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了解身體的免疫系統嗎:疾病、紊亂和系統功能

你了解身體的免疫系統嗎:疾病、紊亂和系統功能


免疫系統是身體內部結構和機理防禦的集合體,其作用是防止疾病或者其它可能造成損害的異物。圖中是T細胞正在攻擊一個癌症細胞。

  免疫系統是身體內部結構和機理防禦的集合體,其作用是防止疾病或者其它可能造成損害的異物。圖中是T細胞正在攻擊一個癌症細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免疫系統是身體內部結構和機理防禦的集合體,其作用是防止疾病或者其它可能造成損害的異物。專家指出,當身體功能正常的時候,免疫系統能識別出各種威脅,其中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並將它們與人體自身的健康組織區分開來。

  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人體免疫系統大致可分為兩類:先天性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免疫系統,主要是由將外來異物拒絕體外的身體屏障組成。先天免疫的成分包括:皮膚、胃酸、眼淚和皮膚油脂中的酶、粘液和咳嗽反射,還包括先天免疫的化學成分,其中包括: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1。


  先天性免疫是非特異性,也就是說不能抵禦任何特定的威脅,適應性或者後天性免疫是面向身體的特定目標免疫,它比先天性免疫更加複雜。在適應性免疫系統中,威脅必須經過身體的處理和識別,之後免疫系統形成專門針對威脅的抗體。之後威脅被中和,適應性免疫系統能夠「記住」威脅,這使得未來對同一種細菌的反應更加有效。


  免疫系統主要部分

  淋巴結: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臨床醫學實用指南」,淋巴結是小型、豆狀結構,能夠製造和儲存細胞,抵抗細菌感染和疾病,是淋巴系統的一部分。淋巴系統是由骨髓、脾臟、胸腺和淋巴結組成,淋巴結也含有淋巴液,這是一種透明液體,可攜帶細胞抵達身體不同部位。當身體與感染做鬥爭時,淋巴結會變大,並感到疼痛。


  脾臟:這是身體最大的淋巴器官,位於身體左側,在肋骨下方,胃部上方,含有可以抵抗感染或者疾病的白細胞。依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觀點,脾臟還有助於控制身體血液數量,處理老化和受損血細胞。


  骨髓:它是骨骼內部中心製造白血細胞的黃色組織。NIH表示,在髖骨和大腿骨等骨骼內的海綿狀骨骼組織含有叫做幹細胞的未成熟細胞。幹細胞,尤其是從體外受精卵子中提聚財的胚胎幹細胞,它們在成為任何人類細胞之前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倍受科學家關注。


  淋巴細胞: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稱,這些小的白血細胞在抵禦疾病時具有重要作用,淋巴細胞有兩種類型,分別是:B細胞和T細胞,B細胞產生抗體攻擊細菌和毒素,T細胞則幫助摧毀細菌感染或者癌細胞。「殺手T細胞」是T細胞的亞群細胞,它能夠殺死感染細菌和其它病原體的細胞;「助手T細胞」有助於確定身體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反應。


  胸腺:胸腺是T細胞成熟的小型器官,它是人體免疫系統經常被忽視的部分,位於胸骨之下(其外形頗似百里香葉片),可以觸發或者維持導致肌肉無力的抗體。梅約醫學中心表示,有趣的是,據美國國家神經紊亂和中風研究所的研究顯示,相比之下,嬰兒胸腺是較大的,一直生長到青春期,然後開始慢慢萎縮變小,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被脂肪所取代。

  白細胞:它是抵禦疾病的白血細胞,能夠消除病原體,是先天免疫系統的第二隻手臂。根據梅約醫學中心的觀點,人體白細胞指數較高被認定為「血細胞增多症」。先天性白細胞包括:吞噬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樹突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免疫系統疾病


  如果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定義非常廣泛,那麼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哮喘和濕疹都是很常見的。然而,根據夏威夷凱薩醫療機構過敏和免疫學主任馬休·劉(Matthew Lau)博士表示,這實際代表了對外界過敏原的過度反應。哮喘和過敏與免疫系統有關,一種通常無害的物質,例如:草花粉、食物顆粒、黴菌或者寵物皮屑,都會被誤認為是一種嚴重威脅。


  免疫系統其它失調現象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狼瘡和風濕性關節炎。馬休說:「與免疫系統缺陷相關的一些非常見疾病存在先天性抗體缺陷和細胞介導。」


  NIH表示,免疫系統紊亂會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指出,當免疫系統不正常時,免疫系統就會出現免疫缺陷,從而出現反覆出現和危及生命的病毒感染。對於人類,免疫缺陷可能是遺傳疾病,例如:嚴重的聯合免疫缺陷、艾滋病或者通過使用免疫抑製藥物造成的。

  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表明,自體免疫是由於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組織,就好像它們是異物一樣。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橋本氏甲狀腺炎、風濕性關節炎、1型糖尿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另一種疾病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紊亂疾病——重症肌無力。


  免疫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梅約醫學中心指出,儘管免疫疾病的癥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發燒和疲勞是免疫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表徵。


  大多數情況下,免疫缺陷都是通過血液檢測診斷髮現的,通常是檢測免疫元素指數,或者檢測免疫功能活躍性。過敏狀況可以通過血液測試或者過敏皮膚測試進行評估分析,從而確定哪些過敏原會引發癥狀。

  在過度活躍或者自身免疫狀態下,降低免疫響應的藥物,例如:皮質類固醇或者其它免疫抑製藥物,可能非常有效。馬休說:「在一些免疫缺陷狀態下,藥物治療可以起到替代體內缺失元素的作用,也可以進行抗體輸液抵禦病毒感染。」


  馬休指出,治療手段可能包括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是在實驗室里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可以與體內物質結合在一起,它們可以用來調節引起炎症的部分免疫響應。依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觀點,單克隆抗體被用於治療癌症,它們可以直接將藥物、毒素或者放射性物質直接帶到癌細胞。


  免疫學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718年:英國駐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大使的夫人瑪麗·沃特利·蒙塔古(Mary Wortley Montagu),觀察發現天花病毒嚴重感染土耳其當地居民,隨後她在自己孩子身體上進行了試驗。


  1796年: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首次展示了天花疫苗。


  1840年:雅各布·亨利(Jakob Henle)提出第一個現代疾病微生物理論。


  1857-1870年: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證實了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的作用。


  1880-1881年:細菌毒性理論可用於研製疫苗。巴斯德進行了雞霍亂和炭疽疫苗實驗,並將該理論付諸實踐。1981年5月5日,巴斯德用5滴活性衰減炭疽桿菌對24隻綿羊、1隻山羊和6頭奶牛進行了疫苗接種。


  1885年:9歲的約瑟夫·梅斯特(Joseph Meister)被瘋狗咬傷,巴斯德對他注射了衰減狂犬病疫苗,之後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存活下來的狂犬病患者。


  1886年:美國微生物學家蒂歐伯德·史密斯(Theobold Smith)證實,熱滅活霍亂桿菌培養物對預防霍亂十分有效。


  1903年:莫里斯·阿圖斯(Maurice Arthus)描述了局部過敏反應,目前該反應被稱為「阿圖斯反應」。


  1949年:約翰·恩德斯(John Enders)、托馬斯·韋勒(Thomas Weller)和弗雷德里克·羅賓斯(Frederick Robbins)在組織培養液中測試了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發展,他們用免疫血清中和,並證實神經毒性隨重複通路減少。


  1951年:科學家成功研製黃熱病疫苗。


  1983年: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發現HIV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


  1986年:乙肝疫苗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製造。


  2005年:伊恩·弗雷澤(Ian Frazer)成功研製出人類乳突病毒。(葉傾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拓撲物理學即將迎來爆發嗎?很多材料或具有拓撲結構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