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鈞窯瓷器的特徵和元鈞瓷的區別

鈞窯瓷器的特徵和元鈞瓷的區別

鈞瓷始於唐盛於宋,中國傳統陶瓷燒制工藝的稀世珍品,為中國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窯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國之愧寶」。宋代鈞窯瓷器歷來存世稀少,異常珍貴,自古就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讚譽,傳世宋鈞瓷又大部分深藏皇宮內苑之中。本文將介紹鈞窯瓷器鑒定知識。

一、蚯蚓走泥紋

蚯蚓走泥紋是在釉層乾燥時或者燒成初期發生乾裂,後來在高溫階段又被粘度較低的部分釉汁流入填補裂縫而形成的。蚯蚓走泥紋的形成既不是釉料填充乾燥時或燒造過程中出現的裂縫,也不是釉料交錯流淌痕迹,似乎是釉料混合不均,熔點低且高溫流動性強的釉料比較集中,在高溫環境下自然熔融形成的。鈞窯器細為審察,其配製色釉,法用調和,不加研乳,顏料與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經火乃現離合狀態,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紋』,然此為鈞器所特有。而其它各窯,如汝、官、龍泉等,其配製色釉之法,則調和後,再加研乳,顏料釉汁務令熔合,雖其性仍在,經火後或不免有紋,但細如『蟹爪』行跡矣」。

二、棕房式孔洞

宋鈞瓷的「棕房」孔眾說不一。有的呼其為「針孔」、「針眼」,有的叫作「橘眼」,有的稱其為「豬毛孔」。宋鈞瓷的釉表小孔雖然很少,但小孔的內部空間較大,不是直上直下的「針孔」、「針眼」或「豬毛孔」,將其稱為「棕房」更為形象確切。在50倍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其釉面小孔表明,孔內徑向長度可達孔口直徑的4—6倍,較大的「棕房」孔洞可以從洞口直接觀察到胎體。同時,在釉面小孔四周分布有疏鬆的褐色顆粒雜質。釉層中氣泡的數量和大小不同,單色乳光釉中氣泡多,但尺寸小,直徑一般在0.05—0.1毫米之間。對釉層橫斷面的顯微鏡觀察表明,絕大多數氣泡似乎是在坯釉界面上產生的。氣泡形成的初期數量多而尺寸小,直徑一般在0.02—0.06毫米之間,這些小氣泡隨後逐漸合併成較大的氣泡向表面移動,其中一部分從表面溢出,在釉面上留下約0.5—0.8毫米的『針孔』。「棕房」的形成是胎內氣泡攜帶胎表「護胎釉」雜質上升過程中,不斷合併成較大的氣泡,到達釉面後,因氣泡內含有雜質使表面張力減小,在冷卻過程中,氣泡內壓力大於燒成環境壓力的情況下破裂,並將雜質顆粒帶到破口四周,由於周圍冷卻的釉料不能及時補充,形成如前所述的「棕房」;沒有破裂的在釉中距釉表較近的含「護胎釉」雜質的氣泡,使釉色呈現淺褐色圓點。而在燒成過程中,釉內產生的氣泡,雖然也在不斷合併成較大氣泡,但是大多數氣泡內由於不含過多雜質,氣泡表面張力較大,能夠耐受住燒成環境壓力,因此能大部分存留下來,形成晶瑩剔透的「水眼」;個別破裂的釉內產生的氣泡,在釉表留下凹陷小點。

三、紫口鐵足

目前,對宋鈞瓷的「紫口鐵足」形成機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胎質含鐵量大,高溫燒造過程中鐵無素被氧化呈現紫褐色」,造成其出現「紫口鐵足」的現象。「紫口」顏色較深,底足「鐵色」亦深,二器的「紫口鐵足」現象都比較明顯。但是,其形成機理與胎內鐵元素氧化呈色理論不附。對花口洗的「紫口」及粘連部位露出的較明顯的「護胎釉」對比分析認為,宋鈞瓷的「紫口鐵足」現象應是施用的褐色「護胎釉」所致。觀察表明,粘連處的「護胎釉」顏色與器口邊緣、底足呈色基本一致,只是口部由於被薄釉遮蓋後所呈現的「紫色」要略淺一些。因此,「紫口」的形成應是高溫下釉料流淌,口沿處釉料稀薄而呈現出褐色「護胎釉」的顏色,並非胎質內鐵元素氧化所為。再者,器物口部胎料由於被釉料遮蓋,不會與空氣直接接觸,即便含鐵量高,也不會被胎內微量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呈現紫褐色。從施釉工藝看,早期鈞窯是先在素胎上施一層褐色「護胎釉」,以達到掩蓋坯面粗糙和污點的目的,然後施加鈞釉。從歷史傳承上看,這種工藝是唐代河南魯山窯「花瓷」的改進和創新。據資料記載,「護胎釉」的使用,在兩晉時期已出現,唐宋時期已經很普遍。只不過大多數瓷窯使用的是無釉光的白色護胎釉。

四、鈞瓷釉色

鈞瓷釉色經歷了從早期燒造以天藍色為主、多色交融的「雨過天晴雲破處」狀的鈞瓷,到燒造出純凈一色的「雨過天晴」狀的鈞瓷和偶然得到夾雜紫紅斑的鈞瓷,再到刻意燒造多種純色鈞瓷的過程。從鈞瓷釉質呈色看,鈞瓷是在唐代魯山窯的影響下,窯工創燒出先施加褐色護胎釉再整體施加「花釉」的早期鈞瓷。這一時期的鈞瓷,從目前能夠見到的現存鈞瓷器物及瓷片標本看,釉色大多是在藍色基調上呈現乳白、灰黑等多種如行雲流水般的交融釉色,這種釉色與部分唐代魯山窯「花瓷」上的花斑釉呈色相同,也與大多數清代仿鈞瓷的「爐鈞釉」呈色類似。

在創燒早期鈞瓷之後的漫長時段中,窯工逐漸摸索出純凈釉料的獲取方法,成功燒造出溫潤純凈的天藍、月白等多種純色鈞瓷。同時,窯工在燒造鈞瓷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總結分析偶然出現的紅色窯變釉的原因,逐漸能夠獲取純凈的以氧化銅為釉質呈色的窯變鈞瓷,從而創燒出純色的玫瑰紫、海棠紅等名貴窯變鈞瓷,構成一代名瓷的一個完整體系。另外,從不同時期鈞瓷施加的褐色護胎釉看,五代、宋初的早期鈞瓷施加較厚的褐色護胎釉,到北宋中晚期施加薄薄的一層褐色護胎釉,及至到了元代,窯工已經完全意識到,很厚的鈞瓷釉質足可以遮蓋住胎體些許的旋痕及略微的凹凸痕迹,加之「元代鈞窯瓷製作較粗,造型笨重,底足修整不精細」的制瓷風格,因此不再施加褐色護胎釉,成為宋代鈞瓷與元代鈞瓷的一條分水嶺。

五、宋鈞瓷器與元鈞瓷器的區別

由於燒造瓷器的年代有異,制瓷工藝有所不同,使用的制瓷原料也不一樣,因此其質地和外觀表徵也會有很大區別。比較顯著的區別至少有如下幾點:

(1)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鈞釉厚而勻;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鈞之紫瀰漫全體;元瓷之釉濃處或起條紋,淺處仍現水波紋,宋鈞則濃淡深淺皆渾然一律」。

(2)宋鈞有「紫口鐵足」現象,元鈞則沒有。

(3)宋鈞的「棕房」孔洞破口四周有褐色雜質顆粒,元鈞則不存在。

(4)宋鈞未施釉的底部「刷芝麻醬色釉」,元鈞則沒有這種現象。

(5)有無「蚯蚓走泥紋」。由於宋鈞「其配製色釉,法用調和,不加研乳,顏料與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經火乃現離合狀態,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紋』,」而元鈞「其配製色釉之法,則調和後,再加研乳,顏料釉汁務令熔合」,因此沒有「蚯蚓走泥紋」這種特徵。

(6)釉層墜積現象不同。由於元鈞與宋鈞所施用的釉質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層墜積現象不一致:元鈞釉層流動性強,因此呈現墜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徵;宋鈞釉層流動性相對較弱,因此造成宋鈞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墜釉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龍陶瓷 的精彩文章:

八大古陶瓷釉面分類
怎麼鑒定汝窯瓷器的真假

TAG:唐龍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