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巴斯德所發現外泌體協助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過程中的重要調控因子

上海巴斯德所發現外泌體協助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過程中的重要調控因子

3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龍鋼課題組的研究論文「Syntenin regulates Hepatitis C virus sensitivity to neutralizing antibody by promoting E2 secretion through exosomes」。

病毒在宿主的長期協同進化中,宿主發展出多種識別病毒的機制,而病毒也反過來利用宿主自身原件和識別機制去幫助其入侵和逃逸免疫體系。近年來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病毒本身如何引起宿主的防禦機制以及相應的構建特定的類病毒顆粒作為疫苗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然而有些病毒在免疫系統已經做出反應併產生抗體的情況下,正是依靠「劫持」宿主囊泡釋放途徑製造自身的「替身」(類病毒顆粒)以逃逸抗體的識別和殺滅。因此,利用適當的研究模型,研究可能被病原所利用的宿主囊泡釋放途徑,對於更好地理解病毒-宿主互作,以及尋找潛在的病毒感染的防控和治療手段具有重要意義。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為研究模型,發現病毒膜蛋白可以通過外泌體途徑釋放到細胞外且該過程受到syntenin蛋白的調控。這種膜蛋白-外泌體存在並獨立於HCV感染性病毒顆粒,卻同樣可以被HCV膜蛋白特異性抗體所識別,從而幫助真正的病毒逃逸抗體的中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血清中syntenin含量不同的HCV患者,其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對HCV病毒的中和能力也不同,敲低人原代肝細胞中syntenin的水平後產生的子代病毒逃逸特異性抗體的能力也會降低。該研究結果揭示了syntenin在病毒利用宿主囊泡釋放途徑幫助自身逃逸抗體中和過程中的調控功能,為研究病毒逃逸宿主免疫系統和外泌體的包裝提供了新線索。

助理研究員鄧力賓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員龍鋼為論文通訊作者。吉林大學教授牛俊奇、塗正坤,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勇寧和海德堡大學教授Bartenschlager提供了幫助。

該研究得到科技部「973」項目、中科院先導和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的支持。

圖示:syntenin在E2-外泌體釋放中的調控作用。1.syntenin高表達細胞組裝生成更多的E2-外泌體;2.E2-外泌體與病毒粒子吸附於宿主細胞表面過程中有競爭關係;3.病毒中混雜的大量E2-外泌體能有效結合抵消中和抗體。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肝細胞癌精準治療潛在新靶點
約2000種新腸道細菌被發現!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