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抗美:品書和品酒,最終是品自己

胡抗美:品書和品酒,最終是品自己

[ 本文共計1605字 · 建議閱讀3分鐘 ]

文 /胡抗美

格調,是一種很難細緻描畫的隱秘東西,但在書寫中,卻能暴露無遺。

好的書法作品沒有標準,但一定辨識度極高。這其中,格調扮演了重要角色。

有人說,格調沒得學。但胡抗美先生卻說,尋找自己的格調是有途徑的,就看書寫者有沒有這個決心和毅力。

——施晗

書法作品的格調是一種親切感。

書法的創作過程,是書法家與作品結合的過程,或者說是書法家進入作品的過程,可以說,書法家深藏於他創作的作品中。

今天,書法家的創作所利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唐詩宋詞之類的經典語言。這些材料,在被書法家創作之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印刷字體。

胡抗美 書法作品

經過書法家的選擇挑選,然後對這些文字進行塑造,給予每一個文字,甚至給每一個點畫以藝術形象。

由印刷體到藝術形象,滲透了書法家的情感世界、價值追求、審美理念,以致使得「漢字」變成具有「筋」「骨」「血」「肉」的生命體。

其實,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其修養、品質、檔次是不一樣的,因此,一旦書法作品具有了生命體征,這種生命形象反映的是書法家的形象,即書法作品的格調代表著書法家的格調。

胡抗美 書法作品

不要把書法藝術欣賞看得太簡單,它不是單純的消遣和閑暇之餘的餘事,而是一種高品格的精神標杆,應該虔誠地向它致敬。

大家知道,一般的空洞說教是沒有用的,人們會產生反感。

但我也知道,對一個人日常生活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性精神標杆的召喚,諸如《祭侄文稿》藝術品質與人們內心的交流。

胡抗美 書法作品

如果說書法藝術存在著某種實用功能的話,那麼,就是這種現實主義對人心的「潤物細無聲」。

「潤物細無聲」不僅無聲,而且無形,它向精神領域提供的是社會的文明程度——人的格調。

一個社會或時代所認可的作品,直接影射出這個社會或時代的格調;一件作品的格調被發現,得益於那些具備個人格調的人。

胡抗美 書法作品

人們書法藝術的修養像一塊磁,書法作品的格調像一塊鐵,沒有藝術修養(磁性)的人,吸引不出書法作品格調。

王羲之的新體初創時,其格調挑戰了人們的視覺習慣,人們的視覺習慣便不接受這種新精神的格調,就連特別酷愛其書法的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庾翼也大聲罵道:野鶩!

胡抗美 書法作品

好在魏晉時代是個藝術自覺的時代,文人士大夫們都具有反思的意識,否則,真不知道等待王羲之的是何樣的命運。

書法的格調不是口號,它是進入人們靈魂深處的感覺。

當你喜歡徐渭書法的時候,那肯定是被徐渭書法格調所感動。

胡抗美 書法作品

徐渭作品中的行書符號,卻被你一眼認出是草書,並且是狂草!這多少有點神化,但這的確又是事實。

品書如品酒,關鍵要品出味來,你在味道中發現了新成分,你就佔有了品味的話語權,否則,你喝的酒再多,品不出味道來等於沒喝。

品書和品酒最終是品自己。你在尋找作品格調時,在品評酒的味道時,就是在尋找一個最最準確的自己。

胡抗美 書法作品

你從個別人自圓其說那裡和從某一本書裡面得到的信息知識不一定可靠,因為你只有接受卻沒有辨別和鑒賞。

一位可稱得上偉大的女性油畫家指導我畫油畫時反覆強調兩點——不同和綜合。造型中盡量表現各種不同,然後再進行宏觀層面的綜合。

胡抗美 書法作品

不同與綜合都是品格下的精神創造,例如反思與辨證、視覺與知覺、形式與情感、欣賞與共鳴。

只有藝術家立足於未知領域的創造,才可能把觀眾引入未知世界的思考,才能發現作品中未被發現的品質,這是品質與品質間的認親反映。

胡抗美 書法作品

書法創作具有不可重複的特點,每一件優秀作品都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只屬於自己的靈魂,所以獨一無二的別樣滋味是他的一種格調,而這種格調往往引起具有格調人的敏感。

————

胡抗美,湖北襄陽人,號鹿門山人、一席堂、得天廬、三覺翁。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四川大學碩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等。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李妙染責編 | 趙國林 王景

| 名家書畫訂製 |

藝術 · 美學 · 品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學了一輩子歐陽詢,才發現1400年前的這篇墓誌竟是「歐體」先驅
限額訂製齋號活動開始啦!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