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特朗普執政第二年的重大科技舉措——篇四

特朗普執政第二年的重大科技舉措——篇四

2019年2月21日,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特朗普執政第二年科技亮點》報告,梳理了2018年美國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出台的重大舉措。此為篇四,包含的領域有:應對鴉片類藥物危機、極地科學、隱私權、量子信息科學。

1

應對鴉片類藥物危機

戰勝這場危機需要各州、各地方和各個聯邦政府部門機構的努力和奉獻。這一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們的未來不能葬送在鴉片癮中。我們要把國家從這場危機中解救出來,讓下一代美國人在沒有毒品的環境下成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是採取具有歷史意義的行動來抗擊鴉片類藥物危機的一年。10月份特朗普總統款待了21家為解決鴉片類藥物危機挺身而出的私營部門和非營利性組織合作夥伴。他們開創性的工作為數百萬對抗鴉片癮、或是支撐至愛親朋抵抗鴉片癮的美國人民帶來了希望。特朗普政府採用了一套讓整個政府全力出擊的戰略來抗擊鴉片類藥物危機,讓每一家政府機構和部門都能為這份事業盡到自己的力量。為支持此舉,衛生部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醫務總監10月份發布了《鴉片類藥物焦點事件報告》,其中彙集了醫務總監關於酗酒、吸毒和健康方面的報告中與鴉片類藥物有關的信息,以使廣大公眾,尤其是過量服用、濫用或亂用鴉片類藥物危險比較大的家庭和/或這樣的人的朋友能夠更加方便地了解情況。

抗擊美國鄉村中的鴉片類藥物危機。為了幫助鄉村地區領導人有效地就地抗擊鴉片類藥物危機,美國農業部(USDA)正在提供資源來為鄉村的社區構建基礎設施、促進合作並推動創新。白宮成立的鄉村鴉片類藥物問題聯邦政府跨機構工作組正在與白宮國家毒品控制政策辦公室聯手,通過更好地協調聯邦政府在全國鄉村社區的應對工作來幫助抗擊這場危機。

減少鴉片類藥物的獲取和供應渠道。10月份特朗普總統進一步強調要解決鴉片類藥物危機,並簽署了眾議院第6號文件《預防亂用藥品引起的不適、促進患者及社區鴉片類藥物康復和治療法案》,以減少鴉片類藥物的獲取和供應渠道,同時擴大接受防治、治療和康復服務的機會,從而解決鴉片類藥物危機。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篩選技術來幫助保護為抗擊鴉片類藥物危機而戰鬥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包括第一應事人員和證據檢驗人員,使他們避免接觸致命的合成鴉片類藥物。

永久消滅毒癮。在2018年的「國家處方葯濫用及海洛因問題峰會」上,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推出「治癒計劃」(HEAL,亦即「幫助永久消滅毒癮計劃」),以遏制鴉片類藥物在全國各地造成的公共衛生危機。為此國立衛生研究院在鴉片類藥物濫用/上癮和止痛等領域中提供的研究經費從2016財年的大約6億美元增至2018財年的11億美元,將近翻倍。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努力有助於整個聯邦政府快馬加鞭去完成總統定下的結束鴉片類藥物危機的目標。

通過研發遏制鴉片類藥物危機。國家科技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開創性的報告,其中指明需要開展哪些研發活動來填補知識和工具缺口,以及有哪些機會可以改善聯邦政府為抗擊鴉片類藥物危機而必須開展的研發活動的協調性。這份文件是依據「總統抗擊毒品上癮委員會」、《鴉片類藥物危機報告》以及其他多個方面的建議提出的。11月份國立衛生研究院公示了這份文件的草稿,以徵求公眾意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將於2019年發布這份文件經修改後的終稿。

2

極地科學

北極地區在戰略和經濟上都很重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

制訂北極研究路線。10月份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和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代表特朗普政府參加了在德國柏林召開的北極科學部長級會議。同與會國際夥伴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內容包括承諾加強、整合併堅持北極觀察活動,為北極數據提供便利的查閱條件,共享北極研究基礎設施;了解北極變化對地區和全球的影響;評估北極地區環境和社會的脆弱性並增強其恢復能力。

穿越新北極。作為對科學和工程學前沿領域開展未來投資的「十大構想」活動的一部分,國家科學基金會力求在北極觀測網中推動創新以及開展跨領域的融合交叉型基礎研究活動,以完成它的諸多目標,包括為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需要提供信息依據,以及建立一個具有活力和可持續能力的北極社區。

極地地區測繪。9月份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新的「冰星2號」衛星(ICESat-2,冰、雲及陸地高空觀測衛星2號),憑藉空前的精度來繼續它對地球上這片冰封地帶的觀測工作。這顆衛星獲得的新數據揭示出南極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地表和地下冰蓋及冰川的特點,有助於改善我們的天氣預報並了解哪些機制可以控制冰蓋變化,而這些數據此前從未被測繪過。

首次協調聯邦政府在北極的監測活動。海軍研究辦公室(ONR)、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國家航空航天局、國家科學基金會、內政部、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在把無論是自動載具、有人駕駛飛機、衛星和感測器部署到北極的空中、海底、其它水域以及冰層上時將首次協調彼此的行動,以收集並綜合海量數據來提高美國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和民事能力,增強整個國家的實力。依託海軍研究辦公室的 「北極海洋分層動態觀測項目」(SODA),這項跨機構工作所取得的數據有助於提高北極地區和美國大陸極端氣候事件的預測精度,也能改善短期冰凍預測,以幫助美國海岸警衛隊和其它單位作出關於跨大西洋航行季節的規定並開展相關管制活動。

對南極洲研究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本屆政府為改善麥克默多考察站而實施了「南極科學基礎設施現代化改造項目」(AIMS),目的是滿足今後大約30到50年內的科學支持的需要。一旦項目完成,一大批關鍵的科學研究能力將變成現實,比如核試驗探測、地震觀測以及為全球預報而進行的實時氣候數據整合。2018年該項目完成了重要的施工前準備活動,包括一座新建通訊聯絡站的破土動工,並且已經開始了施工前的預先設計工作,這樣一旦項目獲批可立即開展施工。

3

隱私權

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必須由消費者的信心來推動,這是美國繁榮的核心所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保護個人隱私權的同時促進創新。9月份商務部國家電信及信息管理局發布了一套草案來徵求意見,準備通過這套方案加強對消費者隱私權的保護、同時也促進繁榮和創新。公眾的反饋意見說明,聯邦政府應當以用戶為中心來採取保護消費者隱私權的政策措施,並應制訂一系列高層級的目標來落實這些保護。按照以風險為依據的靈活方式,本屆政府正在設法確保用戶能夠從信息的使用中而受益,同時也希望各機構妥善地最大程度減少侵犯用戶隱私權的風險。

管控隱私風險。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已經開始著手制定一套「隱私權框架」。按照它的設想,這套框架將成為各機構自願使用的工具,以更好地辨識、評估、掌控隱私權風險並進行相關的溝通交流,從而讓人們提高對創新型技術的信心和信任,最終從中獲益。該院還發布了一份信息徵集通知,以徵求關於各機構對隱私權風險管理、「隱私權框架」結構以及具體的隱私權實務方法的想法。

樹立對隱私權實踐活動的信任。要建立起個人對政府和21世紀商業活動的信任,首先就得讓大家相信,能夠辨識個人身份的信息是安全保密的。3月份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ITA)宣布改善按照「隱私權保護盾計劃」來執行定期合規檢查的工作流程。這些舉措意在強化對「隱私權保護盾框架」的監管,增強這一框架的參與者和歐盟公民的信心,讓其相信他們個人的數據是受到保護的。參與企業的隱私權保護工作一旦出現紕漏,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將追究它們的責任。

4

量子信息科學

美國務必要在美國價值觀的引導下、憑藉美國勞動者的力量來推動世界舞台上的量子創新和發現活動。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邁克爾·克拉齊奧思(Michael Kratsios)

加快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12月總統簽署了《國家量子行動法案》,使之正式成為法律。這部兩黨共同制訂的法律建立了一個多機構參與的協調計劃來支持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發活動。此外8月份總統還簽署了《國防授權法案》,指示國防部制訂《國防科技戰略》,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建立一個協調多方的研發項目。

推動量子領域的合作。9月份白宮召集了一次峰會,與會者包括14家聯邦政府機構和眾多的諾獎得主、技術專家、國際知名人士、大學領導人、美國企業領袖以及在自己的工作中側重量子信息科學的各界知名學者和研究人員。峰會參與者按照專題討論的形式集中探討如何將科學放在發展量子信息科學的首要位置、建設一支對量子領域有著敏銳嗅覺的人才隊伍並與圍繞量子信息科學的創新生態系統有良性互動。

發布量子信息科學國家戰略總攬報告。9月份國家科技委員會量子信息科學分委會發布了一份關於量子信息科學的戰略總攬報告,並為落實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行動。之後國家科學基金會向量子科學界發布了信息徵集通知,為這家分委會制定實施方案提供參考。

協調並引導量子研究工作。本屆政府正在積極協調並引導耗資數百萬美元的量子研發活動。能源部已經宣布為量子信息科學的新興領域提供2.18億美元,國家科學基金會也撥款1400萬美元來開發第一台實用的量子計算機。9月份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宣布組建量子經濟發展聯盟,以努力擴大美國在量子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並支持這一重要部門的產業發展。

打破量子測量的邊界。作為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晶元上的NIST」(NIST-on-a-Chip)項目的一部分,該院的科學家正在研發小巧低廉、製作簡單的低功率量子感測器原型。舉一個這類感測器應用的例子,比如測量長度這類重要參數的感測器,其尺寸只有一塊晶元那麼大,使用激光來刺探原子、可以生成波長精準的紅外光。這一原型裝置證明,這類感測器也可以像半導體那樣以常規晶元製造技術和硅材料來進行大批量生產,這樣先進的量子測量就能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轉自丨科情智庫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庄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247/6558

微信:iite_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第116屆國會面臨的科技問題》報告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5G網路新漏洞,可致電話被攻擊者攔截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