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蕭何、張良、韓信被譽為「漢初三傑」,是劉邦打天下功勞最突出的三位開國功臣。這三人中以蕭何的功勞最大,貢獻最多,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異議的。可太史公司馬遷對蕭何好像並不感冒,在《史記》中否定了蕭何的首功,如此評價,似乎有失公允。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司馬遷在《蕭相國世家》的末尾對蕭何做了一番正面評價,原文是:「蕭相國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謹守管籥,國民之疾秦法,順流與之更始。淮陰、黥布等皆以誅滅,而何之勛爛焉。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與閎夭、散宜生等爭烈矣。」

翻譯過來就是說「蕭何是秦末的刀筆小吏,一直庸庸碌碌沒有什麼驚人的事迹。高祖起兵以後,他是依仗皇帝的餘光,在後方籌集糧草、兵源,他鑒於民眾痛恨秦法,順應了潮流而更新創始了漢法。自淮陰侯韓信、黥布被誅殺後,蕭何的功績才得以顯示出來。其後位居群臣之首,聲名播於後世,可與閎夭、散宜生兩大功臣媲美了。」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讀到司馬遷的這個評價,總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他將盡忠職守、殫精竭慮、始終支撐著漢家江山的蕭何傳寫的也太不公平、客觀了。用他的話說,蕭何是因為劉邦才得以名揚天下的。他卻忘了,當年劉邦起兵時不過是小混混,是蕭何等人極力擁戴他才走上了反秦之路的。

從劉邦的創業史中,我們不難發現,沒有蕭何就沒有劉氏的江山。不管是反秦還是楚漢相爭,劉邦在前線作戰,後方全部託付給蕭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蕭何更像是一國之主。劉邦當皇帝後,又是連年征戰,國事也基本託付給了蕭何。公元前205年6月,劉邦立劉盈為太子,並將他託付給了蕭何,此舉顯而易見,劉邦這是在託孤,一旦戰死,蕭何將擔負照顧他妻兒的重任。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和司馬遷的評價不同的是,劉邦對蕭何的評價向來都是公正持中的。劉邦曾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這句話固然有抬高蕭何的意思,但也反映出劉邦具有明君的特質,不將這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對於蕭何功歸第一,顯然劉邦是認可的。

西漢開國後,劉邦大封功臣,準備將蕭何排在首位。功臣們因此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蕭何從未有過戰功,更未衝鋒陷陣取得過敵人的首級,封他為首功讓人難以信服。原話是:「臣等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史記·蕭相國世家》)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劉邦不以為然,用「功狗」、「功人」的理論有力反駁了群臣的質問,細緻地分析了蕭何為大漢建國所立的功勛,將他定為功臣首位,乃是實至名歸。劉邦的這番評價是早有定論的,根本不像司馬遷所說的那樣,是除了韓信和黥布後才顯示出來的。

在開國分封中,劉邦先後數次共封了145個列(徹)侯,首批封了十八個,蕭何被封為酇侯,食邑10000戶。儘管蕭何位居功臣首位,但他的食邑不是最高的,平陽侯曹參為10630戶。關於蕭何食邑的問題,據說還有一個故事。

劉邦任泗水亭長時,曾奉命押解囚犯到咸陽服役,因為路途遙遠,劉邦的那些「狐朋狗友」為他湊了點盤纏,這些人中有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他們送給劉邦的錢數目都是一樣的(具體多少不得而知),唯獨蕭何多送了200錢。劉邦記下了這份恩情,在開國封侯時回報了蕭何。

眾人替劉邦湊盤纏此人多給了200錢,封侯時劉邦報恩多封他2000戶

起初,蕭何的食邑為8000戶,而周勃是8100戶,相比而言,作為相國的蕭何顯得有些名不副實。於是劉邦便舊事重提,說起了那次去咸陽大家為他湊盤纏的事,因為蕭何多給了200錢,所以又特地加了2000戶以作為回報。不管怎麼說,在劉邦心裡,蕭何的地位都是無可撼動的,對他生平的事迹,也是實事求是的給予評價和肯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同治帝已經親政也不是暴死,理應留下傳位遺詔,那人選會是誰?
為了壟斷一種特產,康熙建了一道千餘公里的圍牆並派重兵日夜防守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