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懸崖峭壁上的懸棺,是怎麼被放上去的?專家研究多年:不可思議!

懸崖峭壁上的懸棺,是怎麼被放上去的?專家研究多年:不可思議!

懸崖峭壁上的懸棺,是怎麼被放上去的?專家研究多年:不可思議!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並且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有所不同。單單就喪葬習俗來說就有很多種,過去,除了我們漢族人普遍使用的土葬之外,還有少數民族的天葬,水葬,火葬和崖葬。其中以崖葬最為神秘,因此經常出現於各種盜墓懸疑小說之中。那麼懸崖峭壁上的懸棺,是怎麼被放上去的呢?

崖葬這種喪葬習俗多出現於四川、廣西、雲南,江西、貴州等省份,並且主要是少數民族。即使是現在,有些少數民族仍然保留了這一喪葬習俗,但是比起那些千年懸棺,差別還是很大的,算不上是真正的懸棺。

在有崖葬的這些地區當中,其中以江西龍虎山一帶的懸棺數量最多,也最為壯觀,同時也是時間最早的懸崖墓葬群。這些棺材最早源於春秋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因此包括很多專家在內的人都很疑惑,古代的科技並不發達 ,懸崖又那麼險峻,當時的人究竟是怎麼將棺材吊到懸崖上,並且放到洞穴中的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上海同濟大學與貴溪縣博物館聯合,專門成立了一個「中國懸棺課題組」,來研究這一問題。經過了長時間的論證之後,人們最終提出了一個最為合理的方法 ——仿古吊裝法。

所謂的仿古吊裝法,就是人先通過攀岩的方式到達懸崖頂部,然後吊好繩索,沿著繩索滑到要安放棺木的洞穴當中,接著,另外的人利用絞車,也就是滑輪組,將棺材升到洞口,由已經到達洞穴的人拉進洞穴。

現在,龍虎山風景區用這種方法進行「懸棺升棺」表演,吸引了不少遊客。然而,這種方法雖然是目前人們發現最合理的一種方法,但也是有缺陷的。因為在很多地方,山勢非常陡峭,根本不具備攀登的條件,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就更加難以完成。

而且懸崖上真正的古棺很多是楠木做的,重達上千斤,最輕的也有三百斤。但是人們做論證的時候和表演用的棺材裡面沒有放人,加上本來就輕,因此是很容易的,但是上千斤的棺木根本就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而且這一方法並沒有在任何古籍當中出現過。

最後,人們還發現,有些放置棺木的洞穴很小,恰好能夠安放棺木,安放棺木的人根本沒有地方落腳。洞口也沒有開鑿的痕迹。因此直到現在,千古懸棺之謎仍然沒有完全解開。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埃及豔后其實一點也不「艷」,那麼她是靠什麼征服凱撒大帝的呢?
為何朱元璋殺這麼多開國功臣?並不只是為了後世之君!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