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張九齡的一首詩,首句10個字驚艷千年

張九齡的一首詩,首句10個字驚艷千年

張九齡是唐朝開元時期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他為官公正,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但卻因為得罪了唐玄宗的寵臣李林甫而被罷相貶荊州長史,這首《望月懷遠》就寫在荊州長史任上,全詩圍繞望月,抒寫懷念遠人的幽情。

《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描寫一輪明月從海上冉冉升起,氣象高華渾融,遠在天邊的親友此時此刻正與我共同望著同一個月亮,一個「共」字引出懷遠,由景入情,銜接渾成自然。雖然暗用了謝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但「海上」、「天涯」相應,開拓了一個大境界,而一個「生」字不僅寫明月的升起,更將頷聯的「起相思」引出來了,好像情人的怨思在月光的映照中醞釀,並隨著海潮的漲起而升上來。雖然這句只有僅僅10個字,但卻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驚艷了千年。

頷聯兩句,以「怨」字為中心,採用流水對,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整夜對月相思不能寐,卻埋怨長夜漫漫,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妙韻天成。

相思不能入睡,於是滅燭望月,月亮的清輝滿屋,更讓人覺得可愛,「憐光滿」也說明月亮已經升到中天了。披上衣服到院中徘徊,月華風露涼,「覺露滋」說明月亮已經西斜,夜深露水漸多。

這時候詩人又忽然生出奇想,想要把滿手的月光相贈遠人卻「不堪」,只好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夢境,去尋找相會的佳期,悠悠托出不盡情絲。詩到此處戛然而止,卻讓人覺得餘味無窮,更引起了人們無盡的同情和猜想。

這首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遣詞造句十分空靈,寫景抒情並舉,景和情融成一片,意境幽清秀美,情真而意切。構思精巧而又自然渾成,高步瀛在《唐宋詩舉要》中引用姚南青的話,說它是「五律中的《離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57歲的李白遭遇人生最大的危機,困境中寫下一首詩,流傳了千年
張志和的一首詞,描寫垂釣畫面,色彩鮮艷亮麗,描寫細膩生動!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