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大多自卑,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

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大多自卑,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

我有個小學同學小蘭,從小到大都很自卑。無論要買什麼東西,她都會說:「我家裡很窮,買不起。」其實據我了解,她家裡並不窮。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他父母經常在她面前說家裡窮,所以養成了她這種性格和習慣。

在我們身邊,如果是下面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會比較自卑,而長大了往往會感覺低人一等。

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大多自卑,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愛佔小便宜的父母。
有些父母愛佔小便宜,比如去菜市場買菜,常常不願意給那幾毛錢的零頭。比如去逛超市,經常會吃遍各種試吃的食品,而不會動手買。在這些父母心中,能佔便宜似乎是一種勝利,能夠為自己贏得一點小利益。但是殊不知,這是一種很容易因小失大的行為。

因為如果父母愛佔小便宜,那麼孩子同樣會愛佔小便宜的。這種性格特點會讓他們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所以他們性格會變得自卑。而當孩子長大了,有可能因為自己有這樣的父母和這樣的家庭,而感覺低人一等的。

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大多自卑,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

二、愛哭窮的父母。
有的父母明明家裡經濟條件還行,但是卻習慣於在孩子面前哭窮。比如孩子想讓他們買一件玩具或者一本書的時候,父母就會告訴他們:「孩子,家裡窮,我們買不起呀。」

如果家長這樣做,那麼孩子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家裡連這麼小的東西都滿足不了自己的願望,那麼還有什麼能靠得住呢?所以他們會感到自卑,覺得自己跟同學相比,是低人一等的。

這三種父母養大的孩子,小時候大多自卑,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

三、過於節儉的父母。
另外有一類父母,在生活上非常節儉,甚至到了摳門的地步。對於他們來說,恨不得把一塊錢掰成兩半來用。所以就算學校要求孩子們買書和文具,這些父母也未必會幫孩子買。他們可能會給孩子買一些二手的便宜貨,或者請他們去蹭其他同學的書籍和文具。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很丟人,變得自卑。

是的,如果希望孩子能變得自信,樂觀大方,那麼家長一定要改掉愛佔小便宜的習慣,不要在孩子們面前哭窮,更不要過度節儉。

各位父母,你們身邊有沒有這幾種家庭呢?他們的孩子會不會自卑呢?歡迎留言評論。

註: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脖子爸比 的精彩文章:

9歲女孩愛夾腿?女兒的「羞羞事」,家長該越早正視越好!
幼兒園接孩子,家長記住不能做這些事,不然會很傷孩子心

TAG:長脖子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