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江湖兒女》:人世變遷中的愛與罪

《江湖兒女》:人世變遷中的愛與罪

廖凡和趙濤在賈樟柯的新片《江湖兒女》中。 |??COHEN MEDIA GROUP

回到世紀之交,在中國的北方工業城市大同,巧巧和斌斌是一對執掌大權的黑社會情侶。他們談不上是邦妮和克萊德——太有紀律性,太像做買賣——但有一點老派好萊塢黑幫風格。在《江湖兒女》的第一部分,斌斌掌管著當地的舞廳和賭場,他和巧巧出沒其間,充滿魅力和權威。

斌斌(廖凡飾)總是抽著煙,目光深沉,毫無表情的英俊面孔上偶爾流露出一絲愉悅或驚喜。巧巧(趙濤飾)出身更體面,她的魅力進一步放大了愛人的魅力。他們是一群騙子、馬屁精、糙漢和懷著野心的人當中最耀眼的明星,那些人對他們的崇拜中夾雜著嫉妒和恐懼。沒人比他倆更酷了。

大量的金錢交易,最終有槍開火,但賈樟柯引人入勝的新作《江湖兒女》並不是一部真正的犯罪片。縈繞在斌斌和巧巧周圍那股不法之徒的浪漫瀟洒氣息很快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晰、更冷酷的現實氛圍。賈樟柯是中國「第六代」電影人中的重要人物,也是21世紀最具創造力、最專註的導演之一。長期以來,他一直關注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力量對個人私密體驗的影響。他的電影無論是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都記錄了城市、風景和生活方式的變遷,而這些劇變影響著家庭、伴侶和朋友群體。

從一個角度來看——從劇情的基礎層面來看——《江湖兒女》的規模似乎並不宏大。這是關於兩個人的故事,他們的愛情在噩運和背叛的壓力下破滅了,但他們卻無法放棄彼此。斌斌被敵對幫派的成員襲擊,巧巧救了他的命。她沒有揭發他,而是接受了五年監禁,獲釋後她去尋找已經離開山西家鄉的斌斌。早些時候,他曾給她講過「忠義」這個黑道傳統準則,但似乎只有她在努力遵守。

在去找他的路上——此時是2006年——她乘渡船順流而下,穿過即將被建設三峽大壩淹沒的地區。之後,她又坐上一列開往西部的火車,與一名前往新疆的男子交上了朋友。即使沒有對中國地理或近代史的詳細了解,觀者也能感受到飛速變化帶來的錯位和動力,以及這片國土的廣袤和細密。

總會有一些新東西。當影片回到今天的大同時,這座城市幾乎已經面目全非。但賈樟柯的視角既不懷舊,也不樂觀。他的電影並不想像一個不變的過去,以便讓人們哀悼或渴望。(自2000年以來,他的重要非紀錄片或半紀錄片作品,包括《站台》、《任逍遙》、《三峽好人》、《世界》、《天註定》、《二十四城記》和《山河故人》。)它們也都沒有描繪出前方的幸福未來。他的世界總在不斷運動,他拒絕匆忙地穿過它——他的鏡頭運動非常優雅,場景有時緩慢得令人痛苦——這可以理解為一種抗議,提醒人們保持關注的道德必要性。

賈樟柯的一個持續關注的點是趙濤,自2000年的電影《站台》以來,趙濤幾乎出現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們在2012年結婚了。)她既柔弱又堅韌,既實際又超脫,在他的全部電影作品中,她既是一個普通女性,又是一個近乎神話般的人物,她的拒絕消失蘊含著英雄主義。從一部電影到另一部電影,她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穿梭於廢棄工地和高層建築、夜生活和工廠車間、愛情和犯罪之間,獨特的個性就是她的盾牌和武器。

巧巧在《江湖兒女》中的機智既令人感傷也令人鼓舞。她是一個倖存者,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承受的痛苦比理應承受的要多。但這部電影整體上充滿了太多意外和驚喜,因此並不陰鬱。賈樟柯一向有一種狡黠的喜劇感和對大場面的喜好。他流連於醉醺醺的派對,欣賞舞廳舞者在葬禮上表演的那種莊嚴的荒謬感,陶醉於一首拙劣情歌中飽含的激情。巧巧和斌斌關係的高潮可能是他們一起跟著「鄉下人」樂團(Village People)的歌《YMCA》跳舞——這是流行文化中的陳詞濫調,賈樟柯在嘲笑它的同時也全心接受了它。

《江湖兒女》中最奇怪的一刻莫過於飛碟的出現,它沒有帶來任何特別的後果,這就更加令人震驚。光柱在夜空中閃爍,而夜空之下的生活還在繼續。這可能是在提醒人們聯想起浩瀚的宇宙,象徵著無法想像的神秘,也可能是導演的惡作劇而已。這並不是賈樟柯的電影中第一次出現可能的外星生命,然而他的電影在其他方面都與科幻片截然不同。也許只有一點例外:他心目中最真實的人類情感是疏離。

|翻譯:晉其角

《江湖兒女》:人世變遷中的愛與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首席影評人

No Newer Articl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孤立、隱形和麻木:是枝裕和電影中的日本陰暗面
對話即將卸任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主席迪特·考斯里克(Dieter Kosslick)

TAG:迷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