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誰是20世紀最傳奇科學家?BBC認為屠呦呦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和圖靈並列!

誰是20世紀最傳奇科學家?BBC認為屠呦呦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和圖靈並列!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運動員,藝術家都是誰?


這是BBC前段時間給我們的問題....


在BBC最近播出的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

的紀錄片里,他們重新講述了在科學,藝術文化,體育,娛樂,探險,政治等各個領域裡的各個傳奇人物,並讓觀眾投票,讓他們選出在這些領域裡,他們認為最偉大的人是誰...

這份榜單里門檻非常高,入圍者不僅在科學方面取得過劃時代的成就,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更因為他們足以成為世人的道德楷模,擁有偉大的犧牲自我,拯救世人的勇氣和精神....

最近,我看了其中科學家的一集。 在評選科學偉人的榜單里,有這樣4位科學家入選: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圖靈,屠呦呦。  

如果按照你現在對於這幾個科學家的了解,你會選擇誰?  


誰才是20世紀科學家最偉大的人?

現在,我們再跟隨紀錄片的鏡頭,重溫一下這4位傳奇人物的故事,有一些故事人們或許聽過,而另一些偉大之處,人們或許聞所未聞...

居里夫人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聽過一些關於她的故事,卻未必了解這位女科學家的全部偉大之處,這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波蘭女性,一生的經歷,堪稱傳奇….

居里夫人於1867年出生在波蘭華沙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她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


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小時候的斯克沃多夫斯卡很早就表現出了驚人的科學天賦,然而,卻因為家境貧困,沒錢上大學,於是她不得不退學當家庭教師,在華沙郊區一個農場主家裡當了家庭教師,為自己讀大學而攢錢。


當家庭教師期間,她一度和農場主的大兒子相戀,卻終究因為農場主家的門第觀念被拒之門外,這位貧寒少女失去了人生的第一份愛情,卻陰差陽錯迎來了真正屬於她的人生…..

1891年,24歲的斯克沃多夫斯卡從華沙踏上了去巴黎的火車,進入了著名的索邦大學就讀。


在索邦大學讀書期間,她無比勤奮,如饑似渴地學習一直熱愛的科學知識,儘管生活貧困,她仍甘之如飴,

這一時期,她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意外收穫了美好的愛情,遇見了另一位天才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

幾年之後,兩人結婚,斯克沃多夫斯卡小姐成為了居里夫人。


婚後的居里夫人除了教書,帶娃,依舊騰出大量精力,放在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上,她當時涉足的是被大多數同行忽略的領域——放射性物質。

一次實驗中,居里夫人研究一種含鈾的礦石,鈾礦可以在黑暗中閃閃發光,鈾也是當時人們已知的唯一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意外地,居里夫人發現一份樣品中的輻射量是其他樣本的300倍,經過多次分析後認為,自然界還存在比鈾發射性更強的元素….

巴黎國家圖書館存放的居里夫人用過的筆記本里, 清晰地記載了那些改變歷史的隻言片語,


她最初把這種新發現的元素命名為Po,也就是後來的釙元素(Polonium),為的是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

6個月之後,她又發現了放射性更為強大的物質,鐳硫酸鹽….

她不僅一舉發現了鐳這種新元素的存在,更進一步發現了鐳對抗擊癌細胞的重要作用,她另闢蹊徑,創立了發射性治療,如今,我們依舊在使用的治療癌症的放射性療法,都直接源於居里夫人….

然而,她的貢獻遠不止這些,通過對放射性物質的深入研究,她大膽提出,還有比原子更小的東西存在….

在那個我們還看不見原子的時代,居里夫人提出的概念可謂相當超前,她的假設推論也為後來盧瑟福開創原子物理學鋪平了道路,更成為後來費米建造第一座核反應堆的起點…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耳熟能詳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居里先生一道,先是憑藉對放射性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幾年之後,她本人又因為發現釙和鐳兩大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她的同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多次不吝讚美:


「居里夫人是原子時代的開創者!」

然而,居里夫人的偉大遠不止在科學領域,她在第一次獲諾獎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兩次歷經的人生磨難中,同樣展現出了一位偉大學者的人格魅力。

1906年,居里先生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馬車碾壓頭部後死去,居里夫人強忍巨大的悲痛,獨自承擔起母親,教授,以及研究者的職責。

她再次取得驚人成就,從鐳酸鹽中分離出了純鐳,然而,就在她即將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的前夕,一場打擊向她襲來….

她和自己的學生,身為有婦之夫的保羅·郎之萬的婚外情被巴黎小報曝光,儘管這段感情中,保羅·郎之萬先撩而起(並且他本人還不止一個情人),卻唯獨居里夫人遭到了全法國人的口誅筆伐,諾獎委員會甚至以居里夫人會讓獎項蒙羞而禁止她參加頒獎典禮,一切只因為,她是個在科學界功勛卓著的女人….

保羅·郎之萬


居里夫人向諾獎組委會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你們的建議在我看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我的科學工作和我的私生活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然而,法國人依舊不依不饒,他們站在衛道士的道德制高點,繼續對這位給法國帶來巨大榮譽的「波蘭蕩婦」進行非難。

法國拋棄了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卻沒有拋棄她的第二故鄉法國。

如果說,居里夫人發現鐳的故事早已被世人知曉的話,而她下面這段經歷,知道的人卻不太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迅速推進,而當時的法國卻節節敗退。 居里夫人不願做這場戰爭的旁觀者,她決定,投身戰場。


作為一名科學家,居里夫人思考的,是怎麼用自己最擅長的科學,最大化的服務於這場戰爭。很快,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當時的戰場上,大部分士兵都死於炮彈爆炸,彈片飛濺擊中身體,彈片取不出,士兵們的傷亡率極高。 雖然倫琴當時已經發現了X射線,醫生們也已經知道怎麼拍X光照片探查人體內部。 但是在戰爭剛剛爆發那會,X射線在醫療上的作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當她得知法國陸軍只有一台X光機時,立刻決定,用X光設備支持前線士兵的醫療。

她特意去參加了X光成像和解剖學課程的速成班(她雖然一直研究放射學,對X光成像技術卻知之甚少),之後居里夫人四處求助,從朋友和同僚那裡借到了一些車輛,然後把X光機裝在車上。 又現學了汽車駕駛和汽車修理。 就這樣,一位放射性科學家,兩次諾貝爾獎得主,在國家危難之際站了出來,搖身一變成為了女戰士… 開著她的X射線醫療車,上了前線。


她為傷兵拍X光片,幫助醫生找到傷兵體內彈片所在的位置。 然而,那個年代,一些外科醫生不允許手術室有女性,居里夫人常常不得不站在手術室門口提示醫生:需要檢查膝蓋,需要檢查肋骨….

居里夫人不但自己上陣,還培養出了一支移動X光機車隊…


到了1918年一戰快結束的時候,她已經訓練了一支女性組成的X光車隊。 在戰場上日夜奔波,救治各類傷員。 在X光的幫助下,讓醫生們能給予他們精準的手術治療。  這些X光汽車也被人們親切稱為「小居里」。

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一戰里,居里夫人的X光機車隊,拯救的士兵多達90萬...

這一切並沒有結束,一戰結束後,居里夫人有感於戰時的所見所聞,她積極將X光成像技術推廣到民間醫院,從那以後,醫院的X光技術如雨後春筍般發展了起來,今天的人們,當身體出現什麼毛病,首先被醫生建議拍X光片,這一切要感謝的源頭,依然是居里夫人…..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白血病逝世,她的死因被初步認定為長期暴露在放射性射線下,尤其是她發現的鐳元素射線下,引起血液異變,居里夫人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被自己發現的物質殺死的人….

居里夫人逝世之後,她先是被葬在巴黎郊外,一直到1995年,法國政府才給予了居里夫人應有的肯定,她的遺體被遷葬進先賢祠,和法國歷史上的眾多名人葬在一起,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獲此項待遇的女性。

BBC對居里夫人的評價是:

「她開創了新的科學領域,她不但用自己的發現和發明拯親自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她的那些科學發現直到今天還在造福於人類,她無愧於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

偉大的靈魂都是相通的,作為居里夫人一生的好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他幾乎是20世紀科學的代名詞,這位猶太科學家,同樣在科學和道德兩方面都堪稱楷模。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從小就喜歡思考宇宙的終極奧秘,

他曾坦言,自己在初中時就開始思考,如果一個人跑到光那麼快,那他周圍將會發生什麼?


這類問題伴隨了他的一生,更因為對這些問題刨根究底的思考,改變了人類歷史….

1905年,年輕的愛因斯坦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小科員,他發表了4篇論文,誰也沒想到,這4篇論文後來成為了改變科學界原有的對宇宙萬物認知的驚世之作….


這些論文提出了一個理論,撼動了統治世界多年的牛頓物理學規律,這個理論的名字叫做:


相對論....

在相對論出現之前,人們認為時間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但愛因斯坦提出,時間對每個人都是相對的, 物體周圍的時間取決於物體的移動速度,或者距離星球表面的距離…

具體來說就是,山頂的時間會比海平面要快,這叫做重力導致的時間膨脹效應,移動物體的時間比靜止物體的時間更慢,這叫速度導致的時間膨脹效應。

更複雜的情況是,如果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儘管海拔非常高,卻因為空間站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繞地飛行,從而,速度導致的時間膨脹超過了重力導致的時間膨脹效應,所以空間站上的時間流動依舊比地球上慢,所以宇航員回到地面,依然比地面上的人年輕了幾毫秒,當然,這樣的例子只是狹義相對論的冰山一角….

在當時,儘管26歲時就提出了改變宇宙認知的相對論,但這些觀點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不為大多數物理學家所接受。

一切,直到1919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的發現,成為驗證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

愛因斯坦曾根據相對論預測,來自一顆遙遠恆星的光,會在經過太陽時發生彎曲,愛丁頓正是在日食期間測量一顆恆星的位置時,驗證了愛因斯坦所預測的偏移,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理解愛因斯坦的人….

愛丁頓


從那以後,認識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偉大意義的學者越來越多,愛因斯坦本人也從默默無聞的研究員,成為了享譽世界的偉大科學家。

然而,二戰前夕,納粹開始瘋狂迫害猶太人,被稱為當時「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的猶太學者愛因斯坦自然也成為了納粹的眼中釘,他不得不離開德國,前往美國避難。

當1933年,愛因斯坦抵達美國後,為了融入美國的生活,他特意去商店買了一件典型的美國貨——一件李維斯的夾克,並藉此表達,

「我願意在美國紮根下來,這裡是我的精神和科學家園…」

但是,紮根在此的愛因斯坦,並不只埋頭專註於學術,科學之外,他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是一個對人類有巨大悲憫心的人。

他加入民權運動,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還曾公開叫賣簽名,一美元一個,賣得的錢都捐給了兒童慈善機構。

在這位科學家的心中,學者背負的道德責任重要性不亞於科學。

1939年,二戰爆發,一場關乎人類命運的事件,讓愛因斯坦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

當時,愛因斯坦正在長島休假,從另一位逃亡到美國的德國科學家口中得知,

希特勒正在緊鑼密鼓地製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威力空前的炸彈,這種炸彈所依仗的理論基礎,正是愛因斯坦的重要理論之一:質量能方程式E=mc2

此時,愛因斯坦擔心納粹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將給世界帶來滅頂之災,為了先發制人,他給當時的總統羅斯福寫信,呼籲美國以他的科研理論為基礎,研製自己的炸彈——原子彈。

幾個月之後,曼哈頓計劃誕生,美國政府投入了上千位科學家,日夜兼程,決心要在納粹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而作為一貫的和平主義者,愛因斯坦雖然提出了建議,卻並未參加該項目的研究。

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裡,包括了當年才19歲的年輕科學家Roy Glauber:


「當時,我們以為德國人知道我們所知道的一切,至少有一部分,我們不得不加快腳步,自己在理論的基礎上造出原子彈….」

Roy Glauber

1945年初,二戰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納粹失敗幾乎成了定局,

當意識到納粹對世界的威脅消失之後,愛因斯坦認為,美國乃至世界各國再沒有必要製造原子彈了,他立刻行動起來,打算阻止曼哈頓計劃,愛因斯坦再一次給羅斯福總統寫信,這一次,信的主要內容就是:

科學家和政客的想法是不一致的,請停止曼哈頓計劃!

在愛因斯坦看來,科學家們負責製造原子彈,政客們卻掌握著決定用原子彈來殺死誰的權力,這對人類未來和平的巨大威脅….

不幸的是,這封信羅斯福總統並沒有看到,他在拆開這封信前就已去世。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了,不久之後,杜魯門總統指示美國空軍向日本的長崎,廣島兩地投下兩枚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也讓20萬人瞬間灰飛煙滅。

當愛因斯坦得知這一消息,連聲驚呼:


「我的天啊….」

多年之後,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的Roy Glauber回憶起來也同意愛因斯坦的觀點:


「如果沒有原子彈出現,這個世界或許會變得更好…..原子彈的出現,讓全世界的人類都處於惶恐不安之中。」

此後的數年,愛因斯坦一直致力於反對核武器的運動,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反核鬥士,BBC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評價是: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還一直很高調,從不拒絕公開談論道德問題,他特立獨行,用影響力號召世人用科學做正確的事,造福人類,也正因此,他無愧於20世界最偉大科學家的稱號。」

圖靈

如今這個時代,計算機及其衍生品滲透進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AI,智能手機,平板電腦,VR,各種物聯設備幾乎都離不開計算機。

這一切的起點,離不開一個偉大的名字:阿蘭·圖靈。

他的故事,比起其他科學家來說,更為另類,他不但是一位偉大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長跑運動員,他還是一個Gay,因為同性戀的身份,更為了科學研究,他做出了巨大犧牲,並因此失去了生命。

圖靈從小就智力超群,15歲的時候, 他就寫了一本簡化版的關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書,作為禮物送給母親。

1931年,他考入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因為成績優異獲得了數學獎學金。


上大學期間,他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能輕鬆解決任何可計算問題的機器,這種機器,也就是我們今天計算機的雛形。

隨著二戰的爆發,圖靈的人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同時,他也因此改變了人類歷史。

1939年,他應英國軍方的召喚,來到Bletchley莊園從事一項秘密任務。

當時,歐洲戰場激戰正酣,納粹德國下定決心要入侵英倫三島,英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軍方把戰勝納粹的希望寄托在了破解德軍的傳遞情報的密碼上。

圖靈和他的同事們,正是承擔這一絕密任務的學者。

當時,德軍的所有情報都是通過一種名為Enigma的秘密機加密傳遞的,

這種密碼機就是通過一定的設置,把鍵盤上的字母按照既定的規律,以另外一種字母發送出來,例如敲擊鍵盤上的字母B,實際上顯示出來的卻是字母O,簡單來說,只要要弄清Enigma密碼機的設置,就能破譯出其中的密碼。


然而,這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要是要人命的,

因為,Enigma設置密碼組合的可能性,一個個枚舉的話,總共有158,962,555,217,826,360,000種可能(大約158億億…)….

不光如此,德國人每天半夜都會按時改變Enigma密碼機的設置,也就是說,辛辛苦苦破譯出來,第二天立刻作廢,不得不重新開始破譯,

這種情況下,儘管密碼學專家們夜以繼日破譯,每天所能夠破譯的情報數量仍十分的有限。

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憑藉人力及時破譯Enigma的全部情報,根本就是不可能任務。


和其他密碼破譯員不同,圖靈壓根沒打算用人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知識靜靜地躲在一個角落裡,製造自己的機器,他有一個大膽的設想:


直接設計一種破譯密碼的機器,用機器來對抗機器!


這個機器,像極了多年來存在於他腦海中,如今正付諸實施的,「能輕鬆解決任何可計算問題的機器」——圖靈機!

圖靈忙活了很久,終於造出第一台圖靈機,取名為炸彈,這台機器的效率如同36台Enigma機同時運行,對大量數字組合進行運算處理,圖靈機被造出來之後,一直是皇家海軍的女兵進行操作,Ruth Bourne就是當時的圖靈機操作員之一:

「圖靈注意到,在軍事情報往來中,天氣情況是出現最頻繁的短語,你只先破譯一些簡單的提示信息,如天氣之類的,然後向圖靈機輸入,它就能立刻開始計算,並找出其中的規律..」

圖靈機的誕生,讓原本需要人力花費幾個星期的破譯工作,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Bourne當年操作了這些機器很長時間,她本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破譯納粹的密碼,這一切,直到二戰結束後30年才得以揭曉。

圖靈和他發明的圖靈機,將英國從瀕臨毀滅的邊緣拉了回來,準確掌握了情報的英軍,在北非戰場和大西洋戰場上都取得了難以想像的優勢….

就連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也稱讚:


「Bletchley莊園的工作,讓二戰結束提前了兩年!沒有圖靈,我們很可能贏不了二戰….」

二戰結束之後,圖靈繼續在政府通信部門擔任顧問,繼續在圖靈機的基礎上,設計改變世界的計算機。

他先後造出了Ace和Pilot Ace兩種最早的,能儲存程序的計算機。


從那以後,世界上出現的所有計算機,無一例外都在某種程度上都依賴於圖靈機的原理,


從大型計算機,到手中的智能手機,圖靈真實地改變了人類世界….

然而,圖靈不知道是,科學以外,一場運動正在英國悄然興起,那就是根除和鎮壓同性戀….


不幸的是,圖靈是一名同性戀….

1952年,圖靈的世界轟然坍塌,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細節遠比人們想像的可怕。


警方發現,圖靈和一位男子有染,之後便將他逮捕,指控他犯有嚴重猥褻罪。


圖靈對所有指控供認不諱,之後法庭判決了圖靈監禁。

然而,之後發生的一切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原來,由於圖靈不肯坐牢,寧願選擇化學閹割。


他想的是,如果接受化學閹割,至少不會因為坐牢而中斷自己的研究…

於是,他在曼切斯特醫院接受所謂的「正規治療」(化學閹割),實際上是被定期注射雌性激素,以抑制他的性衝動...

正是這樣一個選擇,讓圖靈陷入了近乎崩潰的邊緣,此後一年的時間裡,他的乳房開始發育,心情開始變得無比沮喪,性功能也徹底消失….

圖靈在通信部門實在待不下去了,他把愛好轉向了大自然,他絞盡腦汁,推導出了一個公式,幫助生物學家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動物會進化出斑點,而另一些動物則進化出條紋。


這個公式,是圖靈生前最後的科研成果….

在被法庭審判的兩年後,圖靈在曼徹斯特的家中死亡,他吃了一半一個含有氰化物的蘋果,用自殺戰結束了自己41歲的生命….

BBC對圖靈的評價是:

「圖靈這位天才科學家的遭遇,同時反映了20世紀最好的一面和最壞的一面,如果沒有二戰爆發,他沒有資金造出那台改變人類歷史的計算機,而在二戰結束後,他又遭受了殘酷的迫害,並最終為了繼續科學研究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圖靈對後世的影響無比重要,入選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當之無愧。」

屠呦呦

過去的100年,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治療疾病的方法,這其中就包括危害人類最大的疾病之一——瘧疾….

瘧疾是危害性僅次於天花的致命疾病,據說在20世紀,被瘧疾奪走的生命的人數超過3億,尤其以非洲死亡率為最高….

迄今為止,非洲因瘧疾死亡的人類,佔據了世界瘧疾死亡總人數的90%…

而現在,一種名為

青蒿素

的藥物,讓瘧疾病人的死亡率極速下降,


青蒿素,也是有史以來治療瘧疾最有效的藥物,沒有之一,它的出現,讓數百萬感染瘧疾的人死裡逃生。

然而,40多年來,研發出青蒿素,戰勝瘧疾的科學家的名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為世人所知曉,人們只知道,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的一個醫療機構研發出了青蒿素。


這位拯救全世界數百萬人生命的偉大科學家的故事,要從「尋找青蒿素的發明人」開始….

到底是誰研發了青蒿素?

這是多年來,一直縈繞在美國華盛頓的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兩名研究員,Louis Miller和蘇新專博士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謎題….

多年來,Miller博士一直對「青蒿素髮明人」 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為此研讀了大量相關論文:


「關於青蒿素最早的論文出現在1979年,但是論文上卻沒有署名,這樣重大的發現,竟然沒有署名,這實在令我驚訝!」

2005年,Miller博士和蘇新專博士應邀去中國參加一次瘧疾的學術研討會,


Miller博士忍不住大聲發問:

「你們知道是誰發現了青蒿素嗎?」


然而,在場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覷,Miller博士感到無比震驚:

「中國有專門的瘧疾研究機構,卻沒有人知道是誰發明了征服瘧疾的青蒿素…」

於是,蘇博士開始自己從網上尋找線索,他發現很多論文都提到了北京一家相同的研究機構,蘇博士於是打電話過去諮詢,對方表示會給他寄來一份資料,不久之後,相關資料寄到了蘇博士手上。

在這個厚厚的檔案袋裡,是和青蒿素髮現人有關的原始文件。一個名字闖入了蘇博士的視線:


屠呦呦!

綜合這些資料和諮詢得到的內容,蘇博士和Miller拼湊出了「青蒿素髮現」的整個來龍去脈….


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不單單是一個有關科學發現的故事,更是一個犧牲自我,只為拯救世人生命的,為科學獻身的故事!

時間回到1965年,故事最初的起源地是越南,當時,美越戰爭打得難解難分,交戰雙方都出現了大量人員傷亡….


然而,美越雙方都不約而同地發現,比起猛烈的炮火,他們還有一種共同的敵人——蚊子…


雙方士兵很多人在被攜帶瘧疾的蚊子叮咬後死亡,美軍的統計顯示,一個班常常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瘧疾。

越南方面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顯然也為此焦頭爛額。


當時的越共主席胡志明訪問中國時,向毛澤東主席尋求幫助,其中一個迫切需求就是希望中國能幫忙找到對抗瘧疾的治療辦法。

在這樣的情勢下,毛主席把尋找治療瘧疾的藥物列為重中之重,


1967年5月,尋找治療瘧疾藥物的523項目工程正式啟動。

當時,在北京中醫研究院的39歲研究院屠呦呦,成為了項目組裡的一員…


屠呦呦立刻著手開始研究工作,她接連測試了200種化合物,都沒有找到一種有治療瘧疾的效果...


她開始翻閱古老的中醫書籍,希望從中找到治療的線索。


在一本由葛洪編寫的傳統草藥書《肘後備急方》里,她找到了線索: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這短短的幾句話,讓屠呦呦再次對青蒿這種植物再次提起了興趣,因為在此之前,她已經對青蒿進行了測試,並沒有取得什麼效果,

這一段話卻令她茅塞頓開,她察覺到自己之前使用傳統熱煎法,很可能會破壞青蒿里的成分,於是,她決定按照原始的藥方,在低溫下,用萃取的方式提取青蒿裡面的化合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取之前,這種青蒿是屠呦呦在北京郊區采來的野生青蒿,就是後來被認定為黃花蒿的植物….

測試的結果非常驚人,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被全部殺滅,


不過,當研究小組在小白鼠身上實驗時,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其中一部分小白鼠被治癒,另一些則中毒死亡….

鼠和人畢竟不一樣,想要知道青蒿素是否安全有效,只有一個辦法——人體實驗….

此時,屠呦呦堅信,青蒿素是有效的,她自願成為青蒿素的試用者,


這位青蒿素的發現人,要用生命來檢驗藥物的毒性…


就這樣,她住進醫院。此後的幾天里,醫生不斷加大青蒿素的劑量,讓屠呦呦服用…


在服用之後,屠呦呦感覺良好,更重要的,大家發現,她的心臟,腎臟,肝臟全部正常,測試的結果表明,未發現青蒿素對人體有明顯毒副作用。

雖然青蒿素大獲成功,但這種藥物也花了幾十年才傳遍世界,從而拯救無數人的生命…


首批藥片在1986年獲得生產許可,


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才將青蒿素添加到基本藥物清單中….

從此,世界範圍內,因瘧疾死亡的人數下跌了驚人的50%,不少國家徹底根除了瘧疾…


此後的歲月中,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完善青蒿素,她始終在默默無聞地工作,從未期盼過名利….

然而,世界終究不會遺忘這位科學家作出的偉大貢獻,


2015年,在青蒿素被發現40年後,遠在華盛頓的Louis Miller和蘇新專終於發現了這位幕後英雄,並在《細胞》期刊上刊登了屠呦呦的故事。

2015年,84歲的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

在領獎台上,老科學家保持了一貫的低調和謙虛:


「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

在獲得諾獎之後,屠呦呦依舊住在北京,依舊低調,樂意遠離公眾的視線。

BBC對屠呦呦的評價如下:

「很少有人具有這種不惜犧牲自己來拯救他人的非凡勇氣,如果以拯救人類數量的標準來評判,屠呦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她發明的藥物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包括地球上最貧困地區的居民和數百萬兒童,20世紀的傳奇科學家裡,屠呦呦當之無愧應佔有一席之地。」

BBC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的4位科學家,他們擁有各自不同的出生,走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歷程,從不同的方面影響和改變了人類歷史,推動了文明的進步。

他們的偉大卻有著相通之處,都身負不世出的天才,在科學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他們又並不安於科學,在造福人類的偉大目標上,用於犧牲自我,且從不因此退縮。

縱觀20世紀的人類歷史,充滿了不忍直視的人類悲劇,也充滿了感人至深的光輝事迹,


以上4位偉大科學家,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歷史最美好的那一面,擁有他們,是全人類的福氣...

而BBC的這部紀錄片 <Icons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現在也在騰訊視頻上獨家播出中。



在接下來的幾部分里,

20世紀最偉大的運動員

你認為是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還是5屆殘奧會11枚金牌的獲得者Tanni Grey-Thompson,又或是11個大滿貫,還贏下當年網球「性別大戰」的Billie Jean King?



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

,你覺得是畢加索,希區柯克,安迪沃霍爾還是Virginia Woolf?



娛樂明星

的部分,你認為最偉大的是David Bowei,查理卓別林,瑪麗蓮夢露,還是Billie Holiday?

如果想知道這些20世紀傳奇人物的故事,就持續關注這部片咯~



點擊看第一集:科學家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