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庫,4萬多人花了不到3年時間建成,質量一流

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庫,4萬多人花了不到3年時間建成,質量一流

據統計,中國目前擁有大大小小的水庫大壩近10萬座,是世界上擁有水庫大壩最多的國家。說起中國的大型水庫,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三峽水庫,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整個三峽工程耗資近千億元,花了17年才建成,建造過程極其艱辛。但要問你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是哪座,估計絕大多數人都回答不上來。這座至今已有65年歷史的大型水庫,當年國家動用了4萬多人,花了不到3年時間就建成,可謂是奇蹟。

這座水庫就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與北京市延慶縣界內的官廳水庫,也是永定河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庫,佔地面積230平方公里。對歷史比較了解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歷史上的永定河流域經常頻發洪澇災害,一直都威脅著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安全,素有「小黃河」、「無定河」之稱。為了徹底根除這一水患,地處永定河水繫上游的官廳水庫應運而生,在水庫的建設過程中當地民眾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共遷移了懷來、延慶兩縣100多個村子。

1951年10月,官廳水庫正式動工,1954年5月,不到3年時間水庫就正式竣工,1955年7月正式蓄水運行,壩高45米,總蓄水量達22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3萬千瓦,水庫面積達280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積130平方公里。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在當年缺資金、技術、管理等困難的情況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設這麼大一座水庫實屬不易。水庫運行60多年以來,在防洪減災、灌溉、水利發電、水產養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官廳水庫自建成以來,水庫防洪效益顯著,曾先後攔蓄了大於每秒1000立方米的大洪水8次,基本上免除了永定河下游的洪澇災害。電力效益方面,官廳水庫為北京及華北地區提供了大量電能,緩解了用電高峰的緊張局面。同時,官廳水庫還是一個巨大的水產養殖場,可年捕撈魚蝦達1500噸以上。除此之外,官廳水庫曾經還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但由於種種原因,水庫的水區受到了嚴重污染,1997年官廳水庫被迫退出了城市生活飲用水體系。

這些年,隨著生態保護措施的大力實行,官廳水庫的水質已得到了明顯改善,2007年又重新啟用為北京飲用水水源地。如今,官廳水庫已成為北京周邊地區一處絕佳的休閑度假好去處,沿岸修建了很多園林,再加上來這裡的交通很便利,很多北京人周末都會來這裡度假,吃農家飯,吃水庫魚,釣釣魚,採摘水果等。另外,湖邊還有一處京郊難得的避暑勝地康西草原,令人心曠神怡。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有機會去北京遊玩不妨去這座水庫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換個視角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火爆全國的武大櫻花,真是日本人栽種的嗎?答案讓人意外!

TAG:換個視角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