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家庭、環境對兒童身心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兒童身心的影響

標準傳送帶與不敢落後的家長

李辛:今天的題目是家庭關係、家庭環境與孩子的身心健康。

經常會有人問到,現在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或者脾氣暴躁,大喊大叫,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教室,會砸東西……總之顯得不那麼正常,孩子沒有按照社會環境的應有標準去做,怎麼看這些問題?

這些非生理性、軀體性的情況,我建議不要完全按醫療問題來處理,很多相關問題其實不屬於醫療範圍,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要輕易把孩子「適應外部環境不協調」的狀態,或者孩子還在「發展自我、學習社會化交流」模式的階段出現的問題,輕易地把它歸到醫學問題。

這些現象或狀態,要從教育學或者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觀察、理解,或者從孩子跟家庭以及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的角度來看。

改善的鑰匙,就在孩子與外在環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

所以,如果你把這些孩子在心智發育、自我意識與社會適應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也許是暫時的「不適反應」、「主動嘗試」、「模糊/過渡狀態」階段出現的問題確定為醫療問題,是一種「固化」,後果會很嚴重。

孩子內在的感受、情感、內心的情緒,以及需要被看到、聽到、理解、交流的需求被忽略,越過這些真正有價值的部分,直接轉到了程序化檢查、心理測驗,然後下診斷,積極治療矯正,進入一個「有病得治」的誤區。

然而,這不光是「埋頭看病的醫生」容易陷入的,也是很多匆忙生活的現代人,包括「好心而追求達標的老師」、「焦慮而不自主思考的家長」最容易走入的一個陷阱。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差不多是過度專業分化、制式化、標準化社會的一個特點,有不少老師、醫生、家長就像居住在不同領域的孤島的勞作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著診治常規、教學計劃和社會通識的思維與生活。

一切都有章可循,最好一切都合乎標準,孩子從生下來到讀書,每個階段都有著可以參考的身高、體重、換牙周期、爬行、走路的標準,家長們一面比照著周圍的孩子和育兒書本,一邊擔心著孩子說話、遊戲、見面問好、認字的時間會不會太慢;從幼兒園開始,老師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規規矩矩、老實聽課、定時排泄、按點入睡……,如果有什麼情況不符合這條完美的傳送帶,而我們不清楚這是什麼原因的時候,就會焦慮,尤其是經過了被「專家」建議的種種調整、說服、訓練之後,如果改善不大,焦慮而盡職的家長則會埋頭努力的去到處找到原因。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能找到的結果,只是一個醫學診斷。這裡面缺失了老師和家長們的耐性觀察每個獨特生命的成長規律,缺失了與孩子的溫暖交流和獨立的思考,缺少了給孩子一個安全無侵擾的小港灣……這些背後需要成年人有相當的定力和耐心來支持。

孩子的很多身心問題、學習成長與社會適應問題,只是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變化過程,當你無法界定的時候,不妨有一些耐心,不要馬上就要有一個診斷,要得到一個期待的結果。

如果我們成年人沒有形成獨立觀察、思考的習慣,沒有形成自己可以獨立認識世界的基本信心的時候,面對周圍充盈紛亂的種種資訊和斬釘截鐵般的專家意見,便很難有定力來面對和自主思考。

最容易做的當然就是交託給專家:「老師不會有錯,他是教育專家」,「醫生講得對,我的孩子是有病」……

複雜失真的大人與程序衝突的孩子

前面談到,兒童的種種心身障礙、人際交往與學習困難,改善的鑰匙,就在孩子與外在環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7歲以前,尤其是未滿3歲的孩子,不少孩子的心智還處在一種做夢的狀態,類似「無意識」的狀態,也有人認為他們處於「類似於像動物的未啟蒙狀態」。

如果在座的你在心裡嘀咕,這算是高級的還是低級的,好的還是壞的?那要自省一下了。因為這樣的嘀咕,代表我們的心智已經過度模式化了,屬於一種受限的意識狀態。

很多人都會有這一類的想法,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哪怕只有三五歲,最好已經能夠一見陌生人就主動的「Hello,nice to meet you!」、「叔叔阿姨好」,而不要停留在孩子們特有的觀察和懵懂的狀態里;如果能像在電視節目里一樣,像模像樣的背幾首古詩、跳個舞,那這個孩子的狀態就更高級一些了;但是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啃指甲、吮手指頭、埋頭在一把湯勺的世界裡哞哞的叫,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低級的,不夠上檯面;這都是我們成年人用受限的思維在界定一些正在發芽、發展、變化的東西。

對於學齡前的小朋友,這類「不停的啃指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反覆的敲打地面」的畫面,正是小孩子的在探索世界和學習的狀態。不同於成年人以邏輯化語言、思維、文字為主的學習過程,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通過全身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與外部世界在交互。這個認知和學習的過程是自發的,有其內在的進程,最好不要打斷它。

在我們成年人眼中,看似重複而沒有邏輯與秩序的過程中,孩子的內在正在進行身與心、感覺與知覺、情感表達與身體動作的統合,同時也在進行內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協調化調試。我們稱之為「自組織」。

所以這個階段,提供相對穩定、安靜,給予基本照顧而不打擾孩子的外部環境,是很重要的。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安的家庭,比如焦躁的,過度關注孩子一舉一動的家長;或者父母一言不和就生氣、吵架了;或者房間里一直都開著打發寂寞的電視或者廣播節目;或者父母的內心隔得很遠,相互之間沒有足夠的真實交流;或者一方常年出差,離家很遠……;這些不同的家庭狀態會給孩子怎樣的影響呢?

一般來說,外部的不安與衝突,會導致內部的恐懼與緊縮,形成壓抑型或易激惹衝突型人格,外界的混亂與嘈雜,也會降低孩子的專註力、無法形成清晰的思考力,父母與家庭成員的長期冷戰、隔閡、封閉,常常會導致孩子的孤立和交流障礙,甚至自閉傾向。

還有一種情況,成年人已習以為常,而對孩子有不良影響。

有時候我們的心情不好,也知道自己有點封閉,但我們需要保持表面的彬彬有禮和輕鬆愉快,這在成人社會不會是個問題,會被認為是成熟有禮的文明表現。但這個時候,表裡不一的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雖然跟他在笑,還試著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敏感的孩子會往後躲。他似乎猶豫:我要不要靠近這隻奇怪的貓貓?

成人的表裡不一會導致孩子認識外在世界的內部程序有點衝突:誒,這個人看起來是在笑,看起來非常地好,可是……。小孩子有發達的直覺,他的身、心,所有的感官是開放的,先於社會經驗和邏輯判斷的,外在的一切從四面八方流過來,進入一個透明的玻璃球,那些思想的、情感的、慾望的、混雜不清的種種力量都會直接進入。

成年人可以有一張真臉、兩張變臉、五張假臉,按著需要隨意切換,早就習慣了,有的人可能已經離自己很遠了,可是表面上還挺好的、遊刃有餘地活在世界的不同模式里,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成年人。但如果小孩子周圍都是這樣的複雜、失真的人,會出現什麼情況?混亂,程序衝突!

不少常見的兒童學習適應不良的問題,學習-交流困難的問題,甚至有些自閉症或自閉症傾向兒童,都可能和生活在「失真成人環境」有關——我不是說所有的都是——但是請大家留意觀察和自我觀察。

給孩子下一個「多動症」或「自閉症」的診斷是很容易的,但一旦下了診斷之後,帶來的是周圍人群的認定:孩子有病,以及由此產生對一個貼了特定標籤的孩子「特別」的對待方式,這是一種異化和固化,也是一個從精神到能量到物質層面的塑形過程。

當這個孩子不幸被貼上了標籤,就會生活在「我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的意識和現實環境中。醫生的診斷固化了家長和老師的思想,也把本來處於發展、變化狀態中的一時的適應不良,凝固為某種原因不明、治療無解、預後不佳的疑難病、心理-精神障礙。而真正重要的,這個孩子個人的身心狀態、個性化的認知-情感-交流常常會被忽視,而進入標準化的治療矯正康復模式。

所以我經常跟家長朋友們講,不要輕易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也不要輕易去做智力測驗、心理檢查。而要先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回顧和反思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穩定、意識是否清晰、心理是否健康、家庭氣氛正常嗎?家庭成員有沒有真實友善的相互關心和支持?有沒有誠實的面對自己、家人和孩子?

在這些基本的家庭心理環境沒有改善之前,急急的把孩子扔給醫院或者某些機構是不負責任的,也是危險的,日後恐怕會後悔。

誠與明的學習

清晰的父母或者有思考力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中心,會耐心地去觀察,加上經驗和內在的直覺,會解讀到很多可能性:這個大孩子的行為異常,或許只是一種反叛和不成功的彰顯自我;那個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是因為體質不良、能量內縮;或是因為父母過於追求外在的標準,或嚴厲且不耐煩,只有物質付出而缺乏內心關愛導致的能量乾涸。

當大人自己沒有發展出相對成熟的心智能力的時候,就會一籌莫展,開始道聽途說、搜索網路、迷信專家;當大人壓力很大、不耐煩的時候,會放棄自己的責任,放棄探索,把孩子交給「專家」。

孩子的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情感淡漠、人際交往困難……,這類情況更多的是教育學、心理學領域的問題,不要簡單粗暴的把它劃入醫學領域。三者的領域互有交叉,但邊界並不清晰,一旦滑入醫學領域的深水區,要游回去就有難度了。

前面談到的程序衝突,是導致孩子產生學習困難、不能適應社會、不能正常表達的最常見原因。作為孩子,慢慢地發育成長,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社會人,這個是「社會化過程」,有的心理學家稱為「被馴化」。

在大眾的群體認知里,教育也好,工作也好,培訓學習,乃至人生的目的,都會認為「適應社會」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於是,我們從小就被驅趕著,跟隨千軍萬馬一起衝過高考獨木橋,人潮洶湧中儘可能的要出人頭地,唯恐落後。這確實是生存的現實需要,但它並不是全部。

群體的無意識惶恐或約定俗成,並不是我們就可以蒙頭往前沖,只管跟上社會傳送帶,不管不顧孩子內在的健康和基本需求的理由。

我們的心裡、日常生活里,需要留出一些緩和的時間和空間,來應對外部世界的急促與粗糙,需要慢慢的體味、消化、適應種種的衝擊與不適。這才是內在發生的真正的社會化適應過程,而不是表面的措辭得體、應對流利、反應迅捷。每個人由於個性和心質的不同,適應期的速度將會大不同,沒有標準時間。

最近有朋友遇到一些麻煩的事情,處在人生的低谷之中,正在直面人性的陰暗面,這裡面有很多壓力,也有憤怒,還有陷阱。當我們進入事件之後,會和相對陰暗的無形力量有交互。這些人間的糾葛,性、金錢、權利的應力場,相關各方的心智鬥爭模式、情感模式,連帶著久遠的記憶庫,無意識的煙霧與漩渦,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黑暗的空洞和濁流,都交織在當下。

這些力量會把參與者同頻化。然後,我們早上很清新的出門了,經過這些熏染,晚上帶著失常混亂的狀態回家。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的異常,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空間去放鬆、清理,去散步、運動,或者看書轉念、打坐靜觀,我們就很容易跟家人吵架,進入敵對的情緒狀態。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這也是小孩子在複雜的成人環境里,時時刻刻都會面臨的衝擊,對於一個自我意識尚未確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如果我們沒有耐心、善意的時間和空間給予,他們是不是會比成人更難於適應環境?這是形成內在衝突和程序紊亂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成年人不夠真實。

這裡無關道德。其實每一個大人也渴望真實,希望誠實對待他人,也被誠實對待,但是沒有辦法,我們活在自己創造的虛幻中很久了。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存在多年的現實,但是作為個體,我們要看到自己不真實的地方,不要故意去掩蓋它,這樣會好很多。

尤其在家庭生活里,要減少一些有意識的包裹,減少一些習慣性的模式化反應,與親朋好友們用相對真實的對話、深入的交流,不迴避、不躲閃、不故意或完全無意識的製造煙霧、刺耳爆笑與虛言。

這是一個漸進的「剝去包裹,看清真相」的過程,是誠與明的學習,是真實的生活與適應。然後,一旦等你看到了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澄清的層面,尤其是內在的觀察可以有無盡的廣度與深度,你所在的地方,會多一分清明與穩定,這個領悟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間接幫助孩子。

幫助他們把眼前的迷霧、包膜,一層層地撕開。幫助孩子真實的看到現實、了解自己,看到他人的無奈、軟弱和無知,也看到這個表層世界的背後,每個人本有的善意和誠意。

如果成年人缺乏這個自覺自明的過程,他的內在世界與外部世界就會被層層包裹、不明朗、不清晰,就容易無意識的表裡不一,身心分離,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內心與外境的分裂、衝突,孩子自發的、自組織的心智發展過程就可能被干擾、混亂甚至封閉了。

意識就像一盞燈

前面談到了成年人內在的衝突和不真實、無意識的生活狀態,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智-情感發展和社會適應,那麼,父母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會幫助到孩子正常的完成整個過程呢?

父母的意識最好是清晰而穩定的,這個意味著在思想、語言、行為和交流上都儘可能的清晰。或者說,他的生活是有意識的,有覺知的,而不是無意識、被動的、條件反射、隨波逐流的。

意識與精神,這兩個概念常常會混用,在這裡我做一些簡單的解釋:每個人的精神空間有大有小,有的穩定,有的波動不安,意識可以看作是精神空間里的一盞燈,不同的人,燈的亮度、清晰度和照射角度、強度、範圍都不同,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關注點和認知範圍。

意識的作用,就像我們在黑暗中燈光所及的範圍,之外的黑暗世界就是無意識。覺察,就是不同水平的意識範圍。睡眠與夢境,昏迷與死亡,如同黑夜,大部分人對此是無意識的,只有很少的人或者修行者,可以在夢中保持覺察,處於清醒狀態。

在白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醒著,但未必能保持有意識,迷迷糊糊的上廁所、刷牙、洗臉;心不在焉的吃飯、搭車、打招呼,熟人之間的寒暄,都是模式化而不自知的。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身體活動。

不自知,就是缺乏覺察,也就是意識不清晰。在這個水平上的語言、行為、思想、情感,都處於不清晰、習慣性的反應狀態,因而是缺乏自發性、創造力的。

精神世界就像大地、天空——一個大背景。從本質上而言,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是彼此相通的,而且歸於一個源頭,無邊無際、浩瀚無涯。她涵蓋了意識界與無意識界,人與非人、萬物與萬類,絕非人類的意識所能窮盡。在古代經典里,有稱為「海」與「藏」。

因為意識活動的不同水平與偏性,每個人只能從「海、藏」中各取一瓢,化作萬千世界,終其一生,人人極力矚目,以為天地在此,畫界為牢,難得一見天外之天,意所不及之廣大之地。

在我們各自意識所及的世界裡,感受、情感、思想、記憶,有其各自的運行規律,互相影響而成為生命動能的一部分,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觀察不到,一者,因為我的注意力都消耗在外界的交際勞作了;二者,我們的意識之光過於粗鈍不定,覺察力、專註力都還不夠。

傳統的靜坐、站樁、太極、瑜伽……,是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所以稱之為「內在訓練」。這個部分在之前談過很多,各位可以自己搜索相關書籍,跟隨合適的老師學習。

主講人:李辛

地點:德州第二屆國際華德福幼教大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樂讀 的精彩文章:

茶飲袪病事典:做自己的茶飲醫生-茶的藥用
哈佛大學圖書館的20條經典訓誡

TAG:自在樂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