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開北京西山圓廟和方廟的神秘面紗

揭開北京西山圓廟和方廟的神秘面紗

揭開北京西山圓廟和方廟的神秘面紗

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圖01)內有一處神秘的遺址 - 方廟和圓廟(又稱「方昭和圓昭」)(圖02)。它位於歷史上北京西山東麓,是香山以南一系列皇家建築中的一組(圖03)。

圖01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X

圖02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示意圖

圖03 《北京京郊地圖》(1927年 英文版)(局部)- 小西山

在今天遺址的位置幾乎不存在「建築」,即使身在其中也不一定知道。

這兩座廟的名稱足以讓人好奇,生出遐想。關於它們的歷史作用,建築布局,建築式樣,建築作用,幾乎不見任何記載。即使偶爾見到有文章介紹,也是根據「廟」和「昭」的總體概念,作了「供奉藏傳佛教神像」的解釋,起著「保護三山五園」,「保護八旗兵營」的作用。

這種解釋和不解釋差不多,是無法滿足人們對其深層含義的好奇心,特別是那些對此建築稍有關注的人,依據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和規制更無法解釋其中包含的神秘內容。

「圓廟和方廟」建築出現最早的記載是《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圖04)

増 寶諦寺 西為寶相寺。《五城寺院冊》

臣等謹按:寶相寺,乾隆二十七年建。先是,歲在辛巳,駕幸五台迴鑾後,御寫殊相寺之文殊像而系以贊,並命於寶諦寺旁建茲寺,肖像其中。殿制外方內圓,皆甃甓而成,不施木植。四面設瓮門。殿前恭懸皇上御書額曰:旭華之閣。殿內碑二:左碑恭鐫御寫文殊像並贊,碑陰恭勒乾隆三十二年御制詩;右為乾隆二十七年御制寶相寺碑文。殿後御制額曰:梵光樓。寺後西行約數十步,精舍五楹,檐額曰:香林室。內額曰:幽賞亦異;聯曰:紅篆爐煙看氣直,綠苞庭竹愛心虛。後廈亭額曰:慧照亭;軒額曰:妙達軒。牌坊一,東額曰:聖涯道妙;西額曰:香海珠林。亦皆皇上御書。坊下有泉湧出,香林室稍西有圓廟方廟,其制皆平頂有堞,如碉房之式,中建佛樓。亦乾隆二十七年建。

「……圓廟方廟,其制皆平頂有堞,如碉房之式,中建佛樓。亦乾隆二十七年建。」

圖04《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寶相寺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得到的最早有關「圓廟方廟」的全部文字記載:圓廟方廟建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於寶相寺香林室的西邊,內建有平頂帶堞的碉樓和佛樓。

這段文字很難想像圓廟和方廟的具體模樣,更別說對它的深入研究。

圓廟和方廟也被稱作「方昭和圓昭」,這個「名稱」主要出現在清末民初繪製的不同版本的「三山五園圖」中 (圖05)。

圖05《三山五園圖》不同版本中的圓廟和方廟(圓昭和方昭)

從圖05幾張不同時期的繪圖,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共同點:方廟(昭):方圍牆,有較高的兩側攀爬的台階,進門兩側有碉樓,後有碉樓和佛樓(佛樓是什麼樣無法確定);圓廟(昭):圓圍牆,有較高的兩側攀爬的台階,進門兩側有碉樓,碉樓後有佛樓,佛樓為「十字脊」頂。即使這樣我們也很難為方廟和圓廟勾勒出一個相對較清晰的圖樣。

在 「荷蘭記憶」網站(Memory of the Netherlands)有三張由Jhr mr dr A.J. van Citters於1902年-1905年拍攝的照片:(圖06、圖07、圖08)為我們了解圓廟和方廟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圖06 -1 「荷蘭記憶」 - 北京郊區 (Bouwwerk in of rond Beijing)- 寶相寺旭華之閣

圖06 -2 (局部)旭華之閣後面的圓廟和方廟遺址

圖06- 1 可以清晰地看出寶相寺中旭華之閣前(東),有一個很大的坍台,台東有較高的台階可登上坍台。閣後面是建築廢墟,廢墟的西南西可見圓廟和方廟。從照片就能看出圓廟和方廟並不在寶相寺主殿旭華之閣的中軸線上的對稱位置,而是在偏西南邊和西的方向。該照片很難提供圓廟和方廟的實際模樣。(圖06 – 2 )

圖07-1 「荷蘭記憶」 - 北京郊區 (Bouwwerk in of rond Beijing) - 方廟

圖07-2(局部)方廟

圖07-3 方廟照片分析

圖07-4 方廟復原

圖07- 1可以清楚地看到「方廟」是建在一個西高東低的緩坡上,坡北有一道深溝。如果把該圖中的方廟放大(圖07 - 2),仔細分析出其中的建築結構(圖07 – 3),勾勒出可能的建築外形(圖07 – 4),我們可以發現方廟是建在一個由不規整塊石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在基座的東邊設登八字高台階;基座上建方形圍牆,每邊圍牆都設數量不等的盲窗(東圍牆門兩側各設三盲窗)東邊圍牆辟廟門;圍牆內東邊有一對長方形的三層碉樓,每層共設八扇漏窗:長三寬一(長方形碉樓在西山碉樓群中很少見)。碉樓內側設門,與廟門內中軸線相連,碉樓內有石台階登頂,碉樓頂有堞。從地形分析,方廟內有三層平台:進入廟門是第一層平台,上台階為第二平台,二台上左右為長方形碉樓;主甬道繼續西行上台階為第三平台上的佛樓。第三平台相對較高,所以台階也比較多。台上南北各有一座「碉樓式」的樓基座。基座為方形兩層,一層東側有空洞,疑似「大神龕」,外側設漏窗一;二層東側設一小神龕(位於「大神龕」的上方)。樓基座外牆設堞。堞內為二層木質重檐方樓。一層出頭檐和閣頂檐之間為二層設窗可遠眺。朝東設「圓形窗」

由於方樓屋脊為東西向,兩端疑似有「鴟吻」,由此推想兩方樓之間可能有「飛廊」,廊中設「主神」。

方廟內的碉樓和樓基座都有自然向上內縮的坡度,使建築看上去更加敦實堅固。

圖07 照片暫時只能作出以上判斷。

圖08 是圓廟。照片由北向南拍攝。由於原建築毀壞太厲害,很難對細節作更深的分析。

圖08-1「荷蘭記憶」 - 北京郊區 (Bouwwerk in of rond Beijing)- 圓廟

圖08-2 圓廟照片分析

圖09 1917年 圓廟近景

一張1917年義大利人拍攝的「喇嘛廟」(圖09 長弓提供)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以往無法知曉的細節。

根據圖08 和圖09,可以作出以下分析:

圓廟建在一個相對較陡的土丘上,圓廟基座為不規整石塊堆砌的圓形座,基座東設登廟八字台階,基座上有圓形圍牆,東辟廟門;圍牆下部為水磨青磚。上部為石灰粉牆,上設八個盲窗。圍牆頭為小筒瓦卷棚頂。圍牆內為二層平台:進廟門為第一平台,上台階為第二平台,這層平台基本為圓廟的平面,兩側各為三層八面實心帶堞碉樓,每面有一盲窗內嵌石刻經板。

過碉樓,就是佛樓。佛樓為十字形:十字形樓基,前與甬道台階銜接, 「佛樓」牆體為水磨青磚對縫,中間偏上用磚砌紋飾將牆體分成上下兩層,十字牆的每一個牆面都設一扇漏窗。左右後牆體各為六扇窗,正面大門牆體為五扇窗,樓頂為十字脊歇山頂。佛樓其實只有一層,內中央為高台,台上供佛像。

根據圓廟和方廟實物實景老照片,相互借鑒,互為補充,為完善這兩座同為乾隆二十七年建造,同為寶相寺組成部份的建築,又向前邁出的一步。

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有一個感性認識,我嘗試繪製了方廟(圖10)和圓廟(圖11)的平面圖和側面圖,各部分的比例不一定正確,只作為一種參考。

圖10-1 方廟示意圖 (側面)

圖10-2 方廟示意圖(平面)

圖10-3 方廟佛樓正面示意圖

圖11-1 圓昭示意圖(側面)

圖10-2 圓昭示意圖(平面)

圓廟和方廟終於被我畫出來了。

但是,我只能說畫了一個外表。

只有了解其中更實質的內容,才可能揭開建造圓廟和方廟那層神秘的面紗。

為此我曾多次到現場尋找答案。

在今天的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進入大門後,取右行大道,沿圍牆向北行,過「花溪」,在見到登山的「丁字路口」時(圖12),繼續往北行,很快就會看到路右的圍牆外兩棵高大的銀杏(圖13),而路左有一個凹地,凹地的左邊有石階山道,通往上面的防火道,圓廟就在山道的左邊的灌木叢中;右邊有土道穿過一片相對較平坦的松林,繼續循上山土道也可以到上面的防火道,方廟位於那塊平坦的松林中。在凹地盡頭(西)有一堵碎石自然堆積的陡壁,陡壁兩邊是泄水溝。如果遇大雨,凹地可能有積水(圖14)。

圖12 北京西山森林公園內

圖13 北京西山森林公園內銀杏樹

圖14 圓廟和方廟遺址之間的凹地實景

在今天的圓廟遺址(圖15)還能看到大量的石堆,青磚碎塊,甚至有璃製件殘片(圖15 – 6、7、8),還發現一塊帶弧形的石件,疑是圓廟佛樓內佛像下面基座的一部分(圖15 - 9)。

圖15-1 圓廟遺址

圖15-2 圓廟遺址

圖15-3 圓廟遺址

圖15-4 圓廟遺址

圖15-5 圓廟遺址

圖15-6 圓廟遺址

圖15-7 圓廟遺址 - 琉璃筒瓦殘片

圖15-8 圓廟遺址 - 琉璃殘片

圖15-9 - 弧形基座石件

圖15-10 從圓廟遺址看旭華之閣

從凹地向右沿土道,登山不遠可見到一個古墓盜坑,過盜坑就是方廟遺址(圖16),也許這裡地勢平坦,相對也乾淨些,成了踏青秋遊歇息野餐的好地方。遺址很難見到圓廟遺址那麼多的遺物,我只見到少量的青磚碎塊,和兩塊大青瓦片。在松林西邊的陡坡前能看到一些堆積的大石塊,估計是平整土地時把大石塊收集堆放在那裡,其中肯定有許多是來自方廟。在今天的方廟遺址還能找到四邊圍牆的位置,其中南圍牆的北段,東圍牆北段還能看到地基的痕迹。北碉樓墊基的幾塊大石塊還在原地,其圍牆的邊長和旭華之閣方殿的邊長差不多。

圖16-1 進入方昭遺址的碎石小道

圖16-2 在方昭遺址東邊向東望可見山下的公園公路,路東就是寶相寺的旭華之閣

圖16-3 東圍牆門北段地基

圖16-4 南圍牆 西段

圖16-5 西牆外堆放的石塊

圖16-6 北圍牆遺址

圖16-7 北碉樓西南角地基石

圖16-8 碉樓西南把角石和南牆基石

圖16-9 遺址上的碎磚

圖16-10遺址上的碎磚

圖16-11遺址上的碎磚

圖16-12 遺址上破碎的青瓦

從實地勘察,寶相寺的旭華之閣(無梁殿)朝正東,方廟在它的正北,由於那裡東西走向山勢並不規整,略向東北方向。看上去方廟好像在旭華之閣中心線偏南的位置。

旭華之閣與方廟之間的高度差起碼在十米以上,如果從方廟向東下山到旭華之閣,半路山脈的走向向東北延伸,延伸不遠就是寶諦寺遺址,該遺址建在一座東邊稍顯高陡的坡頂上,其南就是寶相寺唯一倖存的旭華之閣(圖17)。

通過史料記載我們可以把寶諦寺、寶相寺的位置和布局基本確定下來。(圖18)

圖17 旭華之閣

圖18 今天「圓廟和方廟」遺址和寶相寺「旭華之閣」(無樑殿)方位示意圖

我為什麼要把「寶諦寺」提出來?

在北京西山寺廟中,和寶相寺文殊菩薩有關的寺廟只有寶諦寺。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記載「寶諦寺,乾隆十六年建,其制仿五台之菩薩頂。寺前為台,台上建石牌坊,額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菩薩真入,凡十三字。正殿檐額曰:金輪寶界;殿內額曰:天東鷲嶺;聯曰:地即清涼,白馬貝書開震旦;山仍天竺,青鴛蘭若近離宮。後殿額曰:法雲慈蔭;殿內聯曰:國滿栴香,古枝分鹿苑;天髙竺梵,晴唄接魚山。佛樓額曰:萬法圓融。皆皇上御書。」

山西五台山的菩薩頂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年- 499年),歷代曾多有重修。明永樂後,蒙藏喇嘛進駐五台山,並逐步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黃廟是藏傳佛寺的別稱。漢傳佛寺稱「青廟」)。清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台山,住宿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

既然是仿建菩薩頂,就要建得象「菩薩頂」。

歷史上的普薩頂寺院的面積曾達四十五畝(按一畝約等於666.7平方米計算,大約是 22 997 平方米)。(圖19)今天遊覽區的面積有9160平方米,殿堂僧舍也多達一百多間(圖20)。而寶諦寺按今天目測估計佔地面積連2000平方米都不到,乾隆爺當然知道如何把菩薩頂的精華集中到寶諦寺。

圖19 - 1 五台山全圖(局部)- 菩薩頂(1846年)

圖19 - 2 在黛螺頂遠眺菩薩頂

圖20 - 1 山西五台山菩薩頂平面圖

圖20 - 2 山西五台山菩薩頂平面圖

圖20 - 3 山西五台山菩薩頂平面圖(功能合併示意圖)

菩薩頂主要建築規制在乾隆的老祖宗時已確定下來:開間不大,進深不多,庭院不廣,

菩薩頂的主殿「大雄寶殿」和「大文殊殿」 都是規格不高的「三楹」,因此這個規制不會打破。不過,大雄寶殿的前面增加了卷棚式抱廈「樓」(圖21),大文殊殿用的是廡殿式單檐黃琉璃瓦頂(圖22),主殿都帶檐廊,這就提高原建築的「檔次」。這樣的建築完全可以融進一座建築中。壓縮精華並非難事。

圖21菩薩頂 - 大雄寶殿

圖22 菩薩頂 - 大文殊殿

從現有的資料包括繪圖和史籍,寶諦寺的確不大。在清末民初繪製的「三山五園圖」中(圖23– 1、2、3),寶諦寺主要是石牌坊和圍牆內一座主殿和兩側的配殿,依據繪圖,我估計主殿結構為:建一座三開間四齣廊重檐歇山頂前置重檐卷棚抱廈,加上左右配殿,既高聳凸顯,層次分明,頗有檔次,又能把菩薩頂供奉的神祇:「佛祖菩薩殿」,「祖師上師殿」,「護法金剛殿」「僧房」「五觀堂」(膳房)全部融入其中。這樣《日下》記載中有關寶諦寺記載的內容都能找到對應的地方。

圖23 - 1 《三山五園圖》寶諦寺 寶相寺 行宮圓廟方圓

圖23 - 2 《三山五園圖》寶諦寺 寶相寺 行宮

圖23 - 3 《三山五園圖》寶諦寺 寶相寺 行宮圓廟方圓

目前只有寶諦寺的「石牌坊」留有老照片(圖24)。照片中能看到坊前的高長斜坡,這應該是當初石台階的遺迹,長度遠不及「一百零八級」,不過意思到了就可以了。台地上一座石牌坊孤零零地聳立在荒郊野嶺,只有一對石獅與它作伴。

圖24 - 1 寶諦寺 - 石牌坊(1902年- 1905年)

圖24 - 2 寶諦寺 - 石牌坊

這是一座非常精美的三間四柱三樓石牌坊,四根方形衝天柱頂雕有帶蓮座石獅,石獅均面向中央,樓頂和檐下各為整石仿木結構雕刻。石坊柱兩側各置石雕屏壁, 屏壁內外飾有高浮雕吉祥寓意圖。

石牌坊名為「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菩薩真入」坊。

此坊名典取自《維摩詰所說經》,大意是:一位名叫維摩詰居士,在家接待文殊菩薩和同行的其它菩薩等,探討「不二法門」的問題,各抒已見,發表見解。最後文殊菩薩說:「照我的見解,於一切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這才是入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說後,請維摩詰賜教。此時,維摩詰默默無語,一言不發。眾人見狀皆愕然,唯有文殊菩薩懂得此中奧秘,向大家說:「善哉!善哉!達到連語言文字也無從表達,是真入不二法門了!」

看到石坊前的一對石獅子,讓我想起五台山菩薩頂,山門前「靈峰勝境」彩木牌樓前的那對(圖25 )。其中牌樓東側(圖右)獅子無舌頭,傳說是偷吃了僧人做的飯,而被割去。這種傳說和以慈悲為懷的佛教教理有點相悖,我倒是覺得這隻「無舌獅」安放在菩薩頂可能和文殊菩薩有關:無舌石獅表示「無言無說」,另一隻表示「無示無識」,這樣解釋正和文殊對「入不二法門」的教理吻合。

圖25 菩薩頂靈峰勝境牌樓

這座石牌坊的坊名中的「真入」常被人誤認為「真人」。究其原因:《欽定日下舊聞考》1981年加標點版就認錯了(圖26。參看圖27–4、圖27-5)。

圖26 - 1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圖26 - 2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可惜這座精美漂亮的全雕石牌坊於1924年因地基被雨水衝垮而倒塌,至今還躺在原地(圖27),整日與荊棘鴉屎為伴。儘管對它的保護被呼籲了幾十年,至今仍無動靜。那對坊前石獅早就不見了蹤影;不過一隻面如猴臉的殘缺幼獅,一直在夾縫中遙望著天空,期待著有一天它也能和父母一樣,傲視長空(圖27 - 6)。

圖27 - 1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 從基座斷裂的坊柱

圖27 - 2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 倒塌後石牌坊

圖27 - 3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 仿木石雕件

圖27 - 4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坊名「真」

圖27 - 4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坊名「入」

圖27 - 4 寶諦寺石牌坊遺迹 - 柱頂石獅殘件 - 猴臉小獅

既然寶諦寺是為專門供奉文殊菩薩而建的,為什麼還要建一個座依舊供奉「文殊菩薩」的寶相寺呢?

根據《日下》史料介紹(圖28- 1):乾隆帝在1761年(辛巳年)陪老母親孝聖憲皇后(1692年-1777年)去五台山,為慶祝母親的七十大壽而「祝厘」(祈福)。在五台山,乾隆「瞻禮文殊初地」- 殊像寺。文殊像「妙相端嚴,光耀香界」,乾隆帝「黙識以歸。既歸則心追手摹,系以贊而勒之碑。」「並命於寶諦寺旁建茲寺,肖像其中」,看到這裡給人的感覺乾隆爺建「旭華之閣」就是為了擺放「刻有讚美詩和文殊畫像」的石碑。果真如此嗎?

圖28 - 1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圖28 - 2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圖27 - 3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圖27 - 4 《欽定日下舊聞考》(郊坰西十三)

乾隆皇帝在建造寶相寺時,以表虔誠,沒有「集資」,而是自己掏腰包「出內府金錢」,因此建了一座「私家廟」,文字中還是避免奢華鋪張表述為要。大臣們在「臣等謹按」中常用詞謹慎,表述含糊,總覺得字裡行間常包含著一點點「欲言又止」,「欲止不能」的內容。

在《御制寶相寺碑文》中一句(圖28 – 1, 圖28 – 2 )「視碑摹而像設之,金色莊嚴,惟具惟肖。」,道出旭華之閣中不僅安放了刻有乾隆爺臨摹的畫像碑,還有貼金的文殊菩薩像。而回過頭再看「臣等謹按」中的表述「肖像其中」,你就會覺得這句模稜兩可的文字,怎麼理解都行:《日下》是給大家看的,寶相寺可是乾隆爺專用的。《日下》記載「殿制外方內圓,皆甃(zhòu磚)甓(pì瓦)而成,不施木植。不施杗廇桴梲(杗,máng,房屋大梁。廇,liù,正房的中央。桴:fú,房屋次棟。梲 zhuō,樑上短柱),而崇廣閎(gōng門)麗則視殊像有加。」,從此文字只能知道旭華之閣是「外方內圓」,用全磚搭建,不施木料。文字上除了「麗」字,是看不到「琉璃製件」的。建築的門高廣,進入的光線足可以讓人看到裡面供奉的文殊像:我們知道「旭華之閣」是四邊辟門,每邊門三,只有設在中央的塑像才可能光耀「四面八方」(中門「四」,側門「八」)。如果光是一塊石碑放在中央,只有一面有「像」,其它三面是見不著像的,何況殿內有兩塊石碑。

關於現存的寶相寺旭華之閣,不見文物部門對該建築的文物考察報告。除了可以看到的「外方」之外,具體結構尺寸和「內圓」一無所知。(圖29)

圖29 - 1 寶相寺 - 簡介

圖29 - 2 寶相寺 - 東邊大門- 殿名匾「旭華之閣」- 六拿具

圖29 -3 寶相寺 - 大脊兩端鴟吻

圖29 - 4寶相寺 - 旭華之閣大脊上佛塔

圖29 - 5 寶相寺旭華之閣仿木枋梁間裝飾 - 寶珠吉祥草

圖29 - 6 寶相寺因現場不可能測量,無法提供該建築的尺寸。提供一個細部供參考。

筆者曾進入早已改成「庫房」的「殿內」,從東邊中門進去,是一個被刨花板隔成的通道,通道兩邊被隔成多間,各門都上了鎖。因通道光線太暗,地上擺放雜物,未敢向里探看。可以肯定原建築中間並無隔牆,而是一個很大的空間,如果是「圓」其直徑不少於十米,因「頂」作了「天花板」,無法推定閣頂內高。根據當時的技術應該是「疊澀式穹窿頂」,這種依靠磚石成圈擺放,層層環形堆疊,逐步向內收的做圓拱頂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為了抵抗拱頂的向外側推力,四邊的牆體要很厚起碼在四米以上,或採用非常的堅固券底石圈:在開始起拱的牆頭上,設置一圈帶有凹槽石板固定為一體的穹窿基座,拱磚從凹槽疊放。如果是「疊澀式穹窿」可能是目前存在的跨度最大的清代古建(有待專家提供具體資料)。

在承德外八廟中有一座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殊像寺」,據史料記載是「仿香山寶相寺而建殊像寺」。承德的殊像寺有較好的歷史資料留世(圖30),不過從殿堂名稱有類似之外,如香林室,其中的一些布局可能使人對北京寶相寺內的結構出現誤判,比如,如23 – 2 中在乾隆行宮裡畫了一座亭子,可能就是依據承德殊像寺「香林室」後面有一座「六角亭」而畫。承德殊像寺里的「會乘殿」,北京是沒有的。不過,「寶相閣」有些地方還是借鑒了北京的旭華之閣:重檐八角,黃琉璃瓦綠剪邊,四面辟門,四隅設窗。(圖30 – 5、 6)

圖30 - 1 承德的殊像寺繪圖(1786年)

圖30 - 2 承德 殊像寺平面圖

圖30 - 3 承德 殊像寺剖面圖

圖30 - 4 承德殊像寺 - 寶相閣 - 文殊菩薩

圖30 - 5 承德殊像寺 - 寶相閣

圖30 - 6 承德殊像寺 - 寶相閣

閣內一尊騎青獅文殊菩薩高達十一米多,兩旁的伺獅力士也高三米多(圖30- 4)。我相信北京旭華之閣內的「文殊騎獅像」一定不會低於承德的。可以肯定旭華之閣內的文殊像不會是石雕(體積過大,很難搬出來),也不可能是銅的(如果是銅像,必須有高大的台基,而在今天的建築外面在隨意堆放的古建殘件未見到台基式基座遺存),我估計和承德殊像寺一樣為木雕彩繪。

為什麼要建寶相寺?乾隆說得很清楚:他把香山當作清涼山(五台山舊稱),香山也可以是道場。五台山路途遙遠,而香山「去京城三十里而近,歲可一再至」(香山離京城近,三十來里,一年之中可多次去)。建寶相寺的主要目的是供奉文殊菩薩,「繼自今億萬年延洪演乘,茲惟其恆」。乾隆三十二年寶相寺竣工落成,乾隆再次詩讚「總祝無疆壽,應符如意珠。靈蹤紀竺牒,勝剎起黃圖」(參看圖28有關《日下》寶相寺一節的引文出處)

當我讀到這段文字時,頭腦中突然出現一幅曾經見過的「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唐卡。(圖31)(目前社會上把這類像統稱為「乾隆御容佛裝像」,有多幅,其表現手法和表現內容不盡相同,應有各自的名稱)

圖31 - 1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 - 普寧寺清乾 乾 二十年繪製(1755年 )

圖31 - 2 左肩上的蓮花上 「般若經書」,右肩的蓮花上 「金剛寶劍」

圖31 - 3 文殊菩薩化身,大德法王 - 五妙欲

圖31 - 4 黃身地藏菩薩,綠身普賢菩薩

圖31 - 5 下界護法

圖31 - 6 十八位高僧 - 方蓮池

圖31 - 7 普寧寺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 乾隆二十年(1755年)(注釋僅供參考)

遠在明末,清太祖皇太極在完成了學習漢文化、加強集權專制制度、對黑龍江和吉林東境女真各部的統一後,為加強對東北邊疆各少數民族的統治,想利用蒙藏地區的宗教信仰,達到綏撫外夷,推翻大明,統一中國的目的。皇太極邀請班禪四世,達賴五世來盛京弘法。從此大清王朝就和藏傳佛教的上層人物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就從那個時期開始班禪和達賴給大清皇帝的信札中尊大清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滿族的發音為「Manzherie」, 曼殊師利即文殊菩薩,梵文發音為「Manjusri」,文殊名字中的「曼殊」在漢語中是「妙吉祥」的意思,於是大清皇帝乾脆把民族也改作「滿族」或「滿洲」,並以此為榮。於是大清朝的皇帝在與蒙藏地區藏傳佛教上層人物交往時都被稱作「文殊大皇帝」。大清經歷了康雍政權藉助宗教影響,擴大和鞏固疆土之後,到了乾隆時期,藏傳佛教在漢地得到空前的發展,在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國師的 (lCang-skya Khutukhtu )鼓動下,乾隆帝把神主和人主的「文殊大皇帝」推上了聖壇上。

三世章嘉國師留有大量的文字史料,證實了乾隆皇帝被神化的依據:

……諸佛化身的文殊菩薩,為在世傳播吉祥法,沼著寶梯從天界降下,成為世間轉輪大皇帝。…… 從了意上講,大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從不了意上講,在眾徒看來,他是轉大力法輪的君主……

這就把文殊菩薩推崇成了帝王的守護神,國家的保護神。具有世間君王和出世間法王身份的乾隆帝真的把自己當成菩薩在世,按照佛教經典中有關轉輪王的事業目標,把信仰和弘揚藏密作為一身為之奮鬥的目標。無論是在紫禁城,在西苑三海,在「三山五園」,在承德,在盛京,在各地的行宮,都建有佛堂,拜殿,僅在紫禁城內,和佛堂有關的建築幾乎深入到乾隆生活的主要區域,有集中宗教活動區,如:正中殿區,慈寧宮區,寧壽宮區,建福宮花園區;有滲透到各庭院某角落的小佛堂,如:養心殿西暖閣,寧壽宮的東暖閣,崇敬殿的東、西暖閣……

唐卡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特有宗教捲軸畫,是信奉者必不可少的用具,長期供奉具有弘揚佛法,領悟義理,禮佛積德,吉祥如意的作用。作為具有宗教意義的唐卡,在供奉的人物中多為歷史上的「源流」人物,是祖師,上師,前輩,師傅,前身。在歷史上,在世的人物被人頂禮膜拜,建寺塑像只有「轉輪王」。

何為「轉輪王」?

轉輪王,梵文為Cakravarti-raja,漢名:斫迦羅代棘底曷羅闍,又稱作:遮迦越羅,轉輪聖王,轉輪聖帝,轉輪王。轉輪王原本為印度的民間傳說中的聖王,後被佛教吸收改造,從而創造出新的轉輪聖王。其實,「轉輪王」一詞的產生,是人民希望天下太平、社會安定、生活美好,有賢明國王當政的一種理想。與此同時,世俗的統治者也希望自己能像轉輪王一樣,兵不血刃而坐擁天下,並能長治久安。因此做轉輪王是世俗統治者所夢寐以求的。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受其影響,也有不少中國皇帝做起充當轉輪聖王的美夢,如北涼王沮渠蒙遜、隋文帝、武則天等等。從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看,就是在這類自稱轉論王的統治者當權時,佛教最為興盛。佛教所說的轉輪王,差不多都是"護法弘法"的君王。而老百姓把以佛法治國,愛護百姓的君主也尊稱為「法王」。

在圖31 - 3「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唐卡中的寶座上寫有「文殊菩薩化身,大德法王」,明確說明:乾隆皇帝是為殊菩薩在世,是轉輪王。

轉輪王是佛教對世俗理想君主的稱呼,是佛在世俗世界的對應者,所以他也具備佛才有的三十二相等標誌。與佛教王權觀相關的七寶,是佛教理想君主的身份標誌——擁有七寶證明其轉輪王的身份和權威。

「若無七寶不名輪王,要具七寶乃名輪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世間轉輪聖王,成就七寶,有四神德。(《佛說長阿含經》)

「真法之王,治化人民,無有卒暴。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紺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謂七寶。」(西晉三藏法炬譯《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輪王七珍也稱國政七寶(輪王七珍寶,還有:七政寶,藏密七寶等多種稱法),是轉輪聖王治理國家不可缺少的武器、工具、財寶、人材等,「轉輪聖王乃成就七寶,具足四德,統一須彌四洲,而以正法治世者。」

四德:一大富謂轉輪王。有珍寶田宅。奴婢珠玉。象馬眾多。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一德。二端正姝好謂轉輪王。端正姝好。顏色無比。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二德。三無疾病謂轉輪王。常安隱無病。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三德。四長壽謂轉輪王。常安隱長壽。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四德。簡單概括轉輪王的「四德」是:大富,端正,無疾,長壽。

因此具備「七寶四德」的帝王就是轉輪聖王。表現「七寶」和「四德」代表轉輪王的重要標誌(圖32 )。

圖32 - 1 輪王七政寶

圖32 - 2 轉輪王七寶物

而乾隆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具有文殊菩薩的主要特徵符號最為重要,無論文殊菩薩的真容,化身(白文殊),還是忿怒相(降閆摩尊。)都是右肩(或右手)有「經書」,左肩(或左手)是智慧劍(圖33 、 34)。

圖33 文殊菩薩唐卡畫

圖34 文殊菩薩唐卡畫

圖31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繪製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原供奉在承德的普寧寺,在乾隆佛裝像中是一幅最能代表乾隆意圖的畫像。

這幅唐卡充分吸取唐卡的傳統表現形式,藝術特點,表現手法;又具有「乾隆製造」明顯特徵,彰顯了那個特定時期教俗皆可理解的政治和宗教含義。

這幅唐卡要通過各種手段突出表現乾隆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是轉輪君王在世;但又要有別於文殊菩薩。

1. 文字標註:寶座前有藏文標寫的文字:文殊菩薩化身,大德法王。(圖31 - 3)

2. 在左肩上的蓮花上是象徵佛法真諦的「般若經書」,右肩的蓮花上是代表大智慧的「金剛寶劍」(圖31 - 2)。這是文殊菩薩的典型標誌(參看圖33)乾隆佛裝唐卡中要表現轉輪王的「七寶」和「四德」。(參看圖32)

3.「七寶」「四德」是依據古印度的實際情況確定的,當佛教傳到中國,被中國的帝王接受時,難免被「中國化」,何況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內含深刻寓意的「象徵圖案」,因此乾隆在表現「文殊大皇帝轉輪王」時,不拘泥於外來的表現手段,就有了「創新」,「七寶」強調「武器」、「工具」、「財寶」、「人材」;四德強調「大富」下的政通人和,太平景象,物豐人壽等即可。

在乾隆佛裝像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七寶」「四德」。有時不一定非要明確的用某「寶」的圖案,而是在其它方面,如「四德」中,側面表現了該「寶」的實際內容。例如「將軍寶」,它的代表圖案是「十字形」(圖32 – 1 右下角象牙邊),在乾隆佛裝像寶座兩側一對外方內十字形的裝飾,即代表的「大臣寶」,也代表「將軍寶」。這在大清朝廷中,特別是「親王」中,有時是很難分得清的。(圖31 - 7。在「乾隆轉輪王像」中常常極少明顯地表現「將軍寶」)

如圖33、34 所示,文殊菩薩蓮座前一般都有一個「供盒」- 五妙欲。在乾隆佛裝像中也有(參看圖31 - 3)。

什麼是五妙欲呢?就是藏傳佛教作為儀式上奉獻之物,敬獻給善相神和世系大師的。

「五欲」是指可以通過五種感官吸引或迷住凡人,產生願望或慾望的東西。

聲:象徵物是琴或者一對鐃鈸,把音樂欣賞比作能聽到令人愉悅之聲的聽覺感官。寶生如來代表「聲」,即聽覺。

色:象徵物是鏡子。鏡子代表色(識)和五大中的空。大日如來代表「色」(識),即視覺。

香:象徵物是盛滿香料的海螺,焚香、香爐或盈滿香料的海螺在傳統上都代表著味覺。阿彌陀佛代表「香」,即味覺。

味:象徵物是水果,新鮮的水果在傳統上被畫成美味可口的味覺供品,放在供碗的左側或右側。不空成就如來代表「味」,即味覺。

觸:象徵物是絲綢,絲製供品綢帶在鏡或輪的底部打成結,其兩端在供碗兩邊盤紋。絲綢可以從成對鐃鈸的中孔穿過,然後再從兩側穿出來。它們可以結在琴頸上,也可以披掛在供碗中間的碗蓋上,並在碗邊上結成上旋的飾狀。不動如來代表「觸」,即觸覺。(參看圖33 - 1)

供奉「五妙欲」,既表現佛尊弘教,成功幫助人斷離人慾,脫離苦海獲得成功;又能表現施主斷欲的一種姿態和決心。

4. 展現「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的姿勢」:在由十朵綠葉襯托盛開蓮花組成的背光前,乾隆身著紅色袈裟,頭戴黃色班智達帽,結跏趺坐在三層高墊上,左手托法輪,右手施說法印。在其它的「乾隆御容佛裝像」中,幾乎都是這種著裝打扮和手印坐姿。

5.表現「源流一」:文殊大皇帝是躋身在「四大菩薩」之中。寶座的左邊為黃身地藏菩薩,右為綠身普賢菩薩(參看圖31 – 4)。觀音菩薩化身成圖像中的「六臂大黑天」(參看圖31 – 5),各菩薩都有「侍從」或「護法」伴隨,他乾隆也有「七上八下」的僧人左右。(圖31 – 6 。這些並列兩側的「十五位」的僧人,其象徵含義可盡情想像)。

6. 表現「遠流二」:在多幅「乾隆御容佛裝像」中都表現「文殊大皇帝」在佛教正流「源流譜」的位置。在這幅「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也不例外,在佛裝乾隆的頭頂,天空中央祥雲吉花圍繞著二十五位佛、菩薩、護法金剛,格魯黃教祖師,表明正法源流,由於圖像模糊,很難作進一步辨認。在有的「乾隆御容佛裝像」中「源流」「神譜」畫在三個「圓圈世界」中,不過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參看圖31 – 5和圖35: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繪製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原供奉在承德的須彌福壽寺。)

圖35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 - 承德的須彌福壽寺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 乾隆 70歲)

清宮唐卡的繪畫主題並非只是照搬西藏的傳統,而是有選擇性的,反映了乾隆皇帝強烈的宗教情感和皇權思想。所以對於佛教中與自己的角色相似的尊神總是不厭其煩地反覆繪製供奉,既是敬佛,也是自勉。比如在這二十五位中出現多幅文殊菩薩和大黑天變身相。在畫上方的佛佑寶蓋下,「般若經書」降如雨花,馨如香露,「兵寶法器」所向披靡,護法鎮魔。

7. 表現「遠流三」:在所有的「乾隆御容佛裝像」中都有表現「下界」的「護法」:中間為六臂大黑天(六臂大黑天,觀音的化身,男護法之首),降魔閻尊(牛頭者。文殊的忿怒相),吉祥天母(騎黃騾)。這幅唐卡下界護法的安排從美學對稱看挺好,在藏傳佛教表現「文殊菩薩」唐卡的下界「護法」也不盡相同,可以找出不同的組合。也許如此,乾隆帝自創了一種「大威德三連尊」的組合,即「降摩閻尊,威羅瓦(大威德金剛的「藏語稱呼」),吉祥天母」(圖36)。早些日子拍賣了一套早年從故宮流出的,竟被拍賣到兩千多萬元人民幣。

圖36 清宮造辦處奉旨鑄造的銅鎏金大威德金剛三連尊像

三尊護法代表不同的化身,各司其職,功能各異,倒也合適,但畢竟是其中兩尊都是「牛頭」。

8.著力表現「文殊大皇帝」自己在「梵界香海」中的「世界」- 小須彌山。這幅御容唐卡和其它表現佛、菩薩、上師等源流圖唐卡一樣–晴空清明,祥雲獻瑞;仙山玉宇,香海環繞;高山流水,匯宗集乘;蓮池香水,源遠流長。(參看圖31 – 6, 圖35)

9.乾隆佛裝御座前案桌(我特地不用「供桌」)上,擺放的器具,和其它供奉佛神前的不太一樣:它沒有常見的成套的「七珍」「八寶」(圖37)。也許「七珍」「八寶」是供奉「天尊」的,乾隆是「人主」,他有神的權利,下界來管理人世間。既然是「人尊」,是要有區別的:對稱的花瓶,瓶中不同的花,那些不同形狀的「寶瓶」,「珊瑚」和「僧缽」的象徵含義,是否寓意著:佛化凡身,繼承衣缽,弘佛揚法,正源清流。(有的乾隆佛裝像的面前擺放的器物如菩薩上師活佛高僧面前常見的「法器」。)

圖37 - 1 「七珍供」

圖37 - 2 「八寶供」

乾隆帝讓人繪製「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是在表達:佛教正法,揚道治國,天地人和,太平景象。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像」和我現在探討的西山寶相寺有什麼關係呢?

下面我們再看看《日下》中還有什麼和寶相寺有關的文字可以挖掘的。

……寺後西行約數十步,精舍五楹,檐額曰:香林室。內額曰:幽賞亦異;聯曰:紅篆爐煙看氣直,綠苞庭竹愛心虛。後廈亭額曰:慧照亭;軒額曰:妙達軒。牌坊一,東額曰:聖涯道妙;西額曰:香海珠林。亦皆皇上御書。坊下有泉湧出。香林室稍西有圓廟方廟,其制皆平頂有堞,如碉房之式,中建佛樓。亦乾隆二十七年建。……

從現場實地勘察,由旭華之閣的東門進入(圖38 - 1),穿過大殿直走,西門出來,繼續向前(西),是上坡,不遠應該是高護坡牆,這道高護坡牆離旭華之閣很近,還要爬坡上台階,「數十步」很正常(今天因蓋房已經推平了不少,已不是昔日的面貌),護坡牆上是平台,台上建「香林室」,從對聯的內容看,我估計「香林室」如故宮梵宗樓的「六品間」,作為研修佛經,聆聽秘法的地方。

「後廈亭額曰:慧照亭;軒額曰:妙達軒」。這裡的「後廈」,不是香林室的「抱廈」,而是離開檐廊向西的「游廊」。順著游廊先到達一座「慧照亭」,繼續沿廊走是「妙達軒」。從原文字是無法理解這些建築之間的位置關係。過了「妙達軒」卻出現了一座牌坊。這座牌坊出現的地方很奇特:牌坊通常用來作為一組建築的前奏。如果把牌坊安排在「旭華之閣」中軸線的後邊(西),顯然不合適,何況「一亭」、「一軒」在其間無法對稱安排。

這讓我想到不同版本的「三山五園圖」中,多次出現的「行宮」。「行宮」所處位置受地理環境限制,不可能建有真正意義上的「行宮」,何況那裡離「靜宜園」很近,不太可能建「行宮」。這處行宮無任何文字記載。也不見史料提及。我認為那處「行宮」很可能是一座帶有象徵意義的「宗教性建築」。(參看圖23)

在旭華之閣的南邊是一條泄水溝(今天已成了水泥道),泄水溝的南邊是「圓昭」向東延伸的山脈。

根據山勢走向和地形,我推想:香林室後面的「游廊」(後廈)向西是亭子,在亭上面(西)隔著一片松林是「方昭」:文殊菩薩的智慧照耀著方昭。由南出亭子,順游廊下坡,到達「軒」,我認為這處軒是建在的「旭華之閣」南邊的「泄水溝」上面,「溪水」從軒下流出。出軒其實是過了溝,就進入「行宮」的東西向的中軸線。首先見到的是「牌樓」,「坊下有泉湧出」。泉後是什麼?《日下》不提。卻從「香林室」介紹「圓廟和方廟」的位置,為什麼不寫「牌坊後面是圓廟和方廟」?也許特意隱瞞了這裡的「行宮」。(圖38 – 3、 4 )(依據密宗修鍊大法,這類建築的去留是又說法的。而且後人對此非常「敬畏」。)

從牌樓看「行宮」、圓廟和方廟正好呈「倒三角」,在「行宮」圍牆外有步道分別上山進「兩廟」,從「兩廟」山體流出的水,匯聚到「凹地」,再順行宮的圍牆外流到山下。(圖38)

圖38 - 1 在今天寶相閣內推想相關歷史建築的位置

圖38 - 2 「乾隆行宮」遺址 - 雙銀杏後面(西)

圖38 - 3 乾隆行宮和方圓昭在衛星圖上的位置

圖38 - 4 寶相寺 - 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源流圖實體再現

這處地理環境很像是乾隆帝為自己營造的一個「小須彌山」。

既然是香海中的「文殊世界」,就要有和佛祖的關係。

於是我想到了「方廟」和「圓廟」

從「方廟」的總體設計,如:廟體外形,殿堂布局,形式模樣,細部設置,使我聯想到了「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梵文為Yamataka ,藏語為」多吉久謝」,意為「怖畏金剛」,漢譯大威德明王;也叫閻曼德迦、怖畏金剛、牛頭明王。它是藏傳佛教中最威猛、最具有威力的尊神。其形象猙獰詭異通常顯現「巨型大口,可吞食三界」,九面,三十四臂,呈左右圈展式,十六足,右八腿屈,壓八天王,左八腿伸,壓八女明王。擁抱著明妃「羅浪雜娃」。

從我依據老照片繪製的「方廟」(參看圖10),參考對「大威德」的歷史,外貌,作用和威力作一些註解:

大威德是下界的「護法」,又是護法鎮魔的地方,方廟用「正方形」。

圍牆內兩座碉樓表示「鎮魔之地」:三層八面,上兩層十六漏窗,兩樓共三十二,代表三十二隻各持寶具法器的手臂,兩碉樓一層共十六窗表示「壓閻王十六面鐵城,象徵十六空相」的十六足。兩碉樓之間的平台的「空」表示明妃,被圍牆內繞碉樓外側的小道象徵為大威德另兩隻擁抱明妃的手臂(參看圖10 - 2),這不僅讓藏傳佛教雙身修法的抽象奧義具體化:明王大威德代表慈悲,明妃代表智慧,他們的結合代表「悲智合一」;同時這也表示了「調伏」的概念。方廟的主殿「佛樓」為「大威德閣」,兩側閣樓和飛廊組成「可吞食三界的大口」,閣樓基座為全石結構,如碉樓,基座上為「兩層木方樓」,「兩閣樓頂部」如「兩隻牛犄角」。基座正面(東)設「大神龕」,分別設置被大威德金剛鎮伏的「龍神」和「象神」。方樓閣正面設「圓窗」表示「如炬大眼」。閣內分別供奉「吉祥天母」(北)和「降摩閻尊」(南),飛廊內中設「大威德金剛像」。方廟下面的香林室和旭華之閣,表示文殊的佛法智慧照耀(慧照亭)教化調服「魔障」。從宗教方面講:黃教尊奉威德怖畏金剛為本尊,進行秘法修持,就能以般若智慧,摧毀一切煩惱業障,即身成佛。若從世俗上講,威德怖畏金剛能以般若智慧的威力降伏惡魔,震懾鬼怪,消滅敵人。

圓廟位於方廟的南邊,根據「大威德」,「文殊」的歷史和源流,圓廟可能代表「大日如來」。

文殊菩薩是大日如來的左侍,大威德是大日如來降伏的「魔鬼」而成「護法」的。平日大日如來在天界比較忙,而交由「文殊」調遣使用,常作為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出現。大威德永遠在大日如來的「管控範圍」。

從教理上可推斷「圓廟」象徵「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Mahāvairocana)是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是表示絕對真理的佛身。在漢譯中,又有「摩訶毗盧遮那」、「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光明遍照」等名號,是密教最根本的本尊,在金剛界示智德,在胎藏界示理德,其實都是法身如來,是法界體性自身,是實相所現的根本佛陀。密宗把「大日如來」認作宇宙實相「佛格化」的根本佛,也是為一切諸佛、菩薩所出之本原,以及所歸的結果體。大日如來的名稱有三種含義,依據《大日經疏》卷一記載:1.除暗遍明義。2.眾務成辦義。3.光無生來義。因此「圓廟」就著力表現這幾點:圓廟形圓如太陽。兩座三層八面八扇帶經文盲窗實心的碉樓,,其「實心」表示「大日如來」的實相所現,帶經文八面窗表示「佛照八方」,一碉樓為「光達三界」,一碉樓為「救苦三界」目的都是達到「三昧圓明」。圓圍牆表示「光無生來」。

圓廟內主體建築為十字殿,用十字殿表示「大日如來」有兩層含義:1.大日如來的「本地法身」「自證極位」和「加持受用身」「諸法遍在」,這也是佛胸前「卐」字紋的含義。2. 表示「十字金剛杵」,象徵如來金剛智,破除使人愚痴妄想的內魔和外道的一切魔障。十字殿為一層,但每一面設上下兩窗,上層十二面漏窗內供奉「十二圓覺菩薩」,面向大日如來,聆聽受誨,講經說法。(參看圖11)

當我們在寶相寺山門外仰視整個寺內建築時,一幅轉輪王乾隆大皇帝的「天宮」展現在我們眼前:(旭華之閣內的)文殊菩薩,通過「轉輪王乾隆大皇帝」的「弘教」(香林室),「妙達」(軒)「聖涯」(牌樓)。坐在「行宮」內,「文殊大皇帝」,四周「香海」環繞,如「小須彌聖山」,遍地「珠林」,祥和梵音,如身處玉宇瓊閣,上有大日如來佛光永照,前有文殊護佑領航之路,側有「大威德」一路保駕護航,乾隆帝變成了實實在在,活靈活現,具有「七寶」「四德」,清涼世界文殊菩薩轉輪王乾隆大皇帝。哪怕世間眾生本性各異,聰愚有別,對於那些隨順教化的眾生,則以佛教的正法教而化之。對於那些屢教不改,頑固不化,悖逆妄為的眾生和暴虐之王,則以文殊菩薩的化身-忿怒恐怖的威德怖畏金剛懲治之。

這樣,乾隆帝安坐「行宮」,他既有文殊菩薩的大智大慧,又具有文殊菩薩化身大威德金剛的威懾力量;既有「佛祖護佑」,又有「大威護法」,豈不佛者福哉。

護佑東方震旦的文殊菩薩居住在位於京城西方的五台山,護佑金甌永固的轉輪王文殊大皇帝日夜守護在紫禁城西邊的香山。

這就是北京西山寶相寺向世人展現的文殊轉輪王乾隆大皇帝源流的實體再現。

如果說故宮的梵宗樓是乾隆帝在紫禁城建的一座文殊大皇帝的道場。那麼寶相寺就是用山水建築文字表現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文殊大皇帝人間天上的小須彌山」。

作者楓影斜渡_vw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太監最後去哪了?
為什麼滿族統治了中國幾百年,但是人數一直不佔優勢呢?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