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辟卦的斷想:諸葛亮借東風
十二辟卦的斷想:諸葛亮借東風
十二辟卦
赤壁之戰:八卦妙用的典範
諸葛亮借東風,成功打敗曹操,
後來曹操讀易經坤復之卦時恍然大悟。這段見於南師的文章,沒找到其他出處。
巽卦九五: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巽-蠱: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註:蠱為造事之端,甲為十天干之首,蠱卦故以為甲日為界而進退,故曰「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巽為申命,變更之事也。庚者庚也,故曰「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亥月小陽春,子月(二十日甲子)一陽來複,偶起東南風。《三國演義》中曹操均已知曉,惟周瑜不知。曹並非不知天時,敗於狂妄大意,急於求成。
《孫子兵法·火計篇》「孫子曰: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
其大意為:孫子說:實施火攻必須具備條件,火攻器材必須隨時?備。放火要看天時,起火要選好日子。天時是指氣候乾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經「箕」、「壁」、「翼」、「軫」四個星宿位置的時候。月亮經過這四個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
「箕」、「壁」、「翼」、「軫」是二十八宿中四個星宿,二十八宿合為一周,月環繞而行,依次止於一星,因稱為宿,宿就是止的意思;當月止於「箕」、「壁」、「翼」、「軫」的位置時,為起風之日。
古時天文學,分星象為二十八星宿,其中箕、壁、翼、軫為好風之星宿,而以月亮運行至星宿位置來判別。
月自轉周期27.32,上地球的轉動,月球的朔望月為29.53天。 取中28天。
古時農民上記載:「箕在艮而月臨之,必有東北風;壁在乾而月臨之,必有西北風;翼軫在巽而月臨之,必有東南風。」「艮、乾、巽」是方位,即是八卦的八個方位,「艮為東北方」、「乾為西北方」、「巽為東南方」。「箕在艮而月臨之,必有東北風。」即為「當箕宿在東北方而月亮在這個位置時,這一天就會吹東北風。」
箕:為東方青龍七宿之第七宿,有四星,屬於人馬座。斗在北,箕在南,又名「南箕」。
壁:為北方玄武七宿之第七宿,尾後之「末也」,有二星,分別屬雙魚座及白羊座,與處女座為一等之星。
翼:為南方朱雀七宿之六,有二十二星,十一星屬於巨蟹星座,三星屬獅子星座,另外八星不明,其星明亮。
軫:為南方七宿之七,末也,有四星,屬處女星座,色一黃一紫,其星明亮。
諸葛亮在借東風之前有一段著名的論將帥之道:
「高明之統帥不僅要知已知彼,善用兵將,還要知天時,明地利,懂人生,料事如神熟讀兵法,統帥萬軍,遊戲自如,此等大將如孫、吳、管、樂,今之曹孟德、周公謹也。如此仍未明將帥之道也。何謂將帥之道?說來話長,亮僅舉一例,比如用兵,「兵」字即大有學問。兵者有可見之兵,荷戟執戈,肉軀之身乃可見之兵。不可見之兵者,日月星辰,風雲水火,山川之靈氣,如此萬物萬象,均可以為兵。」亮指著背後一圖:「比如這七十二候圖,它出自周公,將節氣周天三百六十日分類別之,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成時,將一年之中的節氣更替,萬物衰榮一一道明,何時虹藏不見,何時雷匿收聲,何時土潤入暑,何時霧霾蒸騰。如此只需諳熟於胸,融匯於心,運用得當,便可勝於百萬雄兵。為將者,不通天文,不懂地理,不曉陰陽,不知奇門遁甲及陣圖兵勢乃庸才也。」
作者:高松(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來源:《山海經與古易經》
聲明: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書法家馬占山作品欣賞
※山海經與古易經:大禹憑藉什麼成功治水?
TAG:文化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