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乳腺癌——我們期望最好的治療效果

乳腺癌——我們期望最好的治療效果

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但讓人振奮的消息是,隨著新葯、新療法的接踵而來,乳腺癌患者的選擇將越來越多......

2月21日,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NEJM上的一篇論文稱,臨床試驗數據表明,一種名為Sacituzumab govitecan的新型「智能藥物」已經顯示出對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 cancer,TNBC)的治療前景。

新華社上海3月9日電(記者 仇逸)在乳腺癌學界被認為最難治且最「毒」的三陰性乳腺癌,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四支專家團隊歷時五年聯合攻關,繪製出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隊列多組學圖譜,並提出三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療策略。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3月8日加速批准atezolizumab聯合化療nab-paclitaxel用於一線治療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PD-L1陽性的三陰性乳腺癌(TNBC)。Atezolizumab成為第一個被批准用於乳腺癌的免疫療法。

芝加哥大學的Marsha rich rosner博士帶領的團隊發現,二甲雙胍與另一種老葯血紅素( panhematin)聯用,可以靶向治療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三陰乳腺癌。這個發現可能化解三陰乳腺癌沒有靶向葯的困境,造福於廣大女性。

三陰乳腺癌的治療技術可謂捷報頻傳,但什麼是三陰乳腺癌?三陰乳腺癌的治療技術發展,對患者和醫學界來說又意味著什麼?我們也許能在下文找到想要的答案。

乳腺癌的治癒率逐年提高。治癒率與分期密切相關,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Ⅰ期可達到90%~95%,Ⅱ期70%~80%,Ⅲ期50%~60%,Ⅳ期很不理想,大約10%左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其實,影響治療效果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正確選擇治療方案。按照乳腺癌的分期、病理分子分型,考慮病人個體的高危複發因素,設計與實施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正確的治療方案是挽救患者的最佳選擇,能達到預期療效。

手術是乳腺癌的首選治療,不論早期或進展期(中、晚期)乳腺癌,都應設法進行手術。早期患者可以行保乳手術,僅僅切除腫瘤,保留乳腺(房),乳腺術後與術前形態基本相似,保乳術後必須進行化療和放療。對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即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先用化療(新輔助治療),大約有2/3的患者在化療後分期下降,腫瘤縮小,約一半患者可以行保乳手術治療,這種治療無疑是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手術僅僅是去除了乳腺癌的原發病灶及腋窩的轉移淋巴結,乳腺癌完整的治療方案,很大程度是術後處理,也即術後的輔助治療。手術後的病理包括腫瘤的大小(T大小),病理的類型(浸潤型導管癌、導管原位癌等),癌細胞分化程度(分級,一般是10分制),腫瘤與切緣的距離(切緣2 mm之內,都算切緣陽性,就是沒切乾淨),切除淋巴結數目(女性腋窩淋巴結平均20個)及其中有轉移淋巴結數目(≥4個轉移就是高危組)等。

除此之外,還要有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如雌激素受體與孕激素受體(陽性病例可以給予內分泌治療,陰性病例不能用內分泌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表達情況,HER-2免疫組化結果(3 ),或熒光染色(FISH)檢查陽性,表示預後不好,必須用分子靶向葯赫賽汀治療。還要檢查癌細胞的核抗原Ki-67,如果≥14%,表示癌細胞增殖快,惡性程度高,化療就必須用足、用夠。根據癌細胞顯微鏡下和免疫組化的表現,會給患者制訂術後輔助治療的系統、全面方案。

第一類是導管A型(Luminal A)病人,因為這組病人雌激素(ER)、孕激素(PR)均為陽性,整體認為對內分泌治療十分敏感、有效。這組病人化療不甚敏感,但仍應該給予化療,特別是腫瘤較大、脈管有癌栓,淋巴結陽性和年輕的女性患者,尤其應該術後先做化療,之後再進行內分泌治療。這一組患者中,如果是在絕經前,內分泌化療時可先用三苯氧胺(TAM),待絕經後再用芳香化酶抑製劑(AI)類藥物。高危組病人,建議切除卵巢,並用TAM或AI。內分泌治療至少維持(持續)5年以上,有專家主張內分泌治療用10年,療效更好。

第二類病人是管腔內B(Luminal B)組,又分2種情況。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沒有擴增,即為HER-2陰性病人,先化療,再給予內分泌序貫治療,這一部分比較簡單;但如果HER-2高表達,即為陽性的病人,大約佔全部女性乳腺癌的25%,特點是免疫組化HER-2(3 ),FISH陽性,必須化療 赫賽汀治療,之後序貫用內分泌治療。

第三類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高表達或擴增類型乳腺癌病人,必須用化療 赫賽汀治療。赫賽汀的學名叫曲妥珠單抗,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1年。已經證明,用赫賽汀1年可以降低複發率47%,降低死亡率48%。化療方案常用蒽環類(如表阿黴素) 環磷醯胺4個周期,然後再用紫杉醇類的多西他賽4個周期。乳腺癌腫瘤>0.5 cm的HER-2陽性,必須用赫賽汀。

赫賽汀可以與化療同時使用,也可與化療序貫使用。化療後5年內,只要沒有複發的證據,維持無病生存,仍然可以用赫賽汀,而且也還有效。赫賽汀本身有心臟毒性,最好不要與蒽環類同時使用,以免增加心臟毒性。用赫賽汀時,要請醫生監護,每3個月做左心射血分數檢查,及早發現赫賽汀的毒性。赫賽汀使用方法可因人而異,一般採用單周或3周方案,由醫生指導使用。赫賽汀用半年左右,明顯療效不足,但也不必超過1年。有人用2年,也沒有提高療效。

第四類是臨床上必須重視的 「三陰」乳腺癌,即ER、PR、HER-2都是陰性。這一類乳腺癌雖然對化療的反應率很高,但預後極差。病理類型多為基底細胞樣乳腺癌,少數為腺樣囊性上皮癌、髓樣癌、化生性癌等。三陰乳腺癌化療需要劑量足、療程足,或化療周期密集型。用蒽環類(阿黴素)及紫杉類葯聯合使用或序貫使用。乳腺癌家族遺傳基因BRCA1和BRCA2突變的三陰乳腺癌患者,容易發生雙側乳腺癌,50%還會發生卵巢癌。這類乳腺癌對鉑類藥物敏感,卡培他濱 蒽環類 紫杉類藥物也有效。

乳腺癌的輔助治療另一重要內容是術後放射治療。無論是乳腺癌根治術還是保乳術,術後放療會明顯降低胸壁或乳腺複發率及區域複發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遠期生存率。

術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一般包括腫瘤較大,>5 cm或侵及皮膚;或是術後腫瘤切除距切緣<1 cm,即切緣不足;淋巴結清掃總數不到10個,腋淋巴結轉移≥4個;或脈管伴有瘤栓,或三陰乳腺癌;患者年齡<35歲,都應行術後放療。對於腫瘤1~2 cm,淋巴結轉移1~3個,是否做術後放療,有不同意見,但多數認為還是術後放療有好處。內乳區如果有轉移,而且手術證實,應該術後放療,此外,內乳區就不應給予放療。保乳手術後,都必須放療。

老年乳腺癌患者>70歲,腫瘤<2 cm,沒有淋巴結或遠位轉移,雌激素受體陽性,可以單用內分泌治療,不必放療。但也有醫生證明,放療還有好處,放療組降低複發率,但並未改進全組生存率。

放射治療的劑量,應當乳腺或胸壁放療50 Gy,保乳術後瘤床補量16 Gy。但也有不同的劑量分次放療方式,得到相似的療效,原因是不同的方案都能達到相似的等效生物劑量。

乳腺癌最有興趣的是內分泌治療。絕經期前的受體陽性乳腺癌,都可以用三苯氧胺做手術後的輔助治療,且需口服至少5年。三苯氧胺的副作用是子宮內膜增生,因此要密切觀察。絕經後的受體陽性乳腺癌,可用三苯氧胺或芳香化酶抑製劑(AI),後者包括阿那曲唑、來曲唑及伊西美坦。AI類有刺激卵巢的副作用,必須確實絕經才能應用,否則會造成卵巢功能活躍,乳腺癌復萌。三苯氧胺可與AI序貫使用,必須請醫生指導。

乳腺癌的治療,已經有明確的規範指南,只要能依規範處理,肯定有較好療效。

作者:申文江

放射腫瘤科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政府津貼獲得者。

返回公眾號主頁,輸入關鍵詞如

膠質瘤 · 室管膜瘤 · 脊索瘤 · 髓母細胞瘤 · 顱咽管瘤 · 腦膜瘤 · 鼻咽癌 · 乳腺癌 · 肺癌·肝癌 · 胰腺癌 · 胃癌 · 滑膜肉瘤 · 軟骨肉瘤 · 橫紋肌肉瘤 · 尤文肉瘤 · 骨肉瘤 · 結直腸癌肝轉移 · 腎癌 · 腎母細胞瘤 · 前列腺癌 · 兒童腫瘤 · 視網膜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等專題繼續更新中......

了解更多醫療專題與質子重離子、微粒子栓塞術等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攜康長榮 的精彩文章:

癌症壞消息,該不該隱瞞

TAG:攜康長榮 |