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師講莊子 情緒是氣的作用

南師講莊子 情緒是氣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文章的作法,就是把每個字連起來,當文句念,四個字一句,這也可說是道家文章的作法,《老子》《莊子》以及後來的《楚辭》、《離騷》都是如此。孔子、孟子的齊魯文學,和南方文章在體裁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喜怒哀樂」這四個字值得研究,我們中國儒家有一本書叫《中庸》,《中庸》上就提出這四個字。尤其後世,都在這四個字上作學問,講哲學的道理,講生理的狀態。

實際上我們講《中庸》的時候,各位也聽過,「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不能念成中央的中,如果照北方、山東話念「種」就對了,表示這個事情對了,打槍打子彈,打中了。一定要解釋成中央的中也可以。「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沒有發的時候,對了;「發而皆中節」,發對了「謂之和」。

子思寫這篇《中庸》的時候,與莊子在時間上前後相差不會太遠,大約幾十年。我們看到,文化、哲學的發展,由春秋到戰國莊子階段,走到科學的路線,求實證去了,求實證要有一種修養的方法,就產生了後世的道。

《中庸》上把「喜怒哀樂」看得那麼重要,後世人的解釋認為這幾個字代表了心態,換成現成新名詞,是心理的思想形態,也可以叫做意識形態。好像清代以來的解釋都是如此,實際上這裡頭是有問題的。

心態不屬於「喜怒哀樂」,勉強可以叫它心態,它是配合情緒而來的。為什麼《中庸》只提到四點,在《禮記》上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中庸》與;《禮記》之所以後三個字不同,是因為「愛惡欲」屬於純粹的心態,「喜怒哀樂」是情態,情緒的作用。

什麼叫情緒的作用,什麼叫情緒呢?情緒是生理影響,換一句話,就是氣的作用,生理的因素。我們「喜」,高興;「怒」,發脾氣,「哀」,有時候心裡難過起來,看到什麼都掉眼淚,很悲傷,「樂」,有時高興起來什麼都快樂。

這四種東西我們理智上都知道要控制,不要隨便發脾氣,也不需要傻乎乎地就笑,但是心理情緒的變化,帶上生理的關係,氣的作用,你理性禁止不住,它自然就發,勉強的禁止反而變成一種病態。

所以,在《中庸》上如果完全把「喜怒哀樂」作為心態來講,我們研究的方向就錯了。它同《莊子》這裡恰恰相合,莊子也是講;「喜怒哀樂」是情態。這四種典型,我們經常碰到的。

下面講心態:「慮」,思慮,思想。「嘆」,因為思想引起的感慨,由感嘆發出聲音來。因此由「慮」到「嘆」,也由心理的變化而到縶的過程。縶就是佛學講的執著,抓得很緊,由此產生人身體外在的形態。

「姚佚啟態」,什麼叫「姚」呢?就是放任,我們現在講浪漫、大方、隨便。「佚」,懶惰。「啟態」,變成生活的各種形態。

「喜怒哀樂,慮嘆變縶,姚佚啟態。」如果一個很好的藝術家,看到這十二個字的描寫,就可以畫出十幅畫面來,各個形態不同,有內在的心態情緒的變化,有表達在外面的形態,臉上的喜怒哀樂,身體的四肢的動作,各不相同!(南懷瑾先生《莊子講記·齊物論》06)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培養起架構心靈方程模式的能力
曾教授講易經 下卦代表物質 上卦代表能量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