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18愛肝日:肝病的預防、保護和治療研究

3.18愛肝日:肝病的預防、保護和治療研究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

3.18愛肝日:肝病的預防、保護和治療研究

文/ Emma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巨大的「化工廠」,近年來肝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正值我國第18個愛肝日,今年愛肝日的主題是「生活需要愛心,也需要愛肝」

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肝癌是「癌中之王」。當肝癌被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肝癌是如此兇險的疾病,現狀又不容樂觀,那麼怎麼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和早治療呢?

早發現

最常見的癌細胞轉移是肝臟轉移。一項發表於《Nature》的研究揭示了癌症最常擴散到肝臟的原因。肝細胞激活蛋白質STAT3應答炎症,這種蛋白質反過來又增加蛋白質SAA數量,蛋白質SAA具有重塑肝臟的功能,從而為癌細胞的轉移創造了條件。IL-6是控制這種連鎖反應的炎症信號,阻斷IL-6(白細胞介素6)抗體的應用可以中斷這一過程。

2019年3月12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布了一項肝癌早期篩查研究成果。該研究採用團隊自主研發的cfDNA基因突變聯合蛋白標誌物的液體活檢方法,在此研究隊列中實現了100%靈敏度、94%特異性和17%陽性預測值。目前研究團隊正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優化此技術和應用方法。未來,此項技術可應用於乙肝病毒攜帶者等高危人群的肝癌早期篩查,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社會意義。

早預防

多吃穀物降低肝癌風險

一項發表於《JAMA Oncol》的研究顯示,較低的肝癌風險與全穀物的攝入量相關。該研究利用了NHS(護士健康研究)和HPFS(醫療專業人員隨訪研究)2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數據開展,評估全穀物和膳食纖維攝入與肝癌風險的關係。研究納入125455例受試者,採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多變數風險比(HR)。結果顯示,在多變數校正分析中,較高的全穀物攝入量與較低的肝細胞癌風險顯著相關。若該研究結果得到證實,增加全穀物的食用可作為預防原發性肝癌的一種可能策略。該研究不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數據,因此仍需實施納入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的進一步研究。

惕高脂飲食帶來肝臟疾病

由代謝應激(例如通過高脂肪食物中的脂質)激活的免疫細胞會遷移至肝,與肝組織中的細胞相互作用,驅動脂肪肝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癌的發展。

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的科學家取得了這一發現,並由此確定了這些嚴重和普遍疾病以前未知的病理機制。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Cancer Cell雜誌上。

脂肪性肝病主要是由於攝取過多的脂肪、糖,加上缺乏運動或久坐的生活方式導致,因此脂肪性肝病也被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如果脂肪肝成為慢性疾病,可以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這些肝疾病(NAFLD和NASH),連同慢性病毒感染,是肝癌或肝細胞癌(HCC)的最常見原因。

避免藥物性肝損傷

研究發現,在中國,13%的患者為慢性藥物性肝損傷。23.38%的患者在發生藥物性肝損傷時合併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礎肝病,而這些患者的肝損傷更為嚴重,而且,發生肝衰竭和導致死亡的風險更大。在我國引起肝損傷的最主要藥物為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佔26.81%)、抗結核葯(佔21.99%)、抗腫瘤葯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患者在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適應症、劑量、療程、是否有引起肝損傷的報道、有效期、貯藏藥物環境等重要信息。

早治療

一項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研究報道,由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蛋白組學的方法,鑒定出一個在肝細胞癌發生和轉移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蛋白SOAT1,將SOAT1抑制可顯著抑制肝細胞癌組織的生長。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SOAT1在胃癌、腎癌、前列腺等癌症中高表達。這為肝細胞癌的治療甚至胃癌、腎癌、前列腺等癌症的治療提供了重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Yang W, et al. Association of intake of whole grains and dietary fiber with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US adults . JAMA Oncol, 2019.

2. Chunfeng Qu, et.al. Detection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symptomatic HBsAg-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by liquid biopsy. PNAS. March 11, 2019

3. Jae W. Lee, et al. Hepatocytes direct the formation of a pro-metastatic niche in the liver. Nature. Mar 2019.

4. Shen T, Liu Y, Shang J.et al.Incidence and Etiology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ainland China.Gastroenterology. 2019 Feb 8. pii: S0016-5085(19)30364-6

doi:10.1016/j.ccell.2014.09.003

5. Jiang Y, et al. 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ture. 27 February 2019.

【PNAS:肝癌早期篩查-創新技術突破-HCCscreen】

2019年3月12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布由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合作完成的肝癌早期篩查研究成果。該研究採用團隊自主研發的cfDNA基因突變聯合蛋白標誌物的液體活檢方法,在此研究隊列中實現了100%靈敏度、94%特異性和17%陽性預測值。目前研究團隊正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優化此技術和應用方法。未來,此項技術可應用於乙肝病毒攜帶者等高危人群的肝癌早期篩查,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社會意義。

【Nature:癌症最常擴散到肝臟的原因】

最常見的癌細胞轉移是肝臟轉移。一項發表於《Nature》的研究揭示了癌症最常擴散到肝臟的原因。肝細胞激活蛋白質STAT3應答炎症,這種蛋白質反過來又增加蛋白質SAA數量,蛋白質SAA具有重塑肝臟的功能,從而為癌細胞的轉移創造了條件。IL-6是控制這種連鎖反應的炎症信號,阻斷IL-6(白細胞介素6)抗體的應用可以中斷這一過程。研究人員使用了PDAC(胰腺導管腺癌)的小鼠模型進行研究,並與其他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證明該原理同樣適用於胰腺癌、結腸癌和肺癌。

【Gastroenterology: 長期使用諾氟沙星顯著降低晚期肝硬化患者感染髮生率且不增加多重耐葯菌感染率】

一項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顯示,長期使用諾氟沙星顯著降低晚期肝硬化患者感染髮生率且未增加多重耐葯菌感染。該研究為一項隨機對照研究(NORFLOCIR),納入2010年4月-2014年11月期間在法國的18家臨床中心進行治療的291例Child-Pugh C級肝硬化患者。這些患者近期均未接受氟喹諾酮類藥物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第6個月時的死亡率(採用Kaplan-Meier法分析)、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移植等。Kaplan-Meier分析顯示長期使用諾氟沙星顯著降低晚期肝硬化患者感染髮生率且未增加多重耐葯菌感染。

【Curr Pharm Des:他汀類藥物可減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腦血管疾病風險】

一項發表於《Curr Pharm Des》的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可減少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腦血管疾病風險。研究人員對三項大型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的數據回顧分析表明,特異性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NAFLD/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晚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臨床預後且可以預防與NAFLD/NASH相關的肝細胞癌。

參考文獻:

1. Chunfeng Qu, et.al. Detection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symptomatic HBsAg-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by liquid biopsy. PNAS. March 11, 2019

2. Yang W, et al. Association of intake of whole grains and dietary fiber with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US adults . JAMA Oncol, 2019.

3. Jae W. Lee, et al. Hepatocytes direct the formation of a pro-metastatic niche in the liver. Nature. Mar 2019.

4. Zhou L, et al. A functional variant in UBE2L3 contributes to HBV infection and maintains cccDNA stability by inducing degradation of APOBEC3A protein. Hepatology. 2019 Jan 7.

5. Moreau R,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Norfloxac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Gastroenterology. 2018 Aug 22.

6. Doumas M, et al. The role of statins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urr Pharm Des. 2019 Jan 16.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Mol Neuropsy:新型分子有助於緩解衰老導致的記憶喪失
益生菌-腸道中的「主角」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