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小說中,為何把寨主說成坐第一把交椅?原來交椅大有來頭

古代小說中,為何把寨主說成坐第一把交椅?原來交椅大有來頭

喜歡看武俠小說或者明清俠義小說的朋友,一定在小說中看到過「落草為寇,坐山稱王」的情節。書中,對這些頭領總會說他們「坐了第一把交椅」,或者第二、第三把交椅等等。這一點,在《水滸傳》中有多次描寫,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也多次提及。

這裡的交椅究竟是什麼呢?與一般的椅子有什麼不同嗎?

先說椅子。

中國本土原本沒有椅子這種高祖坐具,加上當時衣服是上衣下裳制,容易走光,所以在先秦時期,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後來為了避免著涼,又開始坐在席子,管寧和華歆就是「割席斷交」。再到後來人們也會坐在榻上,這就是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說的「徐孺下陳蕃之榻」。

到漢代,從胡人那裡傳來一種坐具,類似於今天的馬扎,當時叫胡床。這種椅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雙腳交叉,張開後才能平穩。因為需要「交相摺疊」,故而到了隋代,人們改稱「胡床」為「交床」。到了南宋,人們又將「交床」改稱為「交椅」。

辛棄疾在《南渡錄》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引帝與延禧入一小院,庭宇甚潔,令二人坐交椅上。二人相謂曰:不見此物十二年矣!

就是說,金國人俘虜了遼國最後一位皇帝耶律延禧,把他幽禁在金國的都城上京(黑龍江阿城)。後來又把俘虜來的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送到上京。兩位皇帝被引入一個庭院中,一看到交椅,頓時感慨:已經十二年沒見到交椅了啊!

交椅通常是富貴人家所有,一般人家用不起。

後來形式變多了,就出現了荷葉形托的的交椅,美其名曰「太師椅」;但更多的是搭腦左右延伸與扶手合一的圈背交椅。這種交椅不但方便扶手,後面還適合搭著後腦,所以備受歡迎,至今仍然如此。

眾所周知,明清時期的傢具設計,在中國設計史和美學史上有著相當高的地位。交椅的形制越來越多,材料也更加貴重,最牛的是這些交椅不用鐵釘,全部是榫卯結構。如此貴重的東西,其面向的自然不是普通人,都是達官貴胄,小富小貴人家都用不起。

所以,元明清以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交椅儼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宋代平話、元代雜劇以及明清小說,原本就是面向廣大平民百姓,又多是好漢們落草為寇,上山稱王的故事,為了表現這個好漢們上了山地位尊崇,所以作者引用了交椅,以表示其人地位。

所以,一般山寨之主或者大王們都要坐「第一把交椅」,依次往下排還有第二把交椅、第三把……也可以稱之為大當家、二當家、大大王、二大王或者大寨主、二寨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楊志為何會被劫取生辰綱,還差點上吊?看看這位奶公做了什麼
一千多年前「魔壺」,無蓋口能加水而且不漏,仿製品曾送印度總理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