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智能+」遇見製造業 為行業升級注入新能量

當「智能+」遇見製造業 為行業升級注入新能量

近年來,人工智慧已經逐步走向實際落地,並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對傳統的製造業來說,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無人機等技術及設備的應用,不僅對製造業的原有模式造成了一定的衝擊,而且也促使製造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在政策鼓勵、資金扶持等多種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製造業向著智能化、高效化轉型升級的速度不斷加快,產業發展總體呈現出一派蓬勃的景象。

人工智慧成社會各界關注熱點

在2019年3月召開的兩會上,許多「高科技」精彩亮相,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從實現全息化展現新聞第一現場的智能AR直播眼鏡,到兩會新聞中心隨處可見的「5G已覆蓋」標識,5G、AR、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無疑為兩會的召開增添了更多科技感。

實際上,人工智慧這一概念已經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2018年,人工智慧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由此可見,我國有關部門對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應用狀況十分關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 」,為製造業進行轉型升級注入動力。當前,我國製造業發展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技術創新速度相對較慢、產能過剩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利用多種前沿技術來提升製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無疑是一種新的方式。

「智能 」為製造業升級注入動力

自《中國製造2025》正式印發以來,智能製造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如何進一步解決製造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升製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必須面對和探討的問題。業內人士經過分析後指出,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日趨成熟之際,製造業從業者應充分發掘多種前沿技術的優勢,並積極推動其在重工機械裝備、船舶裝備製造等領域的應用。

目前,在政策的有力引導下,我國多個城市和地區正積極將物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技術及設備引入工廠,並希望藉助這些技術及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生產模式。例如,物聯網技術。通過在生產車間安裝感測器等設備後,生產管理人員就可以對生產設備和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監控,以此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解決。

與此同時,在貨物倉儲管理方面,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將工業產品的入庫時間、件數等信息上傳至雲平台,產品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不同倉庫貨品的存儲狀況,從而調整產品的營銷計劃,由此避免貨品庫存積壓等狀況的發生。

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需多方推動

目前,雖然我國製造業發展具備良好條件和重要支撐,但是製造業在向著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仍面臨一系列挑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仍需要找准痛點難點對症下藥。關鍵設備和核心技術不足、低端產品過剩和中高端產品不足等問題尤其值得重視。

面對此種狀況,依靠個人努力推動製造業向前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企業、高校等多方的共同參與。那麼,到底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推動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呢?有業內人士認為,要想推動製造的健康發展,首先要提高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方面,科研機構要加大對製造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從源頭提高創新成果質量;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立健全較為完善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廣渠道和擴散機制。

其次,要引導人才向製造業匯聚。高素質人才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當前人才培養的重點應該放在具有國際視野和開拓精神的企業家、擁有跨學科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掌握前沿製造工藝和技術的勞動者等人才培養方面。

此外,加強產權、標準、品牌、徵信等軟環境建設、暢通金融「活水」流入製造業的渠道等,也有助於製造業發展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展望未來,相信在多方共同推動下,我國製造業發展將取得累累碩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大熱 那架無人機你注意到了嗎?
空中Wi-Fi初長成 太陽能無人機究竟價值幾何?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