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9年全國兩會網路傳播大數據報告

2019年全國兩會網路傳播大數據報告

出品:騰訊指數 騰訊媒體研究院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

2019年3月3日至3月15日,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全體中國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每一年的全國兩會,都會引來國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騰訊指數、騰訊媒體研究院綜合2019全國兩會熱點事件,基於微信公眾平台、微博、新聞網站及客戶端、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傳播數據進行分析。數據顯示,自3月2日至3月15日,2019年全國兩會熱點傳播總量達829.8萬條。

2019年全國兩會議題豐富,媒體報道形式多樣,網民討論熱烈。在兩會報道內容方面,從時間上看,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兩高」報告發布等節點形成輿論波峰;從議題上看,金融改革,對外關係,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成為媒體網民關注焦點。在兩會報道形式創新方面,人民日報數字屏首次擺進人民大會堂,新華社啟用全球首個AI女主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首次運用「4K 5G」技術開展兩會報道。騰訊新聞則聯合中央媒體,探索用短視頻、長圖文、小程序、小遊戲等新一代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報道兩會。綜合來看,2019 年全國兩會輿論熱度高,經濟民生類話題最受網民關注和期待,媒體也在報道形式上不斷尋求創新。

01兩會整體傳播熱度情況

圖1: 2019年全國兩會熱點全網傳播趨勢

(註:如非特別標註,本報告數據統計範圍皆來源於微信公眾平台、微博、新聞網站及客戶端、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數據統計時間:3月2日至3月15日。)

騰訊指數大數據顯示,統計時段內兩會熱點傳播總量約829.8萬條。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開啟等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共促輿情熱度達到高點,傳播量約90.3萬條。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提問等話題被輿論熱議,輿情熱度呈現第二次波峰,當日兩會相關輿論傳播量約75.1萬條。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引起多方媒體解讀,輿情熱度再次出現小幅回升,達到第三輪傳播波峰,傳播量約64.8萬條。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會受到輿論高度關注,助推輿論熱度再度攀升,傳播量達67.6萬條。

(一)「人工智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減稅降費」等成兩會最熱詞

圖2: 2019年全國兩會輿論熱詞

(註:如非特殊標註,本報告輿論熱詞數據皆來源於微信公眾平台、QQ空間、騰訊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

通過對2019年全國兩會報道高頻詞進行分析,「人工智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減稅降費」「社會保障」「污染防治」等詞高頻出現,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生態多個領域。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成為兩會期間媒體、網民關注重點。在科技領域,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成為輿論期待,「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互聯網 」成為兩會熱詞。「社會保障」「攜號轉網」「養老金」「疫苗管理」「疾病防控」等民生類熱詞凸顯了輿論對相關政策制度的關注。「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科創板」等熱詞折射出輿論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等方面的關注。

(二)央行答疑金融改革成兩會最熱部委記者會

表1:兩會十大熱點發布會

(數據統計時間:3月2日至3月13日12時)

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記者會上,央行行長易綱等就貨幣政策、降准、人民幣匯率、債券違約等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圖3: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等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輿論熱詞

詞雲顯示,輿論對我國貨幣政策、中美貿易摩擦、金融市場開放、人民幣匯率等多個話題保持較高關注。「金融改革與發展」「小微企業」「貨幣政策」「票據融資」等名詞獲得網路輿論大量聚焦,反映出媒體對我國金融發展、小微企業發展等的關注。同時,「金融市場開放」「外商投資環境」等詞體現了輿論對金融環境等的關切。此外,「降准」「利率」「匯率」「債市違約」「防範風險」等熱詞亦受到輿論密切關注。

(三)「教育」成兩會最熱「部長通道」話題

表2:十大熱點「部長通道」

(數據統計時間:3月2日至3月13日12時)

今年全國兩會四場「部長通道」分別於3月3日下午、5日上午、8日下午、12日上午開啟。34位國務院各部委及「兩高」負責人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接受中外媒體採訪,共計回答89個,回應社會關切。數據顯示,今年輿論最為關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答記者問,校園安全及減負成為媒體及網民討論焦點。

圖4: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參與「部長通道」輿論熱詞

除「校園安全」「減負」之外,通過對2019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報道高頻詞進行分析, 「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自由攜號轉網」「網約車」「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詞同樣高頻出現。其中,「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體現了輿論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自由攜號轉網」「網約車」體現出輿論對行業壟斷、公眾出行等方面改革的期待。

02兩會重大節點傳播大數據分析

(一)兩會前期調查:民生類話題頗受網民關注

「兩會」前夕,各大媒體啟動「兩會」預熱策劃,積極發聲。兩會前期調查成為媒體策劃重點。數據顯示,相關調查覆蓋話題廣,參與網民多,民生話題成為網民期待和媒體報道焦點。

兩會前夕,人民網啟動兩會熱點問題調查,超450萬人次參與。其中正風反腐、依法治國、社會保障位列前三名。教育改革、健康中國、脫貧攻堅、收入分配、住房制度等民生話題受關注度高。人民網十大熱點話題中六大熱詞關乎民生。

中國青年報社開展「2019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累計4.9萬名青年參與。結果顯示,教育、就業、創業、生育、養老、醫療、住房、環保和司法等九大議題最受青年人關注。

圖5: 新華社全媒報道平台與騰訊新聞兩會熱度調查頁面

新華社全媒報道平台與騰訊新聞合作推出兩會熱度調查。調查涉及18個話題,網民互動超1.8億次。數據顯示,社會保障、反腐倡廉、鄉村振興成為網民關注度前三的話題。

表3:新華社與騰訊新聞2019年「兩會熱度調查」十大熱點話題

分析顯示,社會保障牽動民心,養老金、社保報銷、擴大就業引髮網民熱議。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伴隨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最低養老金標準、社保異地報銷、穩定和擴大就業等民生話題成為關注焦點。在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關鍵時期,各省打出穩就業的「組合拳」,繼續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此外,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醫藥集中採購機制等多項政策獲得網民肯定。

(二)政府工作報告傳播大數據分析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涉及2018年工作回顧、2019年預期目標等多方面內容,吸引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數據顯示,僅在微信公眾平台,與政府工作報告相關閱讀量超10萬的文章已有213篇。

1、「經濟增速」「政策措施」「減稅降費」等成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

圖6: 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基於政府工作報告文本進行統計)

通過對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進行分析,「政府」「企業」「推進」「經濟」「全面」「農村」「金融」「風險」等出現頻率位居前列。「經濟增速」「加快推進」「政策措施」「減稅降費」等高頻辭彙折射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發展的關注與期待。「加強」「推動」「完善」「深化」「支持」「建設」「改革」等均為報告高頻使用的動詞,體現出政府推進落實相關工作的態度與決心。此外,今年報告中出現的「好差評」「『四新』經濟」「多證合一」「包干制」等新詞同樣收穫輿論高度關注。

表4:政府工作報告十大「金句」

(數據統計範圍:微信公眾平台、微博、新聞網站及客戶端、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數據統計時間:3月2日至3月13日12時。)

2、中青年群體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佔比高

圖7: 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話題討論人群畫像

(數據統計範圍:微信公眾平台、QQ空間、騰訊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

從關注政府工作報告的網民畫像分析,各年齡段網民呈「梭型」分布。參與相關話題討論以中青年網民為主。其中,25-35歲網民關注度最高,佔比為35%;15-25歲及35-45歲網民關注度並居第二位,佔比均為23%;15歲以下及45歲以上網民亦對此話題保持一定關注。此外,男性網民群體對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話題給予關注度更高,佔比超六成。

3、政府工作報告跨平台、多媒體、矩陣式傳播

政府工作報告得到各大新聞媒體及門戶網站積極分析解讀,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在第一時間滾動推送報告要點。騰訊指數大數據顯示,3月2日至13日14時,與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話題傳播總量約120.9萬條。今年,全息交互、AI、VR全景交互等均成為政府工作報告傳播形式。

政府工作報告當天,騰訊新聞與新華網合作推出視頻《2分鐘炫酷視頻讓政府工作報告與你相連》,通過精選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目標數據,打造時空轉換的效果,將百姓生活、城鄉風貌、經濟發展等場景在MR智能演播廳屏幕中真實還原。騰訊新聞獨家合作,發揮平台作用協助傳播,截至3月12日騰訊各平台播放量超7000萬次。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杯茶的工夫讀完6年政府工作報告,AI看出了啥奧妙》,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相關數據和2014年以來歷次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同類數據進行對比,帶網民通讀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光明日報》、光明網聯合推出AI虛擬主播「小明」,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實時輸出權威點評。

央視網運用「VR AR」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主要議題,提煉重點數據進行解讀,在真實場景中糅合進三維動畫,輔以李克強總理的同期聲,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生動具象的可視化展現。

政府工作報告被中央級媒體、地方媒體及自媒體多方位報道解讀,在新聞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平台、微博等多個場景平台傳播,傳播形式包括文字、圖解、視頻等等。政府工作報告跨平台、多媒體、矩陣式傳播效果良好。

(三)「兩高」報告傳播大數據分析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1、「兩高」工作報告:見義勇為、正當防衛等話題受關注

圖8: 「兩高」工作報告輿論熱詞

從傳播熱詞看,「兩高」工作報告相關話題受到極高的關注度,其中,「司法」「檢察」「法律法規」等高頻熱詞,體現出網民對我國司法建設的高關注度;其次「正義」「依法」等熱詞,表現出網民對依法治國的關注,以及對公平正義法治力量的肯定;同時,「建議」「審議」等熱詞體現出網民積极參与「兩高」工作報告討論;此外,「崑山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為案」等辭彙顯示出網民對社會熱點案件以及見義勇為、正當防衛等話題的高度關注度。

表5:「兩高」工作報告十大熱點話題

(數據統計時間:3月2日至3月13日12時)

通過對「兩高」報告熱點話題、「金句」的熱度分析,「深入推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的相關內容獲得最多傳播。報告中總結了2018年青少年案件,認為近年性侵、拐賣、虐待、傷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續多發,除了需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更應加大監管力度。

2、廣東網民最為關注「兩高」報告

圖9: 「兩高」工作報告相關話題討論人群畫像

(數據統計範圍:微信公眾平台、QQ空間、騰訊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

圖10: 涉「兩高」工作報告相關話題討論網民地域分布

(數據統計範圍:微信公眾平台、QQ空間、騰訊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數據)

從涉「兩高」工作報告相關話題關注人群的地域分布來看,全國各地均有網民參與相關話題討論,整體熱度相對集中於廣東、北京、河南等地,其中廣東地區網民關注度最高,約佔13%。從關注人群畫像來看,15至45歲的網民為主要參與討論群體,佔比近七成。在關注涉「兩高」工作報告的網民中,男性數量多於女性,佔比約71%。

3、新媒體產品登上「兩高」工作報告

輿論對「兩高」工作報告相關內容高度關注,認為報告數據詳實亮點突出,點贊「兩高」工作報告亮點紛呈、讚揚「兩高」工作彰顯法治力量。騰訊指數大數據顯示,3月12日至13日14時,涉及「兩高」工作報告相關信息傳播總量約10.4萬條。

圖11: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印上二維碼

今年,新媒體產品再次登上「兩高」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與騰訊新聞、騰訊政務獨家合作,強化數據展示,用生動的人物形象還原2018年熱點事件,並作為「上會產品」,以二維碼形式印在最高檢報告上,參會人員現場掃碼即可體驗,H5參與體驗超550餘萬人次。

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首頁,用戶掃描二維碼後可以在三維場景下看報告。該二維碼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和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製作,對最高法工作報告進行解讀的三維動漫產品。這是新華社製作的新媒體產品首次登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傳播大數據分析

3月1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這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一年後在中外媒體前的亮相,在「百年變局」中,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的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神經。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中回應了國內外關心的17個問題,引發輿論關注潮。

1、「減稅降費」「養老托幼」「社保費率」等成網民關注熱詞

從網民觀點大數據詞頻雲圖來看,在「減稅降費」「養老托幼」「社保費率」等減稅、養老、醫療、教育政策熱詞外,「致敬」「鼓掌」「加油」「生動」「愉快」等網民情態相關表達。

圖12: 李克強總理中外記者會輿論熱詞

「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要割自己的肉,得罪人也要動」「政府要過緊日子」「農民工身後有無數家庭的希望」……總理在答記者問過程中金句頻出,進入傳播量TOP10的金句中,「改革」與「服務」成為兩大關鍵主題詞。政府體制機制改革、民生保障有關改革,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服務民生與困難群體……新時期戰勝內外困難的良方,民眾和市場的殷殷期待,在廣泛傳播的總理金句中交匯。

表6:李克強總理記者會十大「金句」

(數據統計時間:3月15日8時至16日5時)

2、新華社提問優化營商環境在微信公眾平台關注度居首

今年記者會上,總理共回答中外記者17個問題,其中新華社提問優化營商環境、財新周刊提問減稅降費舉措、路透社提問宏觀經濟政策關注度居前。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是2018年來全社會熱議話題,李克強總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批示指示,中央專門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優化營商環境也是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去年來有關減稅降費的呼聲持續不斷,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2萬億減稅降費計劃,減稅降費話題持續高熱。路透社關於宏觀經濟的提問,涉及中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系列宏觀經濟戰略,「決不搞大水漫灌」是李克強總理多次重申的政策基調,也受到輿論關注。此外,央視記者關於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提問引發強烈共鳴,有密切輿論背景:一是長期以來輿論對醫療改革的感知不足,特別是在醫保報銷、重大疾病等民生負擔沉重的領域訴求突出,去年以來中央政府不斷推進大病救助和醫保報銷惠民政策,輿論期待高漲;二是2018年《我不是葯神》電影爆紅、「問題疫苗」事件震驚世人,醫療保障持續成為階段性輿論熱點。

表7:李克強總理記者會媒體提問微信公眾平台關注熱度

(數據統計範圍:微信公眾平台;數據統計時間:3月15日8時至16日5時)

03創新報道案例分析

(一)AR主播頻繁亮相,VR AR沉浸式報道形式,提升閱讀體驗

在本次兩會報道中,AR主播頻繁亮相,包括新華社、人民網,光明日報社、長城網等在內的主流媒體,均有AI主播出鏡。以新華社為例,在《新小浩上兩會》《新小萌上兩會》等系列短視頻中,AI主播「新小萌」首次登台,這位「AI合成女主播」,直逼真人的業務水準,獲得了網友的一眾好評。

在閱讀體驗方面,融媒體技術的應用也為兩會報道填色不少。其中,央視網首次在主題主線報道中運用「VR AR」,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主要議題,提煉重點數據進行解讀,在真實場景中糅進三維動畫,輔以李克強總理的同期聲,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生動具象的可視化展現。

而中國經濟網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融媒體VR報道專題《全景看兩會》,改該專題集納了網站兩會所有全景作品。全景作品將圖片、視頻、文字充分結合,讓新聞報道更加立體,也使網友從「傳統閱讀」進入到「現場體驗閱讀」。

(二)搭渠道、做圖解,多維度傳播兩會熱點

圖13: 騰訊新聞與人民網合作「每日亮點」舉例

兩會期間,人民網與騰訊新聞合作「每日亮點」,通過長圖展示兩會當天亮點和第二天看點預告,當晚和第二天重點推,滿足網民了解當天兩會亮點和次日兩會日程的需求。相關長圖簡潔明了,可保存分享,便於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多次傳播。

圖14: 「兩會溝通平台」欄目

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與騰訊新聞合作推出「兩會溝通平台」,每天在人民網、騰訊新聞客戶端進行推廣,徵集匯總網民意見建議,反饋給各省書記、省長,了解民生關切;再把跟進處理情況通過平台反饋給網友。截至目前,「兩會溝通平台」12篇文章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獲得超2300萬次曝光,110萬次瀏覽。

圖15: 「商務部去年的小目標都實現了嗎?」H5策劃

騰訊財經與商務部進行合作,聯合出品「商務部去年的小目標都實現了嗎?」H5策劃,以商務部去年工作數據為藍本,形成可視化的交互模型。策劃在商務部官方微信公眾號、騰訊新聞客戶端、騰訊財經微信公眾號等重要位置推出,總點擊量達21.7萬,獲得商務部研究院等多個政府機關負責人點贊轉發。

圖16: 騰訊新聞與中國網資訊中心中國有數工作室合作「一圖讀懂」

中國網資訊中心中國有數工作室與騰訊新聞合作「一圖讀懂」系列新聞,覆蓋兩會期間重要發布會,一圖梳理髮布會亮點,將重要數據突出化,更通俗易懂;策劃政府工作報告系列,推出手繪《繪就你的2019美好生活》《2018政府工作報告成績單 達標了嗎?》《敲法槌!公平正義在這裡》等系列內容,將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法工作報告等系列報告進行場景式數字解讀,讓網友身臨其境感受到政府報告惠民政策就在我們身邊;把握網友最關心的民生熱點,推出《個稅改革有這麼多值得關注的地方,然而你只看起征點?》,採用圖解數據和解讀方式,在騰訊新聞客戶端重點呈現。騰訊圖片與中國網多媒體部合作《兩會圖跡》,捕捉當天最精彩畫面,記錄代表委員會上會下風采,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帶網友體驗不一樣的兩會現場。截至目前,相關圖解文章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獲得超4700萬次曝光,200萬次瀏覽。

圖17: 《兩會聲音》欄目

騰訊新聞、騰訊圖片還與環球網合作代表委員《兩會聲音》欄目,每天推出一期,精選當日熱度較高、貼近用戶生活的話題,系列長圖沉澱出兩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提案,熱點「兩會聲音」引發一波關注和討論。截至目前,相關圖解文章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獲得超600萬次曝光,97萬次瀏覽

(三)小遊戲、小程序,多形式增強兩會互動

圖18: 2019全國兩會《幸福生活圖鑑》H5互動

新華全媒體報道平台與騰訊新聞合作,推出2019全國兩會《幸福生活圖鑑》,以H5長圖 解謎互動的形式,在有趣的互動中「解鎖」你的「小幸福」——從想要「攜號轉網」的路人甲,到初出茅廬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還有廣場上跳著「燃燒我的卡路里」的小姐姐,把今年兩會熱議的惠民利好措施「融入」日常場景,在有趣的互動中「找尋」通向幸福生活的「秘笈」。

圖19: 小遊戲「跑步去兩會」

兩會前夕,騰訊新聞展開原創策劃,設計為兩會助力互動小遊戲「跑步去兩會」。每個參與的網民可以提交自己所關心的兩會熱點,將時政話題融入趣味生動的小遊戲中,營造兩會良好輿論氛圍。截至目前,全國共620餘萬人參與遊戲互動。

圖20: 「追老賴,討一億」小遊戲及「一鍵查詢你身邊老賴」小程序

讓「老賴」無處遁形,在「兩高」工作報告中被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在「兩高」工作報告發布當日,騰訊新聞推出「一鍵查詢你身邊老賴」小程序,聯合全國230多家法院,獲取授權數據,推出一款可供用戶查詢身邊老賴的小程序,兼具實用性與便民性。小程序可廣泛用於商業徵信、個人徵信,解決現代社會之間信息不充分痛點。為配合小程序推廣,騰訊新聞自主策划了「追老賴,討一億」小遊戲,在微信和騰訊新聞客戶端上傳播推廣,小遊戲簡單容易上手,音樂魔性吸引人,結尾部分享海報上有小程序的二維碼,用戶可掃碼查詢,截止目前小遊戲參與超130萬人次。

(四)短視頻、vlog,多媒體展現兩會瞬間

圖21: 騰訊新聞與青蜂俠合作10秒豎版小視頻

騰訊新聞與新華網客戶端、青蜂俠、中國網、中新視頻等合作10秒豎版小視頻項目比較可圈可點,視頻捕捉兩會中精彩瞬間、兩會金句、動態花絮等一些罕見畫面,在朋友圈、話題、微視等多個渠道進行推廣,這也是在兩會報道中,媒體首次在小視頻方向發力。截至目前,發布兩會相關小視頻57條,VV數據超549萬,其中「夫人管家中,我管天空」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等獲網友點贊。

當下vlog火爆全網,騰訊新聞與青蜂俠獨家合作推出兩會vlog特輯, 4集內容從科普兩會是什麼、出行、養老、稅收等角度全面拉近人們與兩會的距離,vlog這種新形式頗受網友好評。

騰訊新聞還聯合央視網、人民視頻、四川電視台、江蘇電視台等共同打造「兩會VLOG專題」,以代表委員、記者輯等人的視角觀察兩會,形式新穎,貼近性強。

人民網與騰訊新聞連續3年聯合推出品牌直播《兩會進行時》,14期節目時長近100小時。

(五)結合產品特性進行內容分發,多方位匯聚兩會參與人群

針對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對兩會有哪些期待,外國的媒體和民眾怎麼看待兩會,如何聽到來自國外的聲音等問題,海外網和騰訊新聞合作「全球@中國」專題,海外網從世界各地搜集相關新聞集納到專題,騰訊新聞利用平台能力把內容即時分發給相關用戶。

圖22: QQ看點「兩會·青年好聲音」話題

QQ看點針對自身平台用戶特點,開設「兩會·青年好聲音」話題,針對青年用戶關注的經濟、民生、政治話題,推送兩會熱點信息,吸引用戶積极參与互動。截至目前,共計39.2萬人參與話題互動。

04總結

每年的兩會,是代表、委員的參政議政時刻,也是全民的參政議政時刻。兩會期間的網路輿論沸點,不僅是媒體報道的高光,也是民意的集中映射。通過今年兩會的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公眾對社會保障、反腐倡廉、教育等話題的持久關切,也能看到減稅降費、金融改革、人工智慧、鄉村振興等話題熱度的上升。從不同維度數據的比較來看,政府工作重點、媒體報道熱點與公眾關注焦點這幾者之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匹配度」。這些數據也可以為未來「匹配度」的進一步提升提供參照。兩會報道也是媒體的「春季大演練」,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媒體在內容、形式、技術上的創新,今年更是看到了智能主播、「4K」 「5G」等新技術的登台,媒體的「火力全開」也收穫了可觀的閱讀、分享與互動量。但在收穫的喜悅之外,媒體更需要借兩會網路熱點等數據的分析,達及對用戶心理與社情民意的深層理解,並將這種理解滲透進兩會之外的常態報道中,這也是這份報告更長遠的價值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法意兩國關係趨緩 馬克龍與馬塔雷拉通電話
商務部:中美相互增加關稅 對任何方面都沒有好處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