賣維新派,導致載灃胞兄光緒被囚禁。光緒帝在瀛台幽禁期間,每天在紙上寫"袁世凱」三個字,然後撕得粉碎。有記載:光緒帝時常畫一個烏龜,上面寫上「袁世凱」,然後貼在牆上做靶子,拿箭來射,射得千瘡百孔之後,再揭下來撕碎灑向空中.看著紙片隨風飄揚,口中念念有詞。

載灃攝政之後,袁世凱感到不妙,在「兩宮」的「奉安大典」結束後,借口足疾不便上朝而稱病在家。

載灃帶著"兒皇帝"召見軍機大臣時,直接命令大臣們擬一道誅袁上諭。

面對殺氣騰騰的監國攝政王,慶親王奕劻和世鐸兩位親貴不知所措,嚇得面面相覷,一時不敢吭聲。這時,老成持重的張之洞站了出來,力勸載灃道:「此諭萬不可下。沖帝登位,正賴老臣協力同心,輔弼幼君,以安人心。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戳大臣。」

張之洞雖說素來瞧不起袁世凱,但就事論事,國家大臣說殺就殺,這個先例一開,以後那些無法無天的親貴不知能幹出什麼膽大包天的勾當,必須阻止!

張之洞力勸:「第一道上諭即誅及老臣,臣以為不祥之兆。」

奕劻與世鐸聽了張之洞的發言,這才回過神來。奕劻說:「殺袁世凱不難,不過北洋軍如果造起反來怎麼辦!」世鐸也趕緊表示:「我們和張大人的意見一樣,務乞收回成命!」

年少氣盛的載灃聽了這些話後,只得強迫自己取消了誅殺袁世凱的打算。

打消了誅殺袁世凱的念頭,但載灃又不甘心放過袁世凱,最後還是張之洞給打了圓場,雙方妥協,載灃不再主張殺袁世凱,只是將袁撤職,以「回籍養痾」為名將老袁逐出了京城。

載灃要誅殺袁世凱,最為關鍵的時刻,張之洞的一番話,保住了袁世凱的性命。

對此,時評:張南皮與項城本有芥蒂,而臨到大節,不避宸嚴(帝王的威嚴),侃侃諫爭,不念私怨,不愧有古大臣之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彩照:手持玉米棒大笑,點名見瑪麗蓮夢露
末代沙皇家庭照:四個女兒氣質典雅,唯一兒子罹患遺傳性疾病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