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這2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能打,再生氣也別動手

這2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能打,再生氣也別動手

孩子不聽話,給他講道理,結果還是不聽,打了之後父母又後悔...這樣反反覆復,很多父母卻說打孩子也是迫不得已,實在「沒忍住」。那麼,家長打孩子有用嗎?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商場看上一個玩具,家長不想買就說「不買!家裡玩具那麼多你都不玩!」聽到家長的訓斥,孩子往往不會「乖乖就範」,而是撒潑打滾,賴在地上不走,接下來免不了家長要對孩子一頓打罵···

孩子不聽話,給他講道理,結果還是不聽,打了之後父母又後悔...這樣反反覆復,很多父母卻說打孩子也是迫不得已,實在「沒忍住」。那麼,家長打孩子有用嗎?

從心理健康方面來說,父母粗魯暴躁的行為是導致孩子人格畸形化的直接原因。尤其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本來就比較叛逆,父母若用暴力來教育孩子,孩子很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形成抵觸心理,不敢再相信父母,最終形成孤僻或分裂等心理疾病。

「嘭」的一聲響,隔壁家傳來媽媽的咒罵聲和孩子的啼哭聲,不用出門看就知道,肯定是隔壁的家長又在「教育」孩子了。門口傳來隔壁鄰居勸架的聲音,年輕的媽媽見到人就開始抱怨:「我家孩子太煩人啦,一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跑到人家床上亂蹦。每次我都嘗試和他講道理,可一點用也沒有回頭還是會再犯,一氣之下我只好揍他了,但是,打完以後又心疼。」

她還說:「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後悔,也知道這種管教方式不對,可就是控制不住。到底該不該打孩子?打了孩子後應該怎麼辦呢?」

記得汪涵曾說過一句話:「父母的雙手是用來擁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然而,生活中仍會有很多父母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對孩子動手,進而常常陷入「孩子惹你生氣——你就打罵孩子——事後後悔不已」的惡性循環中。

打罵孩子的危害:

一、生理上的創傷

大人的力量是遠遠高於小孩的承受能力的。不過小編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會有意傷害孩子,只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

二、心理上的創傷

幼兒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粗暴的態度及打罵恐嚇,都會使他的精神高度緊張、恐懼,甚至引發心裡障礙。

1、軀體不適: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現為軀體的不適。比如,孩子突然發熱,患感冒(由於驚嚇引起的更常見)。有的孩子會嘔吐,訴說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瀉。

2、遺棄感: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語言,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

3、恐懼感:對3歲前的孩子而言,神經發育尚不完善,恐嚇或粗暴的態度都會使孩子出現夜驚、過度緊張及恐懼狀態。

4、自暴自棄:別看是3歲前的孩子,經常被責罵或挨打,也會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他們本來可以將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乾脆去搞破壞。

5、逆反心理強: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犟」,父母讓他幹什麼,他偏偏不幹,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其實,挨打時,別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會不服的,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達出來。

6、暴力性:經常挨打的孩子,他會模仿家長打他那樣去打別人,父母打他時表現得越粗暴,孩子對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說謊行為:孩子被打後,可能暫時被鎮住了,但由於怕挨打,他們會漸漸不敢對父母說實話,或者找理由來擺脫挨打,久之,便會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

8、仇恨心理: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依戀性很強,一般不會產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施暴,孩子漸漸就會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日後可發展為仇恨父母。

父母想管教孩子,一定要動用武力嗎?

1

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復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自我反思。

2

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孩子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3

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教訓。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不準看動畫片。

當然,父母最好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4

情緒衝動的時候,不要打孩子

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這時候的孩子,因為著眼點在父母激烈的情緒上,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了,只會覺得自己是個被父母討厭的孩子。

如果出現了很極端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再想出一個有效的懲罰方法。

5

重點提醒:不要打2歲以內和6歲以上的孩子

2歲以內的孩子心智發育不成熟,即使挨了打也不會起到警示作用。

最重要的是,2歲都不到的孩子怎麼能經受住成年人的「巴掌」呢?即使下手很輕,也很容易造成傷害,尤其是孩子的頭部,稍微有碰撞,就很可能發生腦部損傷,影響大腦的發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和規則制約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裡產生負面影響。

關注孕婦小助理,讓您不再因百度而迷茫!!還有專家在線答疑!微信號:yunfuzhul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婦小助理 的精彩文章:

嬰兒操可增進母嬰情感
寶寶老打嗝,是消化不良嗎?

TAG:孕婦小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