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輸不起的孩子,將來也贏不了
六歲的彤彤和小朋友玩石頭、剪子、布遊戲。只要贏,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願再和她玩。
見大家不理她了,彤彤跑到媽媽身邊,忍不住大哭說:「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剛才彤彤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媽媽都看在眼裡,明知理虧又霸道的是自己女兒,但看到孩子傷心難過的樣子,卻又很心疼,媽媽真不知道怎麼辦了?
不想輸,是人的天性,何況一個孩子,對於彤彤這樣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
很想贏,但又輸不起
有的孩子在玩遊戲時,贏了比誰都高興,可一旦輸了就會大發脾氣,不但抵賴不認輸,還會破壞別人的玩具;
有的孩子才一年級,就非常看重看重自己的分數,考不好就哭,甚至不吃飯;
有的孩子畫畫沒畫好,就氣得把整幅畫都撕掉,再也不願意畫了……
有家長認為這叫「要強」,說明孩子有很強的上進心,將來肯定有出息;而有的家長認為,這其實就是「輸不起」,這樣的孩子耐挫折能力太差,將來經受不住風雨。
要強,在家長們眼裡是個值得炫耀的好品質。確實,要強的孩子有很強的榮辱心和上進心,在學習和今後的工作中有著很強的動力。
但是,如果因要強而變得「患得患失」,只想贏而無法接受輸,甚至對別人的成功抱有深深的嫉妒和敵意,這就成了「輸不起」了。
想贏,是成功者的特質;而輸不起,則是失敗者的通病。
輸不起的不良後果
輸不起的孩子,脾氣往往比較差
一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就會抵賴、哭鬧、撒潑,甚至還會耍賴心懷嫉妒、敵意,比如踢倒別人搭的積木,這樣的孩子人緣也會變差,人緣差了,做事情也會得不到大家的擁護。
輸不起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輸不起的孩子每次失敗後,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抑鬱,甚至輕生。
輸不起的孩子,人格、品行會受到不良影響
如果太過於看重輸贏,孩子的價值觀就會出現扭曲,就會為了贏而不擇手段。
為什麼孩子輸不起?
?不想輸,是人的天性,因為勝者才能享受更多的東西
玩遊戲贏,能在同伴間樹立威望;考試總是第一,就能收穫父母的讚揚和同學的崇拜。
?家長的輸贏觀直接影響孩子
當今社會,「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被不斷挖掘,各種關於孩子如何考上了哈佛、斯坦福等常青藤名校的故事也被一遍遍演繹。
儘管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實際上為了孩子能上一個好學校,許多家長依然是「不惜重金」,君不見,名校學區房的價格一路飆升,就是一個明證。
在這種現象背後,不能不說隱藏著家長的焦慮情緒:給孩子選好學校,上補習班,唯恐孩子未來在社會競爭中落敗。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過早就給孩子填充各種知識,上興趣班。
?盲目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總有個「別人家的孩子」存在?「XX鋼琴彈得多好,都參加好多次比賽了!」「XX家孩子多有禮貌啊!」
家長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說話比鄰居家孩子慢3個月就開始著急了,孩子上學後字寫得不工整,就會對孩子說:「你看人家XX字寫得多好!你怎麼就不能學學?」
家長的種種比較會加深孩子的挫敗感,讓孩子逐漸失去自信心;當孩子在競爭中落敗,產生沮喪情緒時,就難免會發脾氣,表現為我們看到的「輸不起」。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面輸贏
當遇到孩子「輸不起」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回應孩子,才能真正幫到孩子呢?
1、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在陪小孩子玩耍,不要一味遷就、總讓孩子贏,適時讓孩子體會失敗的機會。
當孩子因輸而鬱悶之時,趁機引導孩子:這個只是遊戲,未來你的路上還會遇到很多失敗、更大的挑戰,你內心必須學會強大。
2、交給孩子正確的輸贏觀
如若孩子因輸而耍賴,藉此告訴孩子:任何事情有贏必有輸,輸不可怕,也不丟人,輸了之後仍然堅持的孩子,才是最堅強、勇敢的。
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先認可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引導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
「你這次輸了,媽媽能體會你的感受,你現在肯定不開心,心理不舒服對不對?但如果全是你贏,別的小朋友老是輸,他們也會像你現在一樣不開心。所以,也要讓其他人贏,大家輪流高興呀!」
4、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一方面,盡量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如果您自己都經常因工作失利而垂頭喪氣、悶悶不樂,那孩子面對失敗時怎麼堅強、樂觀得起來?
另一方面,適當調節孩子的學習壓力,不要動不動就提什麼「回報父母」「家庭責任」「家庭重擔」「出人頭地」,表面上看是激勵孩子,其實,這樣的壓力其實更難以承受。
東東媽叨叨
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教他們怎樣面對挫折、怎樣學會堅強、怎樣更加自信。
挫折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尋找幸福的能力,讓他們在磨練中日益羽翼豐滿,在將來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飛得更高更遠。
『end』
來源:素材來源於網路,侵刪。
深夜12點,年輕媽媽發了條朋友圈,家長們炸鍋了……
姚晨躲車裡崩潰大哭:「我不恨你,但也不會原諒你」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面做這5件事!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親親寶貝網


※寶寶老愛吃手是怎麼回事?「親寶問答」
※24首童謠幫寶寶練口語!媽媽們趕緊收藏啦~
TAG:親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