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袁大頭成交價格!

袁大頭成交價格!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舶來品,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後。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

首先我們來看下袁大頭的年份。1元面值的袁大頭一共只有4個年份,3年、8年、9年和10年。除了這四個,其實還有一個5年的,但它不是1元的面值,而是1角和2角的面值。那6年、7年的?假的!那11年、12年?假的!袁大頭在民國時期能夠成為流通最廣、最受人民喜愛的貨幣,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成色、含銀量非常穩定。真袁大頭的直徑在38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間,成色應該是89%的銀,最純的可以達到90%銀。現在大家手裡的稍微偏輕和偏重也都是正常的,畢竟在流通的過程中會有損耗。

中華民國三年的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x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此組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一共三枚,品相完好,銀色甚佳,是為數不多存世量錢幣之一,此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錯版幣:肩章左右4杠,嘉禾8字結花處上下錯位,壹字最下一橫右邊長芒斷芒相併,錯版處於後腦少頭髮,嘉禾內齒不全。

了解,北京2014拍賣會的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上捷報連連,一枚廣東七三反版7.3錢銀幣以592萬元高價成交。在目前市場上,即使是普通的「袁大頭」,也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百元左右漲到現在的幾十倍,升值幅度頗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說了。

袁大頭,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袁大頭」銀元的誕生,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國際金銀價位的漲跌,也刺激了傳統的收藏市場,近五年的時間,民國年間的「袁大頭」可謂漲跌不停。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袁大頭」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

文中此枚「袁大頭蘇維埃版」正面鑄有大總統袁世凱的側面肖像及鑄造年度「中華民國三年」,背面鑄有嘉禾花紋,中間鑄有「壹圓」字樣。錢幣本身與袁大頭普通版並無二致,但在袁大頭像右側有戳記「蘇維埃」三字,使原本稀少的袁大頭更顯珍貴稀少,極具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袁大頭簽字版中袁成價格:RMB2,880,000----日期:2017-05-03

中華民國三年袁世凱金質樣幣----價格:RMB1,910,000----日期:2017-08-27

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價格:RMB3,880,000----日期:2017-03-25

袁大頭簽字版中袁成價格:RMB2,680,000----日期:2016-10-12

簽字版袁大頭價格:RMB2,840,000----日期:2017-03-19

簽字版袁大頭價格:RMB1,680,000----日期:2017-09-17

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價格:RMB2,910,000----日期:2017-07-20

袁大頭簽字版成價格:RMB2,570,000----日期:2017-01-27

袁大頭銀樣幣中華民國三年------價格:RMB1,840,000----日期:2017-01-26

袁大頭銀樣幣中華民國三年------價格:RMB1,770,000----日期:2017-04-21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一片繁榮,古錢幣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就是各收藏家關注的熱點。在我國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在古代的皇帝專制統治下,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伴隨著貨幣的改革,所以在研究古幣的時候也是在認識和了解一段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古韻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瓷器為何是投資收藏界的硬通貨?
古錢幣中的五大珍品你手裡有幾枚?

TAG:古風古韻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