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60年堅持黑俄羅斯,西方電影絕了!妖魔化手段,讓人嘆為觀之!

60年堅持黑俄羅斯,西方電影絕了!妖魔化手段,讓人嘆為觀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是「大國」之一。戰後世界上只有兩個互相敵對的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無論是俄羅斯帝國,還是1922—1939 年的蘇聯都未曾擁有過如此的實力,也沒有在世界上發揮過如此重要的作用。有關俄羅斯的形象歪曲總是來源於對它的畏懼。國力增強了,形象歪曲也就變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美國和英國來說蘇聯是最珍貴的盟友。但「冷戰」一開,他們就把抹黑俄羅斯的傳聞拋了出來,就像是從箱子里抖摟出的舊衣服,還帶著樟腦味。這些傳聞比過去更神,也更蠢。歐洲和美國對於俄羅斯的傳聞呈現出不同的形式。1953 年的英國電影《潛水艇》刻畫的俄羅斯人形象很模式化:那些半身裸露、衣著不整的、醉醺醺的水兵們都是一副兇狠愚蠢的嘴臉。電影認為是這些野蠻人威脅著美麗的、文明的英國。

從二十世紀 50 年代起俄羅斯在美國電影中的形象就被過分妖魔化了。值得一提的是 1952年初上映的電影《侵略者》。一臉蠢相的蘇聯間諜在美國策劃政變,有著相當醜惡「嘴臉」的美國人幫助他們,思想獨立的市長和誠實的記者都被關進了監獄!然而就像噩夢一般,海岸邊一艘一模一樣的潛水艇正在浮起......這部電影中的俄羅斯人更像是外星人——跟外星人一樣可怕、古怪、另類。他們幾乎不說話,他們的臉又大又寬,還總是汗淋淋的,不停地喝著軍用水壺裡的伏特加。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形成了兩種固定的形象:一種是愚蠢的、異常威猛的荷槍實彈的伊凡;還有一種是呲著牙直立行走的熊,同樣肩挎卡賓槍,腰上別著各式刀斧和手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表現俄羅斯主題的電影《洛奇》和《蘭博》已經成了經典。《紅色黎明》中耿直的美國士兵是多麼優秀啊!電影開頭的畫面是這樣的:美國腹地的早晨,學校里孩子們坐在課桌後,而窗外是白色的傘兵,野獸一般兇狠的俄羅斯空降兵斜挎著衝鋒槍跑向教學樓。

在凡夫俗子看來「邪惡的帝國」是野蠻的、同時也是醉醺醺的,不知它是靠什麼取得科技進步的。當你嘲笑敵人時,他就不那麼可怕。1998 年電影《絕世天劫》中,一顆巨大的行星正在靠近地球,美國人乘飛船飛向那顆行星,想給它裝上核彈,趁它離地球還遠時炸掉它以拯救人類。途中他們與俄羅斯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在這個幾乎被毀壞的飛船里只剩下一個髒兮兮的、蓬頭垢面俄羅斯人。

這個像患了鼠疫的俄羅斯人長著一張爛醉、愚蠢的臉——雖然總的來說他是個正面人物。他勇敢、聰明、果斷,幫助了美國人,在關鍵時刻用扳手狠砸美國人的精密儀器使它開始工作,從而救了美國人的命。但是他的棉帽上有紅色五角星,說著不連貫的醉話,毛茸茸的「爪子」里攥著扳手。電影的潛台詞是,不管怎樣他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他都是個劣等人。

好萊塢塑造的形象把不可調和的東西統一在一個人身上。這種形象讓人們承認源於俄羅斯人致命危險,又意識到自己的優勢。這為與「劣等人」開戰做了精神上的準備。畢竟消滅這些「俄羅斯混蛋」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成是狩獵。一名好萊塢演員羅納德·里根總統在 1980 年說的名言——「蘇聯是邪惡的帝國」,總結了這一形象的創作。

戰後幾十年的美國電影中實際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俄羅斯移民的正面形象。在美國生活著近十萬俄羅斯人——他們是1917-1922年國內戰爭期間或者二戰時移民的後代。他們中的一些人為美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皮季里姆·索羅金創立了世界主要社會學學派之一。瓦西里·列昂季耶夫則創立了實力強大的經濟學派,比聲名遠揚的「芝加哥經濟學派」更出名。

推動西方科技發展的也是俄羅斯人。俄裔科學家們的科研事業很成功,無論是在飛機和直升機製造領域(西科爾斯基、波傑扎特、列別傑夫、普羅科菲耶夫-謝維爾斯基、馬霍寧、瓦特爾、利亞布申斯基),在有機化學領域(奇奇巴賓、伊帕季耶夫),在儀器設計領域以及物理學、數學、地質學、微生物學、生理學和土壤學領域。

例如工程師弗拉基米爾· 茲沃雷金 1917 年勉強逃脫了士兵私刑。1919 年他到了美國,發明了光電傳輸管,光電管的發明使電視的問世成為可能。飛機設計師伊戈爾·西科爾斯基在祖國研製出了飛機「伊利亞·穆羅梅茨」,為多引擎飛機製造奠定了基礎。之後到了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機——二戰中唯一使用的直升機。有意思的是他對待蘇維埃政府總是彬彬有禮。但美國電影沒有反映出這些事實,一點也沒有。

任何一部美國電影中都沒有啟迪了美國學生的俄羅斯科學家形象,沒有為人民福利投資的良好企業家角色,沒有天才計算機專家,沒有博物館工作人員,也沒有英勇的警察。美國電影的政治傾向是有選擇的。 銀幕上可以看見善良、誠實、聰明的黑人、印度人、波蘭人和猶太人的正面形象,就是沒有俄羅斯人。當然美國電影不會直接說:俄羅斯人又卑鄙又荒唐,反正不是什麼好人。但美國電影中能找到的只有俄羅斯黑手黨和殘暴的特警。

美國電影中俄羅斯女人也非常少見,即便是有也是像妮可·基德曼演的靠出賣肉體賺取外快的俄羅斯女人。美國電影中沒有「體貼的、有愛心的、愛乾淨的俄羅斯妻子」形象。你看不到在美國丈夫的家裡勤快地清洗餐具、整理房間和照顧五歲美國公民的俄羅斯女主人或母親的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波音737MAX停飛,共99架歇菜!哪國受影響最大?答案來了
銀行系統癱瘓10天,CNN被刷票!世界首次網路戰,驚心動魄!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