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個美國人收購中國文物,僅用5年時間成就了一座博物館

這個美國人收購中國文物,僅用5年時間成就了一座博物館

不得不說,當踏入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充滿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展廳時,會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彷彿並非置身於號稱「美國心臟」的堪薩斯城,而是行走在中國藝術史的叢林中。

戰國的銅鏡、北魏的石棺床,還有隋朝的彩繪女俑,唐代的三彩陶馬、彩繪打馬球陶俑,還有被梁思成喻為「不亞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最精作品」的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坐像。

三彩陶馬(唐)

北宋時期的磁州窯黑釉白地龍紋瓶、喬仲常的《後赤壁賦圖卷》,還有李成的《晴巒蕭寺圖》;甚至看到傳說中價值連城的明式黃花梨圓後背交椅,據說保存如此完整的交椅在全世界也不超過10把。至此,您可能會置疑:如此多的中國文物是怎麼跑到這裡來的?

磁州窯黑釉白地龍紋瓶(北宋)

明代傢具

它們之中的大部分都來自於美國漢學家、藝術史研究者勞倫斯?希克曼。勞倫斯從十幾歲就對中國和日本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在哈佛大學學習時掌握了一口流利的中文,這為他後來以哈佛燕京學社學者身份訪華奠定了基礎。

從1930年到1935年,他因獲得了哈佛教授兼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理事蘭登?華爾納的授權,而在中國收購了大量流落於民間的藝術品。當時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人人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藝術品這類盛世玩物自然身價大跌、倍受冷落。

比如中國古代建築精品北京明代智化寺的木構藻井,竟是被主持與掮客在1930年時當成棺木,僅以1000大洋賤賣給勞倫斯的。耐何當時的智化寺已破敗不堪,僧人們食不果腹,而用楠木雕刻而成、表面覆滿黃金的藻井恐怕是唯一可以變賣的財產了。

智化寺萬佛閣藻井(明)

又比如堪稱國寶的北宋畫家許道寧的《秋江漁艇圖》卷(又名《漁父圖卷》)是勞倫斯於1933年僅以500銀元納入囊中的,據說是該畫的原持有者,北京市長周大文因賭債難還走投無路而派人深夜登門求售的。

秋江漁艇圖

野心勃勃的勞倫斯以旺盛的精力和對藝術的熱愛瘋狂收購著異域寶藏,他甚至向末代皇帝溥儀購買了宮廷里收藏的書畫。僅1932年一年,他就斥資十幾萬美元,把整箱整箱的青銅、陶瓷、玉器,還有墓葬明器、建築構件這些被人當成垃圾的物品,接連不斷地從華北腹地運到堪薩斯城,在全球經濟大蕭條時期迅速為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積累了財富,壯大了在「美國心臟」中默默孕育的藝術王國。

勞倫斯最終於1953年擔任館長職務,並且在任長達25年。其間,博物館還接受了收藏家顧洛阜捐贈的三件珍寶——北宋人(范寬傳派)的《雪山圖》軸、喬仲常的《後赤壁賦圖》卷以及明人仇英的《滄浪漁笛圖》軸。

《雪山圖》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

(部分文物是勞倫斯80年前購於中國)

壁 畫

造 像

商周骨雕

戰 漢

造像——南北朝

隋 唐

宋元明瓷器

明傢具

宋 畫

《秋江漁艇圖》

《晴巒蕭寺圖》

長期以來,國內外媒體對勞倫斯的評價頗富爭議,他究竟是利用亂世投機取巧的盜賊,還是人類物質文化遺產的拯救者?面對那些因災難而流落異國他鄉的巧奪天工的文物,我們到底應該惋惜、痛心、慶幸,還是無奈?

不得不說,這種感受是複雜的,就像一位無力撫養嬰孩的母親把骨肉託付於人,多年已逝,孩子雖然安好,卻無法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

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的《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不適用於1970年以前被非法帶到其它國家的文物,所以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的近7500件中國藝術珍寶也許只能繼續與故土遙遙相望了。

別忘記在右底角點個好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古印集萃,大開眼界!
這幅並不「漂亮」的書法,賣出4個億…

TAG:書畫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