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生活過哪些巨型動物?該恐龍重50多噸,還有最大哺乳動物

我國生活過哪些巨型動物?該恐龍重50多噸,還有最大哺乳動物

我國地大物博,動植物物種非常豐富,特別是大型動物。從考古記載來看,我國大地上從未缺少過大型猛獸,從恐龍時代直到今天,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大型動物中有很多,都在我國大地上生活過,甚至有的大型動物只在我國大地上存在過。

如今,我國國土上生存的最大動物是雲南一帶的野生大象,這種亞洲象肩高在2~4米之間,體長在4~6米之間,體重在3~5噸之間,陸生動物中僅次於非洲象。

由如今上溯到恐龍時代,我國也是大型恐龍的主要活動區,恐龍門類中,著名的馬門溪龍,就發掘於我國的四川宜賓市馬鳴溪渡口,其化石保存十分完整,這種蜥腳類亞馬目恐龍體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體重在30~55噸之間,是已知最大的恐龍之一。雖然有阿根廷龍和易碎雙腔龍被認為體型更大,但是這兩種恐龍的化石都非常少,基本都是只出土了幾塊大型骨骼,因此真正的體型大小還有爭議。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早期,在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生活著一種被生物學家們稱為天山副巨犀(天山準噶爾巨犀)的巨型動物,屬哺乳綱奇蹄目犀牛科,被認為是個頭最大的哺乳動物,也是恐龍之後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動物。這種巨獸肩高4米半多,頭高5米半,身長約9米,體重16噸重,最大個體超過20噸,是現代非洲大象體重的4倍。它每天吃掉的食物就重達千斤。

巨犀之外,最大的動物就屬於大象這個種類了,在地球生命史上已經出現過的大象種類中,有草原猛獁象、劍齒象、菱齒象和恐象的個頭都比如今的大象更大一些,它們的化石在我國都有分布。

猛獁象是一種長毛象,曾經遍佈於歐亞大陸,我國也曾有分布,大約在1萬年前才趨向於滅絕,大部分的體型都和如今的亞洲象差不多,但是草原猛獁象身長可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平均體重約在6~8噸,比如今的非洲象的平均體重還要大一點。

古劍齒象生活在1200萬—100萬年前,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是1973年11月在甘肅省合水縣板橋公社境內的馬蓮河畔發掘出土的一具劍齒象化石,高4米,長8米,門齒長3.03米,是世界上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預估這頭大象生前的體重在12~15噸之間。後將其命名為黃河劍齒象,我們小學課文中《黃河象》所講的那種大象就是它。

古菱齒象生活在距今1萬—20萬年的晚期更新世,我國是其主要活動區域,化石多出土於我國的華北、華東等地區,比如淮河古菱齒象等,這種成年大象一般體長超過8米,肩高超過4米,體重可達10-14噸。

但巨恐象是更大一些的長鼻目動物,生活於中新世晚期,我國甘肅一帶有這種動物的化石出土,它的頭部看上去很怪異,上顎沒有獠牙,下顎有一對很大向下彎的獠牙,其頭顱骨長約1.2米,闊0.9米,比現今的大象要大很多,推測認為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體長可達8~9米,估計體重超過15.6噸,很可能是長鼻目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體型僅次於天山副巨犀的哺乳動物。

可見,在我國大地上是生活過很多種類的大型動物的,這是由於我國國土遼闊,氣候類型豐富,雖然有的地方現在屬於乾旱半乾旱氣候,但是在某些歷史時期卻是溫暖濕潤植被豐茂,適合大型動物的生存,所以有很多種類的大型猛獸都在我國大地上生存過也就不稀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中子星白矮星都是「死去的恆星」,為啥還發光發熱?不只是溫度高
黑洞的視界並非真正大小,其實體到底有多大?或許我們永遠難知曉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