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朝歷代都以曹魏為正統,為何到了南宋就改口稱蜀漢為正統?

歷朝歷代都以曹魏為正統,為何到了南宋就改口稱蜀漢為正統?

歷朝歷代都以曹魏為正統,為何到了南宋就改口稱蜀漢為正統?

中國古代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是特別注重本朝的合法性的,皇帝登基也有承繼大統的說法,那麼這個王朝的正統性就顯得很重要了。在天下太平的時候,王朝的正統性不會讓人懷疑,但是每當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時,哪個政權才是正統就會有爭議。比如兩宋時期,北宋認為三國曹魏是正統,但是南宋卻改口稱三國蜀漢為正統,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是南宋尷尬的地位決定的。從三國到北宋這幾百年的時間以來,史學家都是以曹魏為正統的,而致力於匡扶漢室的蜀漢只不過是個割據政權罷了。這是因為曹丕的皇位是漢獻帝禪讓的,也就是說曹魏的政權是從東漢手裡接手的,不管漢獻帝本人是否真的願意禪位,但是頒布了禪位詔書就是證明了曹魏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統性。接著西晉又是承繼曹魏,到南北朝時期北朝通常被認為是正統王朝,畢竟得中原者得天下,然後隋朝繼承北周,唐繼隋,五代繼唐,北宋繼五代的後周。這麼捋下來從曹魏到北宋的繼承關係就捋順了。但是到了南宋社會大背景變了,南宋承認蜀漢為正統也是頗為無奈。

靖康之恥後,北宋亡國,康王趙構在南方重建宋朝,史稱南宋。但是南宋的版圖實在太小了,北方的中原地帶全部丟失,連首都汴梁都被金國佔領(宋朝的首都一直沒有變過,南宋時期臨安是行都,建康是留都),沒有了中原那麼南宋的正統性就存疑了。為了讓南宋的正統有法理依據,朱熹等人就提出了一種新的論正統性的方法,那就是以血統來論正統。南宋和北宋一脈相承,北宋是正統王朝,那麼南宋繼承了北宋的政權也是正統王朝。同樣的,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是漢室後裔,那麼蜀漢就是正統。這實際上根本就經不起推敲,拋開南宋為自己的正統性找借口這一因素外,無論怎麼算蜀漢都不是正統。

首先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而劉備是出自劉勝的兒子劉貞這一支,但是在漢武帝時期劉貞就因為觸犯法律被剝奪爵位貶為了庶民,所以不論有沒有推恩令,到劉備這一代他也只是個平民,不能算是漢室宗親,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去入繼大統,繼承皇位。所以哪怕劉備已經稱帝了,蜀漢依舊只能算是個割據政權。況且劉備也是謊稱漢獻帝被曹丕所害,為了給漢獻帝報仇並光復漢室,劉備才稱帝並定國號為漢,實際上漢獻帝根本沒事,還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安度了晚年,可見劉備連稱帝的借口都站不穩腳跟,更何況蜀漢的正統性呢?

但是到了南宋,為了讓自己的王朝具備正統性,也只能從蜀漢與東漢的血緣關係下手,這才使得宋朝的正統性得以保證。實際上雖然我們現在都是認為宋朝是中國的正統王朝,但是在外國,他們眼中的正統王朝可不是宋而是遼,就是在今天都有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英國、西班牙、葡萄牙、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十幾個國家稱中國為契丹,俄語、希臘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的「中國」就是契丹的意思,如果他們認為宋朝是正統王朝,那應該稱「中國」為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造反的王爺那麼多,為何只有燕王朱棣成功了併當上了皇帝?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