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最後一位封疆大吏,大清已滅亡他仍在率兵作戰,還差點成功了

晚清最後一位封疆大吏,大清已滅亡他仍在率兵作戰,還差點成功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皇帝的名義宣讀了《清帝退位詔書》,兩百多年的清朝壽終正寢,封建制度的終結。大清的滅亡,並不影響頑固派對他的愚忠。晚清有這樣一位封疆大吏,清朝都滅亡了,他還依舊率部向革命軍發起反擊,希望能給遜帝打下一塊地方,以圖東山再起。

這個人就是陝甘總督升允。在晚清黑暗的官場里,升允是一股清流的存在。中法戰爭前夕,升允建議清廷限制洋人的活動,對一些惡貫滿盈的洋人痛下殺手,並且寫了一份奏摺。部下看了奏摺後,立即阻止道升允:「汝知洋人尚有國否?汝殺其人,能殺其國否?」

升允立即反擊,兩人唇槍舌劍。雖然奏摺最終沒上奏朝廷,但足以說明升允在民族大義上的清醒意識。升允官運很好,可謂平步青雲。從光緒十二年到三十一年,短短20年間,升允成為陝甘總督,成為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升允如此快速升遷,核心在於他的政績,經略陝甘期間,「歲獲盈餘至十萬,允取足供用,余皆蠲之公家。拉後(慈禧太后)重其廉,累擢遂至陝西巡撫。」除了良好的政績外,升允對官場的奢靡之風也大為反感。

慈禧太后70大壽時,各地官員紛紛舉行「獻金祝壽」, 勞民傷財,升允看不下去了。一方面升允自己不獻金,另一方面還太后建議停止獻金。溥儀登基後,因對朝廷的新政不滿,被免去陝甘總督之職,後閑居西安。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升允再次被起用,出任陝西巡撫。按理,升允可以順應歷史的潮流,迎接革命黨的帶來,可他依然選擇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升允也確實有能力,他以「勤王」的名義很短時間裡就攻下十多座城。

升允的目標是攻西安,以此作為根據地,迎奉溥儀建立偏安西域的小朝廷。對於升允的這一舉動,溥儀非常感動,他把升允視為晚清對清廷最忠誠的大臣之一,位列「四個申包胥」。

申包胥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夫,吳國攻破楚國後,申包胥為復國千里迢迢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秦王不答應,申包胥便在宮廷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終於感動了秦王出兵救助。正當升允連連告捷時,卻傳出了溥儀遜位的消息。

眼看恢復大清已無可能,升允舉家逃到了青島,住在德國總督府附近。此後多年,升允一直圖謀復辟,直到1931年7月病死於天津。

參考資料:《晚清的封疆大吏們》、《晚清重臣之多羅特·升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兩千年前秦國普通士兵的家書,兩千年過去了,讀起來依舊熱淚盈眶
袁崇煥的下場多慘?凌遲三千多刀,每割下的一片肉遭到數萬人哄搶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