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馬驊·夢遊的人走了二十里路,還沒醒

馬驊·夢遊的人走了二十里路,還沒醒

山雨

馬驊

從雨水裡撐出一把紙傘,外面塗了松油,內面畫了故事∶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通往雲里的山路上。

夢遊的人走了二十里路,還沒醒。

坐在碉樓里的人看著,也沒替他醒,

索性回屋拿出另一把傘,在虛無里冒雨趕路。

馬驊

1972—2004,天津長大,1991年~1996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詩歌、戲劇和小說,是復旦詩社的中堅力量,組織過多場大型詩歌朗誦會,並擔任燕園劇社社長、編劇、導演並主演了多部戲劇,2002年起一直擔任《詩生活月刊》的主編,因車禍遇難。

許地山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他和夫人周俟松有過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1933年秋,許地山攜夫人赴廣州中山大學講學,之後繞道台灣探親。這期間兩人大吵一場,都不肯妥協。一氣之下,周俟松憤憤地說:「我再也沒法與你生活在一起!」說罷便負氣回北京去了。許地山則遠赴印度考察宗教去了。

1934年,在印度的許地山反思後給周俟松寫了封信,在信中訂立了「愛情公約」:

一、夫婦間,凡事互相忍耐;

二、如意見不合,大聲談話以前,各自離開一會兒;

三、各自以誠相待;

四、每日工作完畢,夫婦當互給肉體和精神的愉快;

五、一方不快時,他方當使之忘卻;

六、上床前,當互省日間未了之事及明日當做之事。

大半年的分離,周俟松也對婚姻有了一些感悟,她覺得強迫他人非按自己的意志行事,這是就是霸道,看似是愛,實際上卻讓對方感到有被「奴役」之嫌。過一段時間,許地山回國到家裡,抬頭看見牆上高懸著他擬的那份「愛情公約」。

從此,兩人都自覺遵守公約,終於營造出了一個和諧的充滿溫馨和歡樂的家庭。

世界不盡,有情不盡;有情不盡,輪迴不盡;輪迴不盡,濟度不盡;濟度不盡,樂土乃能顯現不盡。

——《空山靈雨》

編輯 | MN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復旦的「網紅教授」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清朝
家裡有這樣的香氣,多好!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