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鄰居家的沈阿姨,最近覺得身體有點不得勁兒。大便不順暢的老毛病就不說了,今年以來尤其的覺得渾身乏力,沒精神,每次睡醒還頭昏腦漲,吃的東西也都不大消化,自己都覺著嘴巴有點味道。

跟群里幾個姐妹兒商量這事兒,有人甩過來一篇文章《濕氣重的十大癥狀》,沈阿姨學習了一下,發現每項都能跟自己的情況一一對應。於是,祛濕就成了沈阿姨的首要功課——那天起,她每天都要喝一壺自己熬煮的赤小豆薏米湯(註:紅豆薏米中的紅豆,通常指的是赤小豆),還吆喝著全家人一起喝。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濕氣去掉了沒有我不清楚,但是這樣持續了兩三個月以後,沈阿姨卻發現自己的眼睛有了點變化:整個眼睛都腫脹了起來,尤其是上眼皮又腫又沉。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尿蛋白增多。

「眼皮腫脹,尿蛋白增多」這在中醫看來,大概率是腎的問題:身體內部的水飲代謝出了故障。

明明喝了幫助祛濕的赤小豆薏米,卻吃出了全身水飲代謝的故障。這樣的情況,不是只發生在沈阿姨的身上。

有些人,特別不適合赤小豆薏米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我們的身體內,有能被身體正常利用的水,這種叫做津液;還有不能被身體正常利用的廢水,叫做濕氣。赤小豆薏米可以利水,但如果過量用,會讓津也損失掉,身體的正氣也會受到影響,正氣損傷了,反而會讓濕更難代謝,甚至形成水飲,上面的例子中的水腫,就是這個原因。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第一種特別不適合赤小豆薏米的:


陰虛體質的人

陰虛體質,可以特別通俗的理解為:體內的津液少。本來就缺津液,再利水的話,不就火上澆油了嘛。

也有比較複雜的情況,成年人大都是多種體質交雜在一起,陰虛體質也可能是伴隨有濕氣的。但是如果以陰虛體質為主,那就不大建議祛濕。

為了方便大家自檢,下面列出了不適合祛濕的陰虛癥狀:

查舌:舌體偏薄,舌體紅,舌苔薄而少,明眼幾乎看不到什麼舌苔。

查汗:存在更年期盜汗(晚上入睡汗多),或者即使很熱的天也不容易出汗。

滿足上面兩條的人,因為本身有津液不足和津液耗散太過的情況,即使體內有濕氣,也不適合用赤小豆薏米來祛濕,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健脾養血上。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第二種特別不適合赤小豆薏米,卻也是最容易誤用的:


脾腎陽虛體質的人

文章開始提到的沈阿姨,就是這種體質。

我們人體分五臟,每個臟器又各有陰陽。陰陽平衡,則無病無患。正常情況下,脾主水谷運化,讓我們吃進去喝進去的食物、水液變成營養,輸送到身體需要的臟腑。而腎主水,讓身體裡面多餘的水分雜質排出體外。

脾腎陽虛的人,就像天上的太陽不夠烈,曬不幹地上的水,導致身體裡面的水重,時間長了,寒盛陽衰,水結冰了,就變成了醫生常說的「脾胃虛寒」。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這類人群常常會有以下表現:

1. 外形:是最直觀的表現。常常為偏胖或者偏易胖體質,肥胖部位集中在腹部,臀部和大腿。這是因為中下焦也就是脾腎的地方水液運化失調,寒濕淤堵在了脾腎的部位。

2. 舌象:舌苔白膩,舌質淡白,好像喝了牛奶一樣。舌體胖大,邊緣或有齒痕。但是沒有黃苔。舌苔白膩表示內有寒濕,舌質淡表示體質呈虛象,陽虛或者血虛都會有舌質偏淡的表現。

3. 出汗:表現為自汗,常常白天出汗重,運動或者室溫高的時候易出汗。

4. 精神:易疲倦乏力,常有頭昏沉的感覺,容易暈車暈船。這是由於脾陽不足,水濕上犯頭部,導致人有一種「頭如裹」的沉重感。

5. 睡眠:脾腎陽虛的人往往喜歡睡懶覺,因為陽氣偏弱,早上陽氣生髮不上來,即使睡了一整夜,也仍會覺得疲憊昏沉。

6. 二便:二便是脾腎陽虛很特異性的表現。

大便,脾腎陽虛的人,大便常常是不成型的或者黏馬桶的,味道一般不重,並且稍微有著涼或者吃壞東西,便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脾陽不足,則運化吸收的能力差,因此食物裡面的水分沒有被充分吸收就排出來了,常常還伴有沒消化的食物。

小便,脾腎陽虛的人常常小便清長,味道淡,而且小便次數多,憋不住尿。喝了點水,過會兒就想小便。外出有吹風著涼,更容易跑廁所。有些晚上會起夜多次。腎陽不足,腎藏精納氣的功能就差了,因此對小便的固攝作用就弱了。就像水龍頭的開關出了問題,有水的時候可不得往下流?

脾腎陽虛的人群,身體的正氣本就是不足的。赤小豆薏米祛濕帶走津液的時候,也勢必會傷到正氣,再加上它比較涼的特性,會讓脾腎陽虛的情況更嚴重。

一邊生濕一邊祛濕

就像是開著水龍頭在掃水

身體內濕氣重,每天做到這4點,調理好體質,有效祛濕

看到這裡,是不是說所有人都不建議喝赤小豆薏米了呢?倒也不是。

赤小豆薏米,確實身體臃滯的比較厲害的,津液也還算夠的,喝一點利利尿,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天天喝,還指望著它能對身體好,那我就必須得勸勸了。我們始終要知道這個東西不解決根本問題的。

第一個原因前面講過了,過分利水後,可能會帶走津液,損傷正氣。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你的水龍頭不關,喝再多的赤小豆薏米水也沒用。

濕氣重,只是反映了身體內部的一些問題。如果我們不去找找源頭,解決濕氣重的真正原因,即使我們多麼勤奮的祛濕,也只會像是一邊開著水龍頭一邊清理池子里的水,白費功夫。

比如脾腎陽虛的,是因為脾胃運化功能不行,腎的水液代謝功能不行,所以才會一直產生濕氣,那應該先把脾和腎的正氣提上來。

再比如陰虛體質的人,整體津液缺失,需要健脾養血,讓身體整個狀態變好,濕氣自然也就少了。

以此類推,等對症解決了身體的問題,體質改善了,脾胃功能恢復了,人體自然能代謝掉多餘的水分,濕氣也就隨之解決了。

相比於依賴某一種方法來達到養生的目的,清楚自己身體的需求,並能根據身體的需要調整出合適的養生方法顯得更加重要。如果體內的濕氣比較嚴重,以下幾個方面你就要注意了,盡量少做,儘可能的不要製造濕產生的原因。


經常游泳

長期處在濕度比較大的環境裡面,比如游泳運動員,會容易有濕氣的問題,因為身體運化水濕的能力是有限的,還是要盡量減少身體的負擔。


放不下的冰鎮飲料和冰啤酒

人體是一個恆溫動物,吃了冷飲冰鎮後,身體一定會消耗更多的能量來處理這些嚴重低於體溫的東西,而不同人的處理能力是有差異的。即使處理能力正常,可能偶爾一次兩次沒關係,但是如果不斷重複,身體就會沒法處理,處理不了的冷飲冰鎮就會在體內成為痰濕淤積起來,久而久之,就會阻礙身體的正常機能(包括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而導致身體的整體機能出現下降,出現虛寒的癥狀,比如這些亞健康問題:冬天怕冷、肚子涼、手腳冰涼,肚子涼、宮寒、痛經、月經顏色暗、血塊多、大便黏等等。


吃很多水果

水果吃多也容易導致痰濕,脾胃不好的人,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如果頭天多吃一些水果,可能就會很快肚子不舒服,或者第二天容易喉嚨里有痰的感覺,當然也有人會直接產生濕熱。


21點後洗澡

很多人喜歡晚上洗澡,晚上太晚洗澡,或者出汗後馬上洗澡,也會產生濕氣。因為到了晚上是人的身體防護力最弱的時候。《內經》說到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陽氣伏於內臟,體表缺少保護,所以太晚洗澡的話濕氣就容易進入體內。解決辦法是可以盡量選在黃昏之前洗澡來避免洗澡生濕的問題。

除此產生濕的原因還有熬夜或晚睡,平時缺乏運動,情緒不佳……另外就是出汗後要注意把汗水擦乾再換衣服,否則汗水被體表重新吸收容易在體內形成濕氣,也容易因此著涼感冒,小兒注意後背墊汗巾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出汗後也不要立即洗澡,因為出汗時毛孔打開的,洗澡容易感冒。

既然濕熱和寒濕的人都有運化不足,動能不足的問題,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容易濕熱的人,平時體質很可能是寒濕的。

當然解決寒濕的辦法很多。

寒導致濕,解決的路徑兩個,一個提升身體處理濕的能力,一個減少身體產生寒濕的機會。確實是寒症,沒有熱或者有熱但是寒的病機為主的情況用了都會有效果,可以用艾灸,也可以用南懷瑾肚臍貼,泡腳,或者粗鹽敷肚子都可以。

最後,衷心的希望因為誤用養生方法導致的健康問題少一點。希望各位喜歡中醫養生的朋友能辯證地看待食療、藥物,更多地從體質,從人體的根本需要入手,因時而變,因症而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醫話健康 的精彩文章:

食用油打開後能擱多久?4個關於食用油的真相
都是得了癌症,為什麼有的人3個月就走了,有的人卻能活很多年?

TAG:尋醫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