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有霧的鏡頭,復古的成像?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Primo JR - 127小雙反
似乎那台理光雙反並不能滿足她對於攝影的熱愛。
在拍了一段時間的120雙反後,她看上了另一個有趣的相機,同時也開始了我們另類的燒錢之旅。
怎麼個另類法呢?她看上了一台127雙反。127?什麼是127?大家可能會有點陌生,不過看圖片大家估計能猜出來,就是這台「迷你」雙反了。這台迷你雙反就是127畫幅的,比120小,但比135大。
127膠捲是在1912年由柯達發明的,最開始主要是給柯達的Vest Pocket相機使用的,這款相機能拍攝4*6.5畫幅的照片,並且非常小巧能夠放在襯衫口袋,因此得名,同時127膠捲也叫Vest Pocket Film。而在1930年大蕭條後,膠片廠商對於膠捲的使用變得更有「效益」,而127膠捲也在1950s的時候正式被設計為拍攝4*4畫幅所用。可惜127的壽命並不長,在1960s開始逐漸被35mm膠片取代。
非常有趣的是世界上還有三個慶祝127膠捲的節日,可見這款膠捲在當時的地位一點也不低:
American 127 Day: 12/7(美式日期),由一個美國127膠捲愛好者於2006年設立。
Winter 127 Day: 1/27(美式日期),由美國人於2009年設立。
目前柯達和富士都沒有生產127膠捲了,所以大家想用127的相機拍照就必須麻煩一點去弄膠捲,這裡我給大家整理幾個方法:
淘寶上有人工分裝好的
自己把120膠捲裁剪成127
Kawauso-Shoten,目前還在生產127卷的日本廠家
改裝135膠捲去使用
個人不太建議自己裁剪,因為你會需要很多的工具,包括裁剪器、黑房/黑袋、背紙,還要自己標註啟始線、確保膠片平整、不劃傷等,所以是挺麻煩的。
另一個麻煩就是沖掃,沖洗並不困難,但掃描比較頭疼,因為很多店家都沒有合適的片夾,掃出來不好看,所以啊拍一卷127真的費心費力,不過折騰也是玩膠片的樂趣嘛。
我一直覺得120有點大,帶上街有點不太方便,為了我肩膀和頸椎著想,那台Richoflex拍過一段時間後還是吃灰比較多;反倒這個小雙反放在手上剛剛好,攜帶非常方便,掛在身上也不重,簡直不要太爽,女生使用特別特別適合,要不是膠捲不好買,肯定能成為主力。
準備開始時空穿越之旅了
前一篇文章說到我們帶它去了趟上海,可是發現漏光根本拍不了,重新粘好海綿後又發現鏡頭長霉,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看似非常非常復古的照片並不是我們刻意為之的,不過也挺有味道。
正是因為這相機鏡頭有霧,又正好我們都沒有注意到,才導致拍下了這些照片。在2018年,用一台1957年生產的相機,拍出了上個世紀的感覺。或許膠片給我們的樂趣不單單是看起來更有質感的照片,也不單單是放緩我們的拍攝節奏,也許是讓我們從中找到過去的那一點痕迹。
最後的最後,這是一台Rolleibaby,同樣也是一台127小雙反,很多小設計非常有意思,最近新入手的,等拍完了再來和大家分享吧。
- The End -


※「宇宙至愛聯名」—樂高×寶麗來
※華為 Q2 Pro 體驗: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電力路由器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