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即將在小行星上放炸藥,以獲取地下樣本!

日本即將在小行星上放炸藥,以獲取地下樣本!

日本航天局周一(2019年3月18日)表示,繼上個月「隼鳥2號」飛船在一顆遙遠小行星上著陸後,該飛船還將執行另一項危險任務,即在小行星上投放炸藥,形成一個彈坑,然後收集地下樣本,尋找太陽系起源的可能線索。隼鳥2號於2月22日成功著陸這顆布滿卵石的小行星並收集了一些表面碎片,並創造了歷史。日本航空航天局表示,隼鳥2號將於4月5日向這顆小行星投擲一個棒球大小、重達2公斤(4.4磅)的撞擊器,以收集從未暴露在太陽或太空射線下的更深地下樣本。

博科園-科學科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項目工程師Takanao Saeki說,這次任務將要求航天器迅速移動到小行星的另一側,這樣它就不會被爆炸產生的碎片擊中,這將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當離開時,Hayabusa2會留下一個相機來捕捉結果。宇宙飛船將在返回隕石坑上方觀察前等待數周。負責該項目的和田浩二(Koji Wada)說,這次任務將使JAXA的科學家能夠分析隕石坑的細節,從而確定這顆小行星的歷史。任務前一天,隼鳥2號將從20公里(12英里)外的母星位置開始下降到小行星上。

在這張2019年2月22日的文件照片中,這張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的圖片顯示了成功著陸小行星琉球後,隼鳥2號宇宙飛船的陰影(上圖中)。圖片:JAXA via AP, File

它將扔下一個錐形的設備,裡面裝有炸藥,炸藥將從底部的一塊銅板上爆炸。這將變成一個球,以每秒2公里(1.2英里)的速度撞擊小行星。JAXA計劃,如果地下結構是軟的,它將創造一個直徑10米(32英尺)深1米(3.3英尺)的坑,在岩石狀結構上形成坑會更小。在2月份的著陸過程中,隼鳥2號伸出一根取樣管,向小行星表面發射了一顆類似彈珠的子彈,以收集塵埃和微小碎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計劃讓「隼鳥2號」在隕石坑內短暫著陸,但該機構研究員久保田隆(Takashi Kubota)表示:

可能會優先考慮航天器的安全,但不會這麼做。如果成功,這將是航天器首次從地下獲取材料。Hayabusa2計劃在2019年底離開這顆小行星,並在2020年底將表面碎片和地下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在2005年對一顆彗星的「深度撞擊」任務中,NASA在爆炸彗星表面後觀察到了碎片,但沒有收集它們。這顆小行星直徑約900米(3000英尺),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1.8億英里)。

博科園-科學科普|Copyright Associated Press/Mari Yamaguchi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環境雜訊被發現能增強能量在離子間的傳輸!
這是為什麼?月亮不僅有水,而且水分子還在反彈!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