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10億打造的便利店終於開業,全家7-11「好日子」到頭?

阿里10億打造的便利店終於開業,全家7-11「好日子」到頭?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要論零售業的功夫,真沒有一個打得過馬雲。


馬雲亮劍

中國的便利店要變天了!

近日,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斥資10億打造的便利店品牌——逸刻首家門店在上海正式開業。

消息傳來,全家、羅森、7-ELEVNE統統坐不住了。

因為這是馬雲繼掀起摧枯拉朽的電商狂潮後,又將顛覆之劍刺向線下實體店的最大動作。

眾所周知,中國便利店有百萬家之多,那麼毫無疑問,這一次顛覆將更為徹底,更為大眾,更為接地氣。

阿里逸刻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

首先是面積:

便利店,英文名Convenience Store,是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的舶來品。這種業態來到中國後基本照搬外國模式,面積狹小、功能單一。

然而逸刻一開業,便讓人眼前一亮。雖然名為便利店,但逸刻面積卻非常大,首家店超過500平米,今後的店也都在200平以上。

有人肯定要問,一家便利店,賣賣日用品,要這麼大面積幹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其次是品類:

在逸刻,餐飲部分高達全面積的60%。除了常規商品,它還有咖啡、熱飲、熱食、快餐、關東煮和烘焙產品。

在它店內有多達20多個就餐位,消費者無論一日三餐還是下午茶和夜宵,統統能在這裡最快解決。

試想一下,飢腸轆轆的時候總有一家食物豐沛的餐廳為你亮一盞燈,該是多溫馨的畫面。

這哪是便利店,分明是一家超級便利的餐廳。

再次是線上線下打通:

作為阿里新零售最接地氣的項目,逸刻必然擁有濃濃的電商基因。換句話說,它全方位支持網上下單門店配送。

不想下樓?OK,去逸刻APP下個單,十分鐘後香煙啤酒瓜子就到門口了。

更為叫絕的是,便利店的商品價格從此透明化,全家、7-11那些高毛利的商品將在太陽底下進行徹底曝光,誰還會甘當韭菜?

最後是阿里的技術:

大家都知道,阿里的人工智慧技術一步步走強,人臉識別、精細掃描、無感支付……統統到了落地的最後階段。不妨設想,當這些AI和逸刻完美結合,便利店該掀起怎樣的顛覆風暴。

我們上面說過,全國有上百萬便利店,然而除了小部分日系品牌生存較好外,大部分夫妻店都盈利艱難,店效更是被全家和7-11遠遠甩出5條街。

中日便利店店效對比(元人民幣/天,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這一切,即將成為歷史。只等逸刻跑通商業模式,只等馬雲振臂一呼,中國便利店就能奪回主場優勢,讓日系打道回府。

歷史會證明,中國人永遠不比日本人差。


帝國初成

從馬雲喊出新零售口號開始,短短兩三年時間,阿里巴巴已經在零售行業騰起萬丈巨浪。數不清的零售業態紛紛加入阿里陣營,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越來越清晰明了。

第一,進軍購物中心

2017年1月,馬雲斥巨資177億元收購銀泰集團。銀泰在國內擁有17個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拿下銀泰這個龐然大物,是馬雲從線上走向線下、從虛擬走向實體的萬里長征第一步。

2018年2月,馬雲再次54.53億元大手筆入股居然之家,「中國版宜家」從此成為阿里一員。馬雲不僅掌握了幾十塊的小額消費,就連上百萬的大單也進入阿里帝國。

第二,收購商超

2015年8月馬雲斥資283億元收購蘇寧易購20%股份,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家電行業迎來了阿里這個龐然大物。

2016年11月,浙江最大的連鎖超市三江購物加入阿里巴巴。

2017年11月,馬雲再次以224億港幣大手筆拿下高鑫零售,國內400多家大潤發成為阿里布局新零售的橋頭堡。

第三、布局便利店

早在2017年,馬雲就開始布局便利店。當時,天貓小店、淘咖啡無人店等網紅店相繼開業,雖然賺足眼球,但卻是空有聲量。

如今,逸刻打響阿里進軍連鎖便利店的第一槍,立下一年內開500家分店的軍令狀,可謂馬雲念念不如,必有迴響。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我們回頭看看馬雲下的一盤大棋:

從超級購物中心,到大型超市,再到小型便利店,至此馬老師終於湊齊了線下布局的最後一塊拼圖。

春潮帶雨晚來急,我們不妨拭目以待,一場席捲新零售的狂風驟雨即將來開序幕!


帝國「野心」

我們不要忘了,在實體店高歌猛進的馬雲在線上更是罕有敵手。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牢牢佔據著電商一哥的位置,市場份額高達58.2%。

在中國,言電商必談淘寶天貓,這是人們永遠無法繞開的兩座大山。

在中國,說購物狂歡節,不是禮拜天不是黃金周,而是阿里巴巴的雙十一雙十二。

去年,阿里巴巴公布2018財年收入2502.66億元,其中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億元,同比增長60%,創出IPO以來最高增速。

這意味著阿里不僅體量讓人感到恐怖,速度更是一騎絕塵,這就是最讓對手們絕望的地方——它不但體能更好,而且速度比你快。

2016年,阿里巴巴交易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GDP規模排進世界第21位,匹敵一個阿根廷。

馬雲向世界攤開了阿里巴巴的藍圖:在未來20年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超越英國,創造1億就業崗位,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

這就是馬雲的「NASA」計劃——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極大進步。


結語

誰也沒有想到,從杭州湖畔花園的小區里走出來,阿里巴巴已成為一個市值5000億美元的全球巨頭。

雖然在它前面還有蘋果、谷歌、亞馬遜,但大家不要忘了,阿里巴巴還有上市體系之外的螞蟻金服和菜鳥物流,還有這個已經謀篇布局,只待決起而飛的新零售帝國。

在華爾街,有一家令上市公司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Research),然而它看到阿里的業務後卻罕見驚呼:這是全球最被低估的公司。

是的,你沒有看錯,阿里巴巴已臻化境,強大到讓對手卻步了。

阿里的強大背後折射出中國企業的崛起,不信你看,華為,騰訊等數不清的中國企業已經徹底覺醒:

華為的5G技術冠絕全球,晶元技術蓄勢待發;

騰訊的社交文娛帝國,就連臉書也要敬它三尺;

京東方的面板,福耀的玻璃在行業獨一無二。

它們集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它們永不停歇地破壞舊模式,永不停歇地創造新思想、新商業、新生活,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在全球各個角落高高舉起了五星紅旗。

作者:風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無印良品,你終於活成了別人討厭的樣子!
那一年阿里巴巴差點解體,任正非差點賣掉華為!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