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我知道你會聽崩壞3的聖痕故事,但我又不希望你只記得故事

我知道你會聽崩壞3的聖痕故事,但我又不希望你只記得故事

我向來是把專欄當做與所有人交流的另一種形式,它不像【聖痕故事】那樣成體系,但可以承載更多的歡樂,或者是聖痕故事的另一種補充。我是smile,劉喜脈,這是我的【自搬運】,謝謝你的支持~

我知道你會聽崩壞3的聖痕故事,但我又不希望你只記得故事——因為,這些人物被我們記得,是因為他們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從來不希望大家被各種莫名其妙的的毒雞湯灌暈了腦袋,更不希望大家成為「傻白甜」,以為這個世界只有美好。事實上,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人世間的事兒,沒有那麼多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遊離於黑白之間。

你們會抱怨,1期內容不到8分鐘,太短。事實上,太長的內容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會看,而且,內容越長,背後的心力和打磨的時間越長。之前的專欄也提過,每1期的視頻文本約3000字,成型的初稿一般是8000字-12000字,為了保證整個內容的圓潤,需要大幅刪減,去除所有【陽春白雪】的東西,要保證內容通俗易懂(不至於讓人覺得我在裝X)。

我更希望是一種拋磚引玉,因為每一位大師的作品、生平,遠不是這幾千字就能說明白。有可能,還需要你去看更加專業的書去把這個坑給填上,而不是隨便網路搜索獲得的知識。你隨手獲得的知識遠比認真考究的知識記憶更深,這些知識也許沒什麼用,沒準兒會在你需要的時候蹦出來讓你驚艷四周。

我們都會讚歎米哈游畫師的人文功底,同時,其實你認真看視覺小說所夾帶的【硬貨】,雖然偶爾有點掉書袋的感覺,但的確是有不少內容去品讀的。我認真做視頻快2個月後,會逐漸反思幾個問題:第一,我對原畫的解讀是否到位?第二,我對歷史人物的理解是否到位?第三,我在視頻中的表達是否到位?在娛樂性和知識性的平衡,我該如何取捨?

雖然我並不會像某些人一樣,將【喬布斯】奉為神,但他的兩個觀點,我是贊同的,第一,是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進行突破;第二,是著名的「keep hungry ,stay foolish」(至於是keep還是stay就不計較了)。所以,我需要在娛樂與知識的十字路口進行突破,同時,保持永不滿足的狀態,去迎接每1天,和儘可能打磨出下1部好作品。

事實上,正如我最開始的專欄提到的一樣,隨著播放量的增長、粉絲數的增長,我越發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就是【責任】。因為我似乎選擇了一條比較【難】的路,與其他唱唱歌、跳跳舞、打打遊戲、搞搞笑等不同,每個人或許因為年紀和閱歷的理解有偏差,我必須保證內容更加保證大多數人看得懂,內容盡量不出錯,講的東西讓人覺得有趣,而且還要保證風格不斷出新

我很喜歡讀的書中有一本名為【娛樂至死】,另一本名為【烏合之眾】。在當代互聯網越發「保守」的情況下,我越發感到恐懼。它的來源有很多,比如,原創的沒有洗稿、抄襲獲得的【利益】多;內容過水,水到可以在沙漠種樹的營銷號對整個大環境的衝擊;人們對於短平快的追求。我自己的體會是,慢工出細活,好的東西都是靠時間砸出來的——我想了想,人類歷史幾千年,好像真沒什麼反例。

我和你分享上面的所有心得體會,是希望你們能基於【理解】之上的【支持】。比如,我會口誤,我會查錯資料,我會遇見難免來抬杠的路人,我製作的內容質量會參差不齊等;同時,我是1個人,我1個人就是1個團隊,我是播音、導演、剪輯、特效、文案的綜合體,負責完成構思到出品的全過程。我不能保證定期出稿,更不能避免內容被別人搬運、洗稿等一切破事兒~

另外,我考慮後期會把【聖痕故事】的文案整理成專欄,算是對視頻內容的另一種補充,這樣或許能幫助各位更全面的理解歷史人物,而且能把視頻中的疏漏做個彌補。暫時想到這些,感激你能看到這兒,還望你繼續支持和鼓勵,祝好~

(づ ̄3 ̄)づ╭~

崩壞三聖痕故事09:卡拉瓦喬,用生命定義「瀟洒走一回」的奇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喜脈 的精彩文章:

爐石傳說:講個「笑話」,這款遊戲不僅免費而且十分休閑?
崩壞3:如果你喜歡原畫上的泰勒斯,可能會膜拜歷史上的泰勒斯!

TAG:劉喜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