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1歲男孩深夜自首,父母的語言,真跟孩子的成敗息息相關!

11歲男孩深夜自首,父母的語言,真跟孩子的成敗息息相關!

文:vipJr

聰明的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情緒、冒險時,比起呵責,會先去這樣做......

近日某夜,安徽銅陵一位11歲的男孩背著一書包遊戲卡片到派出所自首。

民警趕緊了解情況。結果,只是因為孩子愛玩卡片遊戲,節省下零花錢買了500張遊戲卡。

被老母親發現後,這位媽媽竟然恐嚇孩子:買卡片違法,要他到派出所自首。

結果孩子嚇得就深夜背包跑到警察局自首。

當媽的為了讓孩子戒掉遊戲,可謂奇招百出。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這樣,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

這樣恐嚇孩子的招數,似乎屢試不爽,總能讓有些熊的孩子們乖乖聽話。

但是在這乖乖聽話的背後,孩子受到了傷害卻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心理學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孩子對別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孩子們往往通過家長的面部表情、行為舉止進行情緒認知,不知道我們只是想嚇嚇他。

對於我們的離開他們會當真,對於警察叔叔的可怕他們也會當真。

恐嚇孩子的招數,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很大傷害,經常受恐嚇的孩子大多安全感缺失。

二、你的恐嚇到底有多可怕

去年暑假有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浙江寧波一個女童,想媽媽了,就獨自出門了,結果迷路在外。

民警及時發現趕來,卻遭到孩子的強烈抵觸。

孩子是又哭又鬧,躲在路人的身後,撕心裂肺地喊著「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安撫下來後,聯繫上小女孩的父母,才知道,這對父母警察用「不聽話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來恐嚇孩子,以至於孩子看到警察就害怕。

當時看到這則新聞,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我忍不住替這個小女孩擔心,要是她路上遇到了壞人,被壞人帶走的路上就算碰到警察,她這麼害怕,是不是也會不敢求助呢?

還有「不聽話醫生就給你打針」諸如此類的話語,嚇得不少孩子到醫院就大哭大鬧,甚至成年後諱疾忌醫。

有意無意上演的 「恐嚇」,妖魔了正常的職業,造成了孩子對社會天然的不信任,更可能讓孩子驚恐致死。

心理學史上有一個特別殘忍的實驗,它讓一個本可健康成長的孩童在6歲時就不幸離開了世界。

1920年的冬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用每天1美元的報酬從一個9個月大的寶寶媽手裡獲得了對他的實驗權。

實驗開始之前,他們讓寶寶觸摸毛茸茸的小動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東西,這時的寶寶表現出了這個年齡該有的好奇,別說恐懼,用愛不釋手來形容寶寶對毛茸茸的小東西的喜愛也不過分。

但到他11個月大的時候,伴隨他一生的噩夢開始了。

當他撫摸小白鼠時,研究人員突然敲打鐵棒,製造出了巨響,孩子當即被嚇哭。

之後每次他撫摸小白鼠時,就能聽到可怕的巨響,好幾次寶寶甚至由於過度驚嚇而哭到近乎昏迷。

後來這個孩子只要一見到白鼠就恐懼尖叫。

再發展到後面,實驗人員發現孩子對類似的東西也產生了恐懼,比如毛茸茸的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長著鬍鬚的聖誕老人。

在與驚恐相伴的五年里,他飽受折磨,最終不幸逝世。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所有的「恐嚇」教育,都是偽教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因恐懼而毀了一生,就停止你的恐嚇吧。

三、不恐嚇,讓家庭成為溫暖的港灣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學習》說過:

「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獎賞引誘他,或以懲罰威嚇他,那麼我們便是助長了他獲得利益的觀念和恐懼感。由於我們自己所受的教養,是為了有所收穫才採取行動,所以,我們不知道有一種不含有獲取利益之慾望的行動。正確的教育,鼓勵孩子對他人尊重體諒,而無需任何的誘餌和威嚇。」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呢?

1、提前商量好規則,用提醒警示危險。

去年暑期,侄女高三畢業,想去打暑假工,我不很贊同,覺得侄女沒吃過什麼苦,肯定也做不好。再說,外面有很多危險,一個涉事未深的女孩出去肯定不安全。

我醞釀了一下感情,正準備說呢,沒想到,姐姐先開口了。

「好啊,不過我們要約法三章:

第一條,工作地點要離我近。

第二條,晚上七點前必須回家。

第三條,隨時保持電話溝通,不能玩失蹤。

怎麼樣?能答應嗎?」

一聽媽媽答應讓出去,侄女高興地直點頭,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要求。

姐姐說,「她平時鍛煉少,現在鍛煉鍛煉也好。只要能夠保證她的安全,也應該讓她多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是啊,我們不能因為吃飯可能噎著就不吃飯,出門可能發生意外就不出門。

當孩子們想去面對可能的危險時,不要一味地制止,甚至過分地渲染危險,不妨和孩子提前約法三章,闡明利弊。

2、建立起獎懲機制,取代一味的恐嚇。

中國狼爸蕭百佑創造了一門三北大的奇蹟。

談起教育心得,他表示自己從來不會用「我不要你」,這種顯然不會兌現還容易讓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話語來糾正孩子的錯誤,他和孩子們之間有著嚴格的約定:

不允許看電視,除了新聞;

不許隨便喝可樂;

不允許隨便打開冰箱門;

不能開空調。

……

一旦觸犯規定,就要按照約定進行懲罰。

所以對待孩子們玩手機、撒潑打滾的無理取鬧,倘若屢教不改,比起恐嚇,不如選擇和孩子說清楚錯誤,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

3、用共情取代呵責,給孩子接納時間。

去年,《不可思議的媽媽》在全網熱映,媽媽胡可的共情教育法引起了廣泛關注。

胡可的兒子小魚兒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在被胡可駁回請求後,小魚兒馬上就要發脾氣。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卻柔情不失堅定地說: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在整個節目當中,面對小魚兒的所有情緒,胡可總會送上「我知道」和「規則」這兩個詞。

「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

「規則」意味著必須遵守,意味著不可抗力。

面對孩子們的錯誤,孩子們的情緒,好的父母不是在此刻一味地呵責他,而是第一時間無條件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再搬出規則來講道理。

給孩子一個緩衝、思考的時間。

當孩子們意識到接納和尊重時,往往更容易接受反對的聲音。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說:當我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聰明的父母,會和孩子提前約法三章,當面對孩子的錯誤、孩子的情緒、孩子的冒險時,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看法的接納,再告訴他不同的聲音。

比起呵責,擺事實和講感情,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女童看熊貓墜入飼養池,家長做不好這件事有多糟糕
媽媽對待世界的方式,藏著孩子的未來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